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处的时代为春秋末期,能接受教育的仅仅是部分奴隶主阶级,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希望在本阶级内部能出现更多人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在杏坛之下聚众讲学,他施行“有教无类”的办学主张,不受地位、身份、年龄、贤愚等的限制,广收门徒,得而育之,这是中国大众化教育的开始,也是民主教育的开始。孔子招收弟子的门槛低,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意思是只要拿出十束干肉来,当作见面礼,什么人我都教。打破了只有贵族子弟才可以上学的先例,他的弟子中有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颜路,也有比自己小二十几岁的曾点;有身居陋巷,不改其乐的颜回,也有性格豪爽,好勇过人的子路;有聪慧过人,能言善辩的子贡,也有懒惰懵懂,朽木不可雕的宰予。孔子认为人是需要后天教育的,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而渐渐有了差别,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孔子的弟子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做官有余力,那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还有余力,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子夏的这一观点代表了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做官与学习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孔子周游列国,希望国君能采纳自己的治国主张,但处处碰壁,于是退而集中兴办教育,也希望通过弟子去传播自己礼乐治天下的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孔子兴办教育的目的有三,其一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把学习有成就的学生选拔出去做官,维护奴隶主统治。其二是人性的需求,人从出生本性相近,但熏陶渐染有了变化,因此需要教育。其三是孔子自身的需求,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因此想通过兴办教育传播自己的治国主张。(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