峰丛洼地是由底部相连的正向石峰和其间的封闭洼地组成的一种组合型岩溶地貌(图1-2、图2-6至图2-8、图2-50),石峰具有连座性,构成庞大的面积达数十平方千米或更大的山体,峰与峰之间常形成“U”形的马鞍形地。峰丛洼地被认为是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形态之一,与温带、寒带岩溶有着十分鲜明的对照。峰丛洼地形态组合中,峰洼的相对高度与地下水位埋藏深度,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强度及岩溶化时间尺度有关,即地下水位愈深,降水量及外源水量愈大,岩溶化时间愈长,峰洼间相对高差亦愈大。我国南方的峰丛地区峰洼高差变化较大,可在几十米至500米以上。由于这些条件具有区域性的同步规律,因此我国的峰丛洼地又显示出峰丛浅洼和峰丛深洼两类地貌景观,其划分标准可按峰洼高差大于或小于150米为度。我国的峰丛浅洼地形主要分布在贵州中部、北部,湖北和湖南的西部、四川南部、云南东部,似与河流切割深度相对较小和岩性条件较差(不纯、薄层、有夹层等)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的峰丛深洼地形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斜坡区,峰洼高差可达300~500米。入云的尖峰与深邃的封闭洼地相间,其千峰万壑之气势,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如广西都安的七百弄,南丹、凤山、东兰、大新等县境内的大片峰丛区,贵州独山县南部,罗甸摆郎河及格必河下游区等。峰丛深洼的分布,总是与质纯厚层且连续沉积厚度巨大的碳酸盐岩岩性和相当低的排水基面联系在一起的。峰丛洼地的另一特征是无完整的地表河流网,通常是地表水渗入地下,地下岩溶系统的发育与深部的地下水位协调。我国的峰丛地区可见到分布位置较高的巨大洞穴系统,而地下水文网十分发育(地下河系统),地下河系统的总长度可达上千千米(朱学稳,1991)。受特殊的峰丛洼地地貌影响,峰丛山区的包气带厚度通常是几十米至200~300米,大者可达500~700米,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在几十米到百米左右,而饱水带的洞穴、含水层发育也十分不均匀,造成较大的开发利用难度。
桂林地区的峰丛洼地地貌是世界峰丛洼地地貌发育的典型。徐霞客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五月二十八日在桂林一带考察时便准确地描述了桂林地区的峰丛地貌,“乱尖叠出,十百为群,横见侧出,不可指屈。”桂林地区峰丛洼地的山体基座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石峰海拔350米以上,正负地形频繁相间。最大的一片峰丛洼地位于草坪乡潜经村至兴坪渔村之间的漓江东西两岸(图1-2、图2-6、图2-7),并沿海洋山麓南北连续绵延分布约100千米。在遇龙河两岸、桂林东部的黄沙河中游的两侧以及高田、会仙等处都有峰丛分布(朱学稳等,1988)。桂林地区石峰形态较为多样,有锥状、塔状、筒状等,但多以塔状为主,因此也被称为塔状岩溶,石峰周围多为石灰岩裸露的峭壁,“尖削特耸”。洼地底部多为石质裸露或有薄的土层,有落水洞或竖井发育,与地下岩溶含水层相通,较大的洼地底部往往成为岩溶地区少有的耕地区域(图2-50)。由于洼地底部落水洞与地下含水层联通性受控于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程度和区域历史水土流失强度等因素,雨季洼地发生内涝,有的地区积水深度可达数十米。峰丛洼地外部边缘常以陡峭的坡面、悬殊的高差和分明的界线与峰林平原相衔接,并有一些地下河、地下泉沿边界流出,如桂林东南部大埠的官庄、长流水一带(朱学稳等,1988)。
朱学稳等(1988)通过对桂林地区峰丛出现的空间位置、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关系、接受外源水的状况及形态特征等综合因素,将桂林地区的峰丛洼地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为典型峰丛洼地,基本特征是高高耸立于周围地形之上,其边界或与平原毗连,或被河流环绕,基本没有外源水参与它的发育,边界较为明显,进入此系统的物质只有大气降水,基本没有固体物质进入,该类型峰丛洼地系统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将水输出,类似于地表河所具有的排水功能,在水流运动过程中,产生搬运、侵蚀、溶蚀作用不断改造原有的峰丛洼地系统。第二种为边缘型峰丛洼地,它的边界的一部分与非碳酸盐岩构成的山地相接,另一部分与河流或平原毗连,外围的非碳酸盐岩山地往往高度较大,故有一定的量来自这些山地的外源水参与其发育,主要为分布在阳朔境内海洋山以西和漓江以东峰丛。该类型峰丛洼地系统中外源水以常流河流或坡面漫流形式进入岩溶区,通常在非碳酸盐岩与碳酸盐岩交界地带形成边缘平原(谷地),在外源水的面状溶蚀与侧向侵蚀溶蚀作用下,碳酸盐岩山体不断后退,从而形成连续较长的陡坡与平原(谷地)相连接。第三种为岛状峰丛或峰簇,散布于峰林平原之间,如桂林普陀山、西山等,在葡萄、六塘一带也较为多见,其平面投影面积大于0.33平方千米,相对高度一般在150米以上,封闭洼地少而小,该种类型多与峰林平原共生,地下水位较浅,山体内地下水连通性好,也往往有地下河发育。桂林地区峰丛洼地的形态计量学研究表明,在峰丛地貌的演变达到系统有序化和结构稳定的动力平衡状态时,洼地的形态以近六边形为主。(www.xing528.com)
桂林附近的峰丛发育,可得出以下初步规律(朱学稳,1991):①洼地的平面形态以近六边形占优势,洼地边数为5~6边的占62%,平均边数为5.3边。②洼地在平面展布上趋向于均匀分布。③洼地面积、分布高程及峰洼间相对高差的关系是洼地面积愈小,底部平均高程愈高;洼地面积愈大,底部平均高程愈低;洼地面积愈小,峰洼高差愈小;洼地面积愈大,峰洼高差愈大。洼地分布高程与峰洼高差呈直线反比关系,即洼地分布高程愈大,峰洼高差愈小;洼地分布高程愈小,峰洼高差愈大。这说明,峰顶的下蚀速度远较洼地部分要慢,这是因为峰顶仅受到直接降下的雨水溶蚀和雨滴击溅力的侵蚀,而洼地底部为汇水地点,又有一定的土壤出现,因此是加速溶蚀的地点。因此,只要可溶岩足够厚,而洼地底部又高出潜水面,这种垂向加深、峰洼高差加大的过程将长久持续下去(朱学稳等,19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