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方昆曲班津演唱的影响

北方昆曲班津演唱的影响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国七年夏,昆曲班荣庆社首次来津,从此在天津舞台奠定了基础。荣庆社从北京来天津后,在东园演出四天。此次演员阵容较强,增加了郝振基、陶显庭、朱玉鳌、朱小义等演员。民国九年十月,荣庆社第三次来津演唱。曾赴日本演出,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宣统初年,应肃王府安庆班之约到北京演唱。有女田菊林随父学艺,后成为北方昆曲后起之秀。其他昆曲班也有短期来津演唱的。据侯玉山谈,他在三十年代来津,在保山合班演出过。

北方昆曲班津演唱的影响

清末民初,天津剧坛盛行京剧河北梆子民国七年(1918)夏,昆曲班荣庆社首次来津,从此在天津舞台奠定了基础。

荣庆社的前身,原是高阳侯家戏箱庆长班,演员们因受不了地主老财的拿捏,凑股买了一份饶阳县常家的旧戏箱,自己成立起荣庆社,时在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后。荣庆社巡回演出,走遍冀中南地区。民国六年(1917)荣庆社在新乐县演唱之际,正赶上直隶(河北)省闹大水,戏无法演了。王益友建议去北京,得田际云的帮助在北京天乐园演出。北京大学师生都来看戏。北大校长蔡元培观后曾说:“宁捧昆,勿捧坤。”从此荣庆社就在北京站住了。

荣庆社从北京来天津后,在东园演出四天。演员有韩世昌、王益友、马凤彩(马祥麟之父)、侯益隆、侯益太、侯益才(侯永奎之父)、张文生以及笛师侯瑞春等。戏目有《闹学》、《思凡》、《刺虎》、《夜奔》、《嫁妹》等。演完返京。这次演出给天津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荣庆社第二次来津演出,是在民国八年(1919)。演出地点在第一台。此次演员阵容较强,增加了郝振基、陶显庭、朱玉鳌、朱小义等演员。原约旦角韩世昌,因病未来,改由白玉田充任,后在观众要求下韩世昌才莅津演出。演出戏目有《山门》、《巧连环》、《花荡》、《刺虎》、《闹学》、《通天犀》、《五台山》、《草诏》、《快活林》、《嫁妹》、《功宴》、《夜奔》、《弹词》、《刀会》、《安天会》、《出塞》、《滑油山》等,受到天津观众的欢迎。

民国九年(1920)十月,荣庆社第三次来津演唱。最初在新中央戏院,因戏院过小,观众向隅的太多,后改在大舞台演出。此次来津,演员们演出精彩,尤其是韩世昌演的《拷红》、《桃花扇·寄扇》、《牡丹亭》、《折柳·阳关》、《扫花·三醉》、《跪池·三怕》、《小宴·惊变》、《痴梦》、《庵会》等戏,显示出很高的表演技艺。其他演员亦有拿手戏,如陶显庭的《弹词》、《刀会》,郝振基的《安天会》、《草诏》,王益友的《夜奔》、《探庄》,马凤彩、侯益太,陶振江的《断桥》等。直演到转年才由津返京。

当时荣庆社的主要演员有:韩世昌、郝振基、陶显庭、王益友、侯益隆、白云生,笛师侯瑞春、田瑞庭等。

韩世昌(1898——1977),字君青,河北高阳人。早年因家庭生活困难,经侯如林介绍,于宣统元年(1909)入庆长班学艺,时年十二岁。初从韩子凤学基本功,后拜侯瑞春为师,习旦角。宣统三年(1911)荣庆社成立,随侯瑞春入荣庆社。从王益友学过武小生,如《秦琼打擂》的解差,《倒铜旗·斩子》的罗成,《敬德钓鱼》的白袍,《宁武关》的李鸿基等,还学过《红孩儿》。荣庆社到北京后,从吴梅、赵子敬学习了许多戏,在唱、念、做等方面都得到指正,成为昆曲名旦。曾赴日本演出,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郝振基(1870——1942),河北大城人(一说饶阳)。初在农村半专业的戏曲组织“子弟会”学艺,在京东一带演唱,后在玉田县王绳祖、徐廷璧所办的益合科班演出兼教戏。民国三年(1914),京剧演员余玉琴邀徐廷璧、朱玉鳌与郝等组织同和班,在京广兴茶园(崇外木厂胡同)演唱。郝以演猴戏受观众欢迎。后参加荣庆社,以演《棋盘会》、《草诏》、《负荆》、《打子》及《安天会》见长。

陶显庭(1870——1940),河北高阳人(一说安新)。从白永宽学老生兼红净,恩庆科班出身。表演风格淳朴,嗓音深厚,做工稳重,不仅能演《弹词》、《山门》、《功宴》、《刀会》等戏,而且能演武生戏《对刀步战》、《别母乱箭》、《夜奔》等戏。为荣庆社的中坚演员。(www.xing528.com)

侯益隆(1889——1939),河北高阳人。幼从邵老墨习花脸,与侯玉山为师兄弟。擅演《嫁妹》、《花荡》、《通天犀》、《火判》、《激孟良》等戏,于矫健中带有媚气,并善于用眼神,为荣庆社创始人之一。

王益友(1880——1945),字子英,河北玉田县人。幼入玉田县王绳祖、徐廷璧所办益合科班,习武生,对其他生旦净丑行亦颇有心得,兼演文场,可称全材。光绪三十年(1904),与徐廷璧、张荣秀,张荣成承接高阳侯家的戏箱,组成庆长班。后又承接获鹿县孤庄村刘家戏箱,组和丰、和翠班。宣统初年,应肃王府安庆班之约到北京演唱。辛亥革命后,参加荣庆社。他的弟子有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等。

白云生(1902——1972),河北安新人。自幼热爱戏曲,拜王益友为师,学昆曲弋腔,演青衣、花旦、武旦,后改演小生,与韩世昌合演过《狮吼记》、《玉簪记》、《连环记》、《风筝误》等。

侯瑞春(?——1951)河北高阳人。是朱玉铮的弟子。初工正旦,后改文场,善吹笛,为韩世昌之师。系荣庆社创始人之一。

田瑞庭(1895——1961),河北安新大田村人。自由爱好昆弋,十九岁时,从陶显庭学文武老生,与白建桥、侯益隆、韩世昌等同台演出。其后倒嗓,改学文场,拜朱玉铮为师。曾随韩世昌赴日演出。有女田菊林随父学艺,后成为北方昆曲后起之秀。弟子庞世奇,亦曾红极一时。

以上所举荣庆社著名演员和笛师,均为天津观众所熟悉。此外尚有醇王府恩荣班出身的老生陈荣会,粹丰和班徐廷璧的弟子老生魏庆林,荣庆社创始人之一旦角马凤彩,益合科班出身的小生兼武生侯益太,花衫侯益才,净唐益贵,老顺合班班主白乐和之子白建桥和孙白玉珍,武生张文生等多人。

其他昆曲班也有短期来津演唱的。据侯玉山谈,他在三十年代来津,在保山合班演出过。保山合班系由白玉田主持,演员有白玉田、白建桥、张荫山、陶振江、孙福寿、张荣秀、刘庆云、王玉山、侯玉山等。有时在京演唱,有时在河北省各县演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