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罗大经提到的“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一联诗,是北宋末年被称为“小东坡”的诗人唐庚所写。躲进山林,并不意味着宁静。“马蹄不到清阴寂,始觉空山白日长”,这是明代画家文徵明的诗。因为在静寂中才有天地日月长,才有深心的平和。文徵明《真赏斋图》 上海博物馆中国艺术将静和净联系在一起,只有在洁净无尘的心灵中,才会有真正的宁静。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有人说,当代人最稀缺的产品,就是宁静了。站在街市中,似乎有一切都是呼啸而过的感觉。在急速的社会变化中,人们有时似乎感到,自己被强行押上奔驰列车,开始一段慌乱的旅行,无数的惊奇从眼前掠过,心也随之躁动起来;无数的流光溢彩在面前闪烁,一股浮躁气便油然兴起。宁静对于现代人来说,往往意味着一声叹息。

中国艺术是强调静的。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写道:

唐子西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人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耳,乌知此句之妙哉!

这一段描绘,道出了很多艺术家的心声,明清以来很多艺术家画过罗大经所描绘的这种境界。

罗大经提到的“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一联诗,是北宋末年被称为“小东坡”的诗人唐庚所写。这联诗所表达的境界,成为传统艺术的一种理想世界

时间是一种感觉,阳春季节,太阳暖融融的,我们感到时间流淌慢了下来。苏轼有诗说:“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在自然、平和的心境中,似乎一切都是静寂的,一日似两日,甚至片刻有万年的感觉。正所谓“懒出户庭消永日,花开花落不知年”(郑元明诗)。

躲进山林,并不意味着宁静。重要的是心灵的静。在传统艺术中,静的内涵大体有三:一是安静,它与喧嚣相对,主要指外在环境的安静。二是平静或宁静,主要指心灵的平和,与纷扰、躁乱相对。此外,还有一种静,它指人本然清静的根性,老子将此称为“虚静”。《老子》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此“虚静”,在“归根”,在“复命”─归复生命的本然状态。

韦应物《咏声》诗说:“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在至静至深的寂寥中,万物自生听,一切都活泼泼地呈现。苏轼所说的“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也是如此,古井水,也就是不生不灭的永恒状态。明王廷相《感兴》诗云:“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在一个寂寞宁静的世界里,春风自吹入,生机皆盎然。

这三种静又是相互关联的。外在气氛的安静,可以促使人心灵的宁静,在宁静的心灵中,与世界融为一体,与寂寞的永恒宇宙之静融合。对于一个有心灵定力的人来说,他可以拉上一道心灵的帘幕,将一切纷纷扰扰隔去,一颗宁静的心,就是一面映照世界真实的明镜。

明代沈周的《策杖图》,其实表现的就是这永恒的静。其中题诗道:“山静似太古,人情亦淡如,逍遥遣世虑,泉石是霞居。云白媚涯客,风清筠木虚……”沈周一生在吴中山水中徜徉,几乎足不出吴中,这样的地理环境对他的画也产生了影响。在太湖之畔,在吴侬软语的故乡,在那软风轻轻弱柳缠绵的天地,艺术也进入了宁静的港湾,吴门画派的静,显然和地域有关系。

沈周《夜坐图》(今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段长长的跋文,通过细腻的体验,来说“静”的智慧,对理解这三种不同的“静”很有帮助:(www.xing528.com)

寒夜寝甚甘,夜分而寤。神度爽然,弗能复寐,乃披衣起坐。一灯荧然相对,案上书数帙,漫取一编读之,稍倦,置书束手危坐。久雨新霁,月色淡淡映窗户,四听阒然。盖觉清耿之久,渐有所闻……于今夕者,凡诸声色,盖以定静得之,故足以澄人心神情而发其志意如此。且他时非无是声色也,非不接于人耳目中也,然形为物役而心趣随之,聪隐于铿訇,明隐于文华,是故物之益于人者寡而损人者多……

夜深人静一灯茕然,由外在静(环境)到内心安静(心情),再由内心的安静到静听造化声音,体味至深至静的宇宙,咀嚼个体“自得”的欣喜(根性),臻于声绝色泯、无内无外、物我合一的境界。沈周描述三种静的关系,渐次深入,这是他的灵魂静修功课,修得一种平和,修得一种欣喜。

沈周《夜坐图》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唐五代以来,中国艺术中追求的“静”的境界,正是这深层的“静”─让生命本然真性自在展现的境界。文人画有一种“静气”,所突出的就是这不生不灭的智慧。

中国艺术在静中追求生命的跃动。从奔驰的时间列车上走下,走入静绝尘氛的境界,时间凝固,心灵由躁动归于平和,一切目的性的追求被解除,人在无冲突中自由显现自己,一切撕心裂肺的爱,痛彻心扉的情,种种难以割舍的拘迁,处处不忍失去的欲望,都在宁静中归于无。心灵无迁无住,不沾不滞,时间的因素荡然隐去,此在的执着烟飞云散,此时此刻,就是不生不灭的宁静。

马蹄不到清阴寂,始觉空山白日长”,这是明代画家文徵明的诗。文徵明的画偏于静,他自号“吾亦世间求静者”─他是一个追求静寂的人。他为什么要追求静寂?因为在静寂中才有天地日月长,才有深心的平和。在深心的平和中,忘却了时间,艺术家与天地同在,与气化的宇宙同吞吐。

《真赏斋图》是文徵明的代表作品之一。画茅屋两间,屋内陈设清雅朴素,几案上书卷陈列,两老者坐对相语。正是两翁对坐山无事,静看苍松绕云生。门前青桐森列,修篁历历,左侧画有山坡,山坡上古树参差,而右侧则是大片的假山,假山中有古松点缀,细径蜿蜒,苔藓恣意而生,静气笼罩着的这个世界,就是他的生命栖止地。

文徵明《真赏斋图》 上海博物馆

中国艺术将静和净联系在一起,只有在洁净无尘的心灵中,才会有真正的宁静。要得到心灵的安宁,必须从荡涤心灵尘埃做起。唯有胸中无一物,方能坐观天地得景全;唯有心灵如明镜,才能映照世界的无边妙色。躁动,是因为心中藏着过多的欲望;浮躁,是源于在奢华的招引下,太迷恋于很难走通的生命捷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