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园林追求空灵,艺术之美

中国园林追求空灵,艺术之美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园林追求空灵,空则灵气往来,太实则堵塞了人的想象空间,旷望与轩敞是不可缺少的。他还用色空观念来解读江南园林。在中国园林创造中,那个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唯其空,故有灵气往来,非园中之所有,即园中之所有。再如苏州同里退思园,主人在空灵中退而思之。为了丰富游览者对空间美感的感受,中国造园家往往采取借景、分景、隔景等手法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

中国园林追求空灵,艺术之美

旷望与轩敞,是园林创造的重要术语。中国园林追求空灵,空则灵气往来,太实则堵塞了人的想象空间,旷望与轩敞是不可缺少的。

陈从周先生说:“我国古代园林多封闭,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故‘空灵’二字,为造园之要谛。花木重姿态,山石贵丘壑,以少胜多,须概括、提炼。曾记一戏台联: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演剧如此,造园亦然。他还用色空观念来解读江南园林。他说:“白本非色,而色自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池水无色,而色最丰。”这两段论述,真非大方之家不能道。由此可以说,小亭无景,而景最多;假山非山,而最巍峨;溪涧非海,而有海深。正所谓一勺水亦有深处,一片石亦有曲处。

在中国园林创造中,那个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唯其空,故有灵气往来,非园中之所有,即园中之所有。园林创造或许可以说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我们目之所见的对象,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

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是这座园林的魂灵。站在这个景点前,我们看到的并不仅仅是这假山的瘦影,我们看到造园者在这里潜藏了一个有无限灵韵的空间,在冠云峰的实景和虚空之间构成了丰富的层次,冠云峰的瘦影颔首水面,戏荡一溪清泉,将它的身影伸到了渺不可及的深潭,潭中假山就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真有苏东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韵味。假山脚下是或黄或白或红的微花细朵,烘托着一个孤迥特立的灵魂。山腰有一亭翼然而立,空空落落,环衬着她。再往上去,是冠云峰在空阔的天幕中的清影,再上去,是冠云峰昂首云霄。其虽为一假山,但造园者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层累的世界”,从水底、水面、山脚、山腰,直到天幕、遥不可及的高迥的天际,汇入层层的世界中去,汇入宇宙的洪流之中,我们在此感受到空潭清影、花间高情、天外云风。暮色里,浣水沼收了云峰的瘦影;晨雾中,一缕朝阳剪开了云峰的苍茫,朝朝暮暮,色色不同;春来草自青,秋去云水枯,四时之景不同,而此山也有不同之趣。我们在冠云峰这个“点”中,看到了世界的“流”。

再如苏州同里退思园,主人在空灵中退而思之。唐代刘禹锡有“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卧石人”的诗句,此园用其意。退思园是一个以水见长的园子,中有一汪水池,水里有锦鳞若许,红影闪烁,若有若无,若静若动,湖的四边驳岸缀以湖石,参差错落,石上青苔历历,古雅苍润,驳岸边老木枯槎,森列左右,影落水中,藤缠腰上,与园中诸景裹为一体。岸边又有水榭亭台。这是一个微型的空间,却是一个活的空间,到此一顾,顿觉凡尘尽涤。正如高明画家,画得满纸皆活。亭或作舫形,所谓“闹红一舸”,带着人凌虚而行。水澹荡,轻抚驳岸;鱼潜跃,时戏微荇。檐檐皆有飞动之势,蹈空而蹑影;树树皆有昂霄之志,超拔而放逸。至如云来卧石,风来缱绻,菰雨生凉意,淡月落清晖,更将这小小的空间在宇宙之手中展玩,玩出一片灵韵。真可谓当其空,有园之用。初视此园,处处皆是实景,但造园者的用心在落空处,水空,石空,亭空,向高处,高树汇入高空,低视处,苔痕历历,忽然将你带到莽莽远古。空为此园之魂,此园因空而活。

明代造园学家计成在《园冶》中说:“轩盈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物,为什么柱子这么高,为什么窗户这么大?就是为了“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也就是把外界无限时间、空间的景色都“收”“纳”起来。

园林营建中,窗子有特别的作用。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扇形,称为“便面”。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面都是窗子,周围粉墙上开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这就是李渔说的“尺幅窗,无心画”。造园家称窗户为“漏窗”,就是不同景区的景色相互漏出,整个园林景色就流动了起来。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www.xing528.com)

江南园林常常在窗外布置一根竹笋、几根竹子,明人王廷相有首小诗说:“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这个小房间与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户把外边的景色印了进来。“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房间的空间美。宗白华说:“这首诗好比是一张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不但窗子,中国园林里的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也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云:“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也是这个意思。

亭子的作用之一,在于空间上的流动。人在亭子里,向四面望去,向广远的世界推去,又将世界的无边妙色揽进亭中,揽进心里。亭子空空落落,没有一物,但似乎天下的景色都可汇聚到亭子中。所谓“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张宣题倪瓒《溪亭山色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有个亭子叫“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个亭子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如同进入画中。

为了丰富游览者对空间美感的感受,中国造园家往往采取借景、分景、隔景等手法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

颐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个,一个是自然情调的广大湖山,一个是人文情调的楼台亭阁,游人可以两边眺望,丰富了美的印象,这是“分景”。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作“隔景”。中国造园家善于用“隔”,因为他们懂得一个道理:园林的空间越“隔”,游人的感觉就越丰富。中国造园家还常常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入镜中,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王维诗云,“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镜借”是凭镜借景,使景映入镜中,化实为虚。在园子中凿池映景,也是同样的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