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始县革命老区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卫生事业发展成果

建始县革命老区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卫生事业发展成果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底,全县有初中1所、小学10所,教职员工118人,在校学生1767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成人教育,特别是扫盲教育,对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素质起了很大作用。同时,购置体育运动器械,兴建体育活动场地。县教育部门把体育课定为各年级的必修课程列入计划,保证每周两节体育课。卫生事业的发展1949年11月7日,县人民政府接管原国民党县卫生院。

建始县革命老区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卫生事业发展成果

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1949年底,全县有初中1所、小学10所,教职员工118人,在校学生1767人。新中国成立初,县委、县人民政府有步骤地对旧式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并执行“先妥善接收,再逐步改革”的政策,对原国民党政权办的各类公立学校,一律实行接管;各学校的教职员工,除个别反动分子听候处理外,其他按照原职原薪继续工作,并于1949年寒假举办全县教师讲习会。对私立学校一律维持现状,学校工作照常进行。这样,既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又稳定一大批知识分子的思想,尊重了教育的传承性,受到学校教职员工和社会各界的拥护和支持。在改革中,首先废除训导制度,撤销中学训育机构和小学童子军组织,废止国民政府颁布的“党义”“公民”“童子军”“军事训练”等旧课程。在改造私塾的基础上普遍建立村小学,废除体罚,取消《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教学内容,改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教材。在学校建立新型的政治教育制度,增设政治品德教育课程。

1950年1月,建始初中、城关一小相继复课。到3月份,全县11所中小学有8所复课。为解决师资力量贫乏问题,大胆起用旧学校的教师,安排有一定文化的转业军人和中学、师范毕业生任教。1952年5月,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全县“解冻”和吸收145名知识分子,通过地、县两级培训后,充实到教师队伍。8月,县委组织对全县中小学(包括私塾)教师逐个登记造册,摸清教员的基本情况,并清退少数不合格人员,大部分教员列为国家正式编制,按月发工薪(每人每月150市斤稻谷)。到年底,全县恢复发展中心小学22所、乡小学171所,教师发展到598人,是新中国成立前的5倍,其中大专学历10人,中师、高中学历109人,其他为简师及初中文化程度。在校学生达到2.12万人(其中中学生418人),是新中国成立前的12倍。

1951年11月,县委、县人民政府针对当时教师中存在的旧思想问题,开始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后来,由于以群众斗争的方法代替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要求人人过关,一定程度地伤害了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1952年12月,全县初中全体教职员工赴武昌参加湖北省中学教师思想改造运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成人教育,特别是扫盲教育,对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素质起了很大作用。从1951年起,农村各中心小学设夜校部,不少青年通过夜校学习,扫除了文盲,有的达到初小、高小文化水平。同时,举办职工夜校,对229名职工进行了脱盲、扫盲教育。1953年3月6日,成立县扫盲工作委员会。在农村创办“冬学民校”,边扫盲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创办“职工业余学校”,到1954年5月,全县55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了业余教育,提高了素质。

文化艺术体育事业的发展 1950年2月,县人民政府成立文教科,负责全县文化艺术工作;1951年1月,在接收的原县民众教育馆的基础上建立县人民文化馆(后更名为群众文化馆);同年,在长梁、三里两个区也建立了文化馆;5月,建立县文化书店。同时,购置体育运动器械,兴建体育活动场地。县教育部门把体育课定为各年级的必修课程列入计划,保证每周两节体育课。全县机关、厂矿和驻军也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1952年春,县委组建了45人的“县人民政府文艺工作队”,对干部群众进行阶级教育,开展巡回演出。首先排演歌剧白毛女》,在县城体育场首场演出,观众有5000多人。随后,相继排演《柳树井》《小放牛》《送公粮》等,共演出40多场,观众达15万人次。

县文教科还对文化古籍进行了收集整理。1952年土改中,县人民政府从花坪朱和中(花坪人,同盟会员、民国政要,曾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等职。)家中征集到《欧洲同盟起草书》、孙中山给朱和中母亲的祝寿银杯一支、朱和中印章二枚,这些文物分别送到省文物部门保存。但是,在土改运动中没收地主“五大财产”(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和多余的房屋)时,对文化古籍作为封建财产没收后销毁,造成大量文化古籍失散和被毁。

1953年5月1日,在三里、花坪设区收音站,次年各配备75瓦扩音机1台;7月,在县城街头安装5只高音喇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省人民广播电台新闻。1955年,先后在三里、长梁、猫坪、高坪、茅田、官店、龙坪区和城关镇设13个农业社收音站,转播新闻。1956年2月,在猫坪区现场培训全县23个乡、2个垦殖农场的广播收听联络员;7月,在城关、猫坪、长梁安装喇叭156只,设收听联络点59处;10月1日,利用县内电话线开始播音,年底成立县广播站,有工作人员5名,机房、播音室各1间,共30平方米,原收音站同时撤销。(www.xing528.com)

1954年,先后建立县业余南剧团、城关镇业余剧团;到年底,全县共建立农村俱乐部58个。各剧团、俱乐部分别在城乡上演《白毛女》等歌剧及秧歌舞、腰鼓舞、花鼓戏《柳树井》《小放牛》《送公粮》等节目。传统皮影戏在城乡频繁上演,新型剧目开始萌芽。1955年11月,县人民政府召开第一次文代会,举办业余文艺会演,全县文化艺术活动广泛开展起来。县内不少文学作品被省级报刊、出版部门采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逐步提高,民间艺术中《闹灵歌》《黄四姐》《丝弦锣鼓》等极富建始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作为民族文艺的瑰宝得到发掘、整理,1956年先后多次被改编后搬上舞台。1957年,建始《闹灵歌》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高坪的民间艺人郭自炎、郭自均、姜国翠等受到刘少奇周恩来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后《闹灵歌》数次被省、地区、县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改编并参加省、地区、县会演,受到观众好评。

《建始报》创刊号

1956年8月1日,县委机关报《建始报》创刊号发行,之前以《建始工作》为名办23期石印试刊,免费公开发行。报社社长由县委书记张世廉兼任,总编辑裴熏风,有编辑6人,记者5人,人事秘书、广播员、会计各1人;县、区党委建有写作小组9个;全县有200多名业余通讯员。1961年1月29日停刊,共发行报纸957期。

卫生事业的发展 1949年11月7日,县人民政府接管原国民党县卫生院。1950年,先后在三里、花坪建立分诊所;同时,成立建始县医务工作者联合会,后更名为县农村卫生协会。10月,当阳乡等地“天花”流行,死亡165人,医护人员迅速前往扑灭。11月初,全县开始实施普及种牛痘。1951年,县卫生院成立公共卫生组,有卫生技术人员8名,负责指导全县卫生防疫工作,培训牛痘种痘员215人,在全县免费种牛痘7.5万余人。1952年,县人民政府成立卫生科,负责全县卫生工作;到年底,全县种牛痘20.52万人,防疫注射1400多人,使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在全县基本消灭。县委在土改中提出“中医只要没有血债,一律不予斗争”的政策,全县中医除个别人外,基本上都保护起来。在新中国成立初的两三年内,为消灭疟疾流行病,全县组织巡回医疗组34个,参加人员126人,其中108人是中医;治疗人数16450人,其中中医治疗1.26万人。

1953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贯彻实施“预防为主”的卫生防疫工作方针,开展治理环境卫生、除害灭病工作,组织干部、职工、驻军、学生、居民定期参加义务清洁大扫除。

1954年,结合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关于卫生工作的要求,县城及区集镇组织当地居民定期清扫街道,并组织评比。各学校开展“五灭一打”(灭蝇、虱、臭虫、跳蚤、蚊子,打老鼠)活动。县委根据《湖北省中等学校教育工作计划(草案)》,要求学校做到“七净”(身体净、被服净、寝室净、教室净、厨房净、公共场所净、厕所净),定期对师生进行体格检查,组织医务人员在建始初中及其他学校开展灭疥、灭鼠、灭蝇活动。建始初中成立卫生委员会,建立学校卫生室,配备校医,购置卫生保健箱。宣传、普及新法接生知识,推广新法接生,在县卫生院及花坪、红岩寺分别设立妇幼保健站,建立首批新法接生站12个,培训新法接生员153名。在县境内的恩施地区硫磺厂建立全县第一个保健站,配备西医士、妇幼保健员、药剂士、护理员及简易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11月,开始在全县设立中西医结合诊所;到1956年,全县农村共建各类中西医联合诊所83个,有医务人员209人。

1956年,全县各区先后成立爱国卫生组织,广泛进行卫生宣传,组织开展送肥下乡、填污水坑、改良厕所、疏通污水沟、灭鼠、灭蚊蝇、灭麻雀等活动,全县环境卫生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同时,在全县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梅毒、麻风、疟疾、头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等病的普查普治和科研工作。彻底消灭境内天花、霍乱传染病,控制伤寒、疟疾、痢疾、脑膜炎流行,发病率逐年下降。对其他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