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昆曲,前有王季烈的提倡,组织曲会景憬社、审音社,开拓了昆曲发展的道路。荣庆社昆曲班来津演唱,受到观众欢迎,也促进了天津业余昆曲的扩展。同咏社的兴起,形成了天津业余昆曲前阶段的黄金时代。
同咏社初名咏霓社,成立于一九二三年。主持人为名曲家许雨香。当时清唱办“同期”(即定期排练日),地点常在许家,时住天津老海关道。每次从下午唱起,所唱不是某出戏的一、二支曲,而是全剧一出。因之时间较长,晚餐由东道主预备,饭后继续,唱到晚十时始散。所唱剧目多是昆曲班很少演出的。大曲会在王季烈家、屠正初家(在恒源纺纱厂)和万绳栻家都办过。同咏社的骨干为屠正初、王季烈、滑作鼎、恽兰荪、童曼秋、袁寒云、陈文悌等,小说家刘云若、记者王小隐、《大公报》主笔张季鸾,亦常来曲会。
同咏社因社员众多,生旦净丑具备,有条件进行彩排,演出地点在日租界花园礼堂、黎家别墅(黎元洪的花园,前门在烟台道,后院戏楼在今儿童影院)和春和大戏院(今工人剧场)。演出剧目多精彩之剧,如汪棣卿之《吟诗脱靴》(即《太白醉写》)陆麟仲之《起步问探》,袁宣敏、袁薇姊妹演出《乔醋》,时有“袁乔醋”之称。其他演出剧目有《议剑献剑》、《梳妆掷戟》、《出猎回猎》、《卸甲封王》、《扫花·三醉》、《瑶台》、《跪池》、《鹊桥·密誓》、《埋玉》、《闻铃》、《别母乱箭》。
有时亦请昆曲专业人员参加演出,以资观摩,有时社员亦参加昆曲剧团演出。韩世昌有一次来津演《絮阁》,社员许声甫饰高力士,童曼秋饰唐明皇。京剧名演员章遏云来津时,曾请其演出《风筝误》。电影明星王汉伦亦在社内演出(剧目可能是《琴挑》)。京戏名演员姜妙香、荀慧生、小翠花等来津演出时,都曾来曲社与曲友们研习昆曲。
总之,同咏社建立后的几年间,活跃了天津业余昆曲活动,形成前阶段的黄金时代。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曲社就不如以前那样经常公演了。大约在一九三六年,许雨香迁京,曲社活动也就沉寂了。
京津昆曲名票袁寒云参加同咏社,并有较长时期的演出。(www.xing528.com)
袁寒云,名克文(1889——1931)袁世凯之第二子。因得北宋王晋卿画的《西蜀寒云图》,自号寒云,又号豹岑、抱存。年少时从笛师方秉成学曲,后又将杭州曲家赵子敬请至北京,任总统府统计局主事,从赵学曲。又从南昆名生沈锡卿(即沈金戈)与北昆郭春山学戏,又与恽兰荪、溥侗(西园)、徐凌云、童曼秋等名家经常切磋琢磨,获益良多。他早年参加溥侗组织的言乐会。会员有赵子衡、钟秋岩、刘楚起、包丹庭、胡子鋆、方星樵、陈德霖、钱全福、王楞仙、梅雨田、言菊朋等多人。袁擅演小生、官生。其《千锺禄》的《惨覩》一折,演来凄凉悲壮。
一九一九年,袁在上海时,欧阳予倩邀请他为南通伶工学社筹经费,在更新剧场演唱昆曲三天,后又续演一日。演出的剧目有《折柳》、《三字经》、《佳期》、《回营》、《议剑》、《惊梦》、《小宴》等剧。关于演出情况,吴我尊曾有记述:“《折柳》串小生,雍容华贵,举止安详,吐字发音尤为精确,而嗓音亦足以赴之。《三字经》中串小花面,动中规矩,颇有家数,故观者欢声雷动,赞美不绝,真一时之盛会。”袁与欧阳予倩合演之《小宴·惊变》吴亦记之云:“予倩研究《小宴》中之杨玉环甫四日,唱做均极自然,其脑力真令人惊服。寒云之明皇为斲轮老手,丰神俊逸,情意温存,想见当日天宝风流。有剧如此,斯不愧珠联璧合也。”(以上见1919年12月25、30日《公园日报》、《凿坯室杂话》)
一九二五年袁寒云在津加入同咏社后,学曲更勤,能戏已近百出。擅演小生、丑,亦演老生,兼擅京剧方巾丑,演《群英会》蒋干之颟顸,《审头刺汤》汤勤之奸滑,被称为一绝。
一九二七年旧历正月十五日,袁寒云在济南为山东军阀张宗昌预祝寿诞,与程砚秋合演《琴挑》。同年旧历六月初一口,在上海中华歌舞会邀与王汉伦合演《琴挑》,同月十一日,与姚元爽合演《惊变》于新舞台。又在沪与程继先结为金兰之盟,学小生戏,以演《奇双会》之赵宠最负盛名,尤以《写状》一场最佳,好在神情做表,贵在脱尽俗气。
以上略述袁寒云的演出情况,以明其对昆曲艺术造诣之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