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秀的建始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及其独特文化遗址

优秀的建始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及其独特文化遗址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优秀的特色文化建始直立人遗址原称“巨猿洞”“龙骨洞”,位于高坪镇麻扎坪村七组窑场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将其与印度尼西亚古爪哇魁人比对研究,认定巨猿洞出土的人牙化石属于早期直立人化石,石器有明显的打击痕迹。1988年,被鄂西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1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优秀的建始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及其独特文化遗址

丰富的历史文化 建始革命老区不但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建始迄今已发现流传下来的古近代诗词近千首,如石门古诗和朝阳观、石通洞古近代诗(最著名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石通洞》诗)、建始竹枝词、《清江渔父吟》等就是优秀的瑰宝,还有形式多样的民间故事、山歌,以及传承至今的丝弦锣鼓、打喜花鼓、闹灵歌等,近年来,民间文化艺术体育活动逐步兴起,书画、根艺、竹编、盆景、广场舞、太极拳健美操等自发民间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展开,规模日益壮大。

1987年成立建始县作家协会后,建始本土作者在省级以上公开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55部、小小说、散文800多篇;出版长篇小说、小说集、诗集、散文集35部,搜集整理出版民间墓联集3部。此后,相继成立了书画协会、摄影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体育舞蹈协会等一批文化团体,创办了《茨泉》《广润琼林》杂志,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书画、摄影和诗词楹联作品。(www.xing528.com)

优秀的特色文化 建始直立人遗址原称“巨猿洞”“龙骨洞”,位于高坪镇麻扎坪村七组窑场湾。洞长120米,高6—7米,宽2—15米。洞内有更新世早期堆积。经发掘,堆积层可分为13层,其中第3、第5、第10层为化石层。1958年—1968年,当地村民把在洞中挖出的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当作“龙骨”出售。1970年—2000年,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先后8次进行发掘,出土6枚古人牙化石、15枚巨猿牙化石和30多种大型哺乳动物化石、50多个种属小哺乳动物化石,630多件石器、石制品、骨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将其与印度尼西亚古爪哇魁人比对研究,认定巨猿洞出土的人牙化石属于早期直立人化石,石器有明显的打击痕迹。2002年12月,国家“攀登项目”鄂西课题组再次认定高坪镇巨猿洞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属于生活在距今195—215万年之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早于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是现代人的祖先,并将其命名为“建始直立人”。巨猿洞是中国发现的最早古人类遗址之一,也是首次发现的直立人与巨猿共生的遗址,是典型的更新世洞穴堆积。1988年,被鄂西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1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