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魏孝文帝元宏:七个忄子割天下

北魏孝文帝元宏:七个忄子割天下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魏孝文帝在历史上比较出名。事实上,北魏确是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南朝的宋齐梁陈并称为南北朝。四年后的486年,冯太后亲自为这个孩子取名为“恂”,字“元道”,并大赦天下,以示重视和祝贺。而那时的孝文帝尚未改姓为“元”,仍为鲜卑姓“拓跋”。元宏七个儿子均以“忄”命名,足可窥见他对子嗣的良苦用心。

北魏孝文帝元宏:七个忄子割天下

北魏孝文帝历史上比较出名。他是鲜卑族,姓“拓跋”,名宏。因仰慕汉族文化,主动将姓改为“元”。他一共在位二十八年(471—499年),使用了三个年号:延兴(471—476年)、承明(476年)、太和(477—499年),其中“太和”为其推行民族融合新政的黄金时期,故此,其改革又被史家称为“太和改制”。

其实北魏的开创者拓跋珪从一开始就对中原文化情有独钟。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重建代国,定都盛乐,成为北魏历史的肇始。就在当年,拓跋珪改“代”为“魏”,自称“魏王”。经过十余年的征讨,在势力逐步强大之后的398年,他正式将国号改为“魏”,原因是:“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也。”早在东周时期,“魏”就是战国七雄之一,当时魏国都城大梁就是今天的开封,后来又有多个以“魏”命名的朝代,比如曹魏冉魏、翟魏等等,其势力范围均属于“神州”中华文化的腹地,大致在今天的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一带。

拓跋珪以“魏”为国号,似乎要表明其中华文明的正统地位。事实上,北魏确是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南朝的宋齐梁陈并称为南北朝。特别是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直接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汉服、汉语、汉文化在少数民族中间日益盛行,民族融合进程大大加速。

拓跋(元)宏为北魏第七位皇帝。他虽然在位时间很长,但实际亲政时间却不到十年。他的父亲献文帝拓跋弘与他的嫡祖母文明冯太后之间有矛盾,原因之一是文明冯太后生活不检点,绯闻较多,而冯太后最宠爱的美男子李奕被拓跋弘杀害。拓跋弘在嫡母的强大压力下,遂于471年传位于年仅五岁的太子拓跋宏,但母子二人的矛盾已不可调和,仅五年后作为太上皇的拓跋弘即暴毙,时人皆以为是被冯太后毒杀。此后,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直到490年去世,元宏才真正当家。

冯太后虽然有些好色,但是在国家治理上很有一套。她在丈夫文成帝拓跋濬去世后,面临新主拓跋弘年幼、权臣乙浑等强势擅权的不利形势,果断出击,化解了危机。在拓跋弘驾崩后,又是在她的主导下,年幼的孝文帝才坐稳江山,并逐步成长成熟起来。而当时的北魏还面临来自各地的反叛的压力。据统计,仅从孝文帝即位的延兴元年至太和四年(471—480年)的十年之中,有史可考的各地暴动、反叛事件就达二十几起之多,多亏了有她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北魏政权才不断摆脱动荡危机。尤为重要的是,作为北燕皇族后裔,她在治国理政时,还极力倡导汉族文化,正是在她的引导和助推下,“太和改制”才得以成功推行。

冯太后甚至亲自为嫡孙元宏的儿子起汉名。太和六年即482年,元宏的第一个儿子诞生,按照北魏“子贵母死”的陋俗,其生母被赐死,而作为曾祖母的冯太后主动承担起抚养责任。四年后的486年,冯太后亲自为这个孩子取名为“恂”,字“元道”,并大赦天下,以示重视和祝贺。

而那时的孝文帝尚未改姓为“元”,仍为鲜卑姓“拓跋”。在他亲政后,即身先士卒实施汉化改革,自己改姓为“元”,他的六个弟弟也分别起汉名为:元禧、元干、元雍、元羽、元勰、元详。

孝文帝年轻有为,壮年而崩,去世时方才三十三岁。他在临终时仍然心怀“仰光七庙,俯济苍生”之志。或许是受冯太后的深刻影响,或许因为对“心”有特殊的情感,他的另外六个儿子也均以“忄”命名,分别为:恪、愉、怿、怀、悦、恌。他们均出生于太和年间,其中最小的元恌未及封王即夭折。

从汉语语义上讲,“恌”(tiāo),古同“佻”,轻薄、轻佻之意,或读yáo,中性词“情理”之意。“恂”(xún)本义为相信、诚实,如恂谨,又可引申为担忧、惶恐,如恂惧。老大元恂与老小元恌寿命最短,分别为十五岁、七岁。“恪”为恭敬、谨慎之意,元恪在太子元恂被废后成功加冕,成为北魏第八位皇帝,即宣武帝。老五元怀的“怀”字用意最广,比如思念、包藏、安抚、归向等等,而他在而立之年便去世,史书上对他的记载非常少,《北史》中仅有三十五字,其他史籍则更是惜墨如金。

其他三位兄弟,元愉之“愉”、元怿之“怿”、元悦之“悦”均有快乐高兴之意,“怿悦”“怡悦”“愉怿”则为汉语常用词语。

孟子曾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意思是,作为人的思维器官,心的功能巨大,在思考中占主导地位。我们不去讨论“心”与“大脑”在“思考力”方面的功能划分,至少不可低估“心”对人本身生存发展的巨大作用。元宏七个儿子均以“忄”命名,足可窥见他对子嗣的良苦用心。

七个兄弟中间,元恪(483—515年)的功绩最大。北魏发展到他这一代,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内忧外患不断。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之时,他仅仅十六岁。但他秉持对辅臣“恭敬”、对事业“严谨”的态度和作风,稳居皇位长达十七年之久。在位期间,他扩充首都洛阳城建设,巩固父亲的汉化成果;南伐萧齐,北击柔然,北魏疆域大大拓展,国势盛极一时。其为人恢宏大度,雅性检素,“喜怒不形于色”。魏收在《魏书》中评价他说:“善风仪,美容貌,临朝渊默,端严若神,有君人之量矣。”

比起二弟来,老大元恂(482—497年)则悲剧得多。这位法定继承人,十一岁便被封为太子,四年之后即饮鸩而死。这位少爷的悲剧其实源于他对鲜卑旧俗的依恋和对新生活的厌恶。他身体肥硕,习惯了平城山脚下的凉爽气候,来到河南洛阳后非常讨厌这里夏季的酷热、礼仪的烦琐,常常穿着胡服思念故乡的粗犷与自然。父亲对他的期望很高,约束甚严,这没有增加他对未来的信心与渴望,反而让他倍感煎熬。对于属官(中庶子)高道悦的劝说,他极为反感。太和二十年(496年),在父亲离开京师前往嵩山时,他本来受命留守金墉城主持京师事务,但他杀害高道悦,密谋逃回平城。此举被告到父亲孝文帝那里后,孝文帝打断臣子的劝谏,不仅狠狠打了他一百大棒,还以“大义灭亲”之故事,废黜其太子地位,囚禁在京师之外的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仅一年之后,时刻处于恂惧恐慌中的他,就在李彪等宠臣的构陷告密声中,以“谋反罪”被处自尽,饮鸩而亡。

早在元恂十三四岁时,按照古代惯例,应该到了可以婚娶的年龄。父亲元宏也为他选好了对象,准备以司徒冯诞的长女为妻,还为他选了两位侧室。因前者年龄太小,只做备用,后两者则适宜同房。但当权的大臣崔光却说:“太子还小,正是求学上进之时,不宜欢愉。孔子也曾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呀。”孝文帝以为有道理,便不让元恂白天进入后宫。元恂死时,也不曾留下子嗣。

相比老大的单纯与清苦,四弟元怿(487—520年)最为风流,也最有才气。这位公子天资聪慧,容姿俊美,又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十岁时即被封为清河王。二哥元恪继位后,他被提拔为侍中、尚书仆射,累迁特进、左光禄大夫、司空公、太子太师。因为才貌双全,大权在握的叔父元勰也特别欣赏他,认为他“堪比二南”,将来可以与历史上的周公、召公相媲美。宣武帝元恪后期,朝政受制于外戚高肇,国纲渐紊,国力日衰。高肇是宣武帝的舅父,权倾朝野,还不断制造事端,离间宣武帝兄弟之间关系,屡次诬陷元怿、元愉等,而彭城王元勰就是被他直接迫害残杀。对于高肇的野蛮行径,大臣们都碍于皇帝情面,不予多言,而元怿则趁着酒劲儿明确向宣武帝进言,希望他能够及时匡正谬误,惩治奸臣,不要使“明君失之于上,奸臣窃之于下”。但是宣武帝并未正面回应,笑而不答。(www.xing528.com)

延昌四年即515年,宣武帝元恪去世,年仅六岁的太子元诩继位,是为孝明帝,宣武灵皇后胡氏临朝听政。胡氏作为太子元诩的生母,按照宫中惯例应该赐死,但宣武帝打破这一陋俗,留她一条生路。此女子非同一般,她武艺高强,尤善骑射,颇有大丈夫豪爽之气。在国家治理上也很有手段,处理奏章、考核官员均能够亲力亲为,果断处置,决断及时,一时间“朝纲肃整,百官膺伏”。《北史演义》形象地称她为“胡仙真”。

惺惺惜惺惺。多才多艺的胡太后很快便看上了风度神韵的元怿,常常借故将元怿引入后宫,两情相悦。但精力旺盛、欲壑难平的胡太后可不仅仅满足于元怿一人,她还私下里豢养了一批“面首”,荒淫无节,绯闻纷纷。正光元年(520年),领军将军元乂联合侍中刘腾,在宣光殿发动政变,史称“宣光之变”。在该政变中,胡太后遭到囚禁,而元怿则在孝明帝的默许下,惨遭杀害。元怿本以为胡太后有情有义,实则只为逞一时之娱,后来胡太后咸鱼翻身,更加肆意作欢,而元怿早已命归黄泉。

与元怿的儒雅相比,三哥元愉(488—508年)则任性得多。此君九岁封王,并为拱卫京师的京兆郡王,同时任徐州刺史,由叔父元勰的高参卢渊辅助事务。499年父亲去世、二哥元恪继位后,他又先后被提拔为护军将军,拜中书监,任冀州刺史。因为他与二哥年龄相仿,宣武帝待他极好,两人早晚一同出入宫廷,皇帝在前,后面三弟元愉骑马跟随,相处甚密。但元愉骄横跋扈,又贪纵不法,常常借助地位和公权,在藩国内与弟弟元怀一起公然营私舞弊,社会影响恶劣。为此,宣武帝于正始三年即506年,诏令对其进行严查整治,结果处死三十多人,其余涉案者则一律削职为民,算是对两位兄弟的警醒。不仅如此,宣武帝还将元愉、元怿、元怀、元悦等兄弟集中起来,亲自为其讲授《孝经》,以提升其家国觉悟个人修养

但对于皇帝二哥的良苦用心,元愉却少有触动,仍旧我行我素。皇帝将皇后的妹妹于氏许配与他,但他并不领情,而是另有所属。还在徐州任刺史时,元愉在夜间无意中听到远处传来悦耳的歌声。循声找去,原来是一位名唤杨奥妃(婉瀴)的女子。从此,两人便打在一处,元愉回京时也将其带在身边,成为终身伉俪。为提高歌女杨氏的地位,元愉还将其过继到中郎将李恃显的名下做女儿,明媒正娶。来到元愉府上后,虽然受到皇后于氏的残酷打击,但始终改变不了他们的爱情,反而让他们更加执着。

元愉虚荣心很强,喜爱舞文弄墨,又与弟弟元怀逞强斗富,自己感觉不如兄弟们幸福如意,再加上爱妃受到排挤,皇兄外戚高肇更是挑拨离间,反复打压,最终逼迫他揭竿而起,分庭抗礼。公元508年(宣武帝永平元年)八月,元愉对外宣称接到清河王元怿密报,说高肇要杀宣武帝,以此为借口在冀州信都(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设坛祭天,自称皇帝,年号建平,封李氏夫人(即杨奥妃)为皇后,继而起兵谋反。元愉叛乱自立的理由很不充分,再加上自己声名狼藉,又毫无指挥才能,仅一个多月便被擒拿。北魏大将李平成功平乱后,将元愉夫妇及其四个儿子一同擒获并送往信都。朝廷官员都建议就地正法,但宣武帝不忍,下旨将其送至洛阳,以家法处置。

从信都到洛阳,一路走来,不仅走的是从“皇帝”到“囚徒”之路,更是从“王爷”到“乱臣贼子”的坎坷与可耻之路。个中艰辛,可想而知。但有夫人相伴,元愉多少获得些许安慰。途中,每到一处驿站歇息时,他总是深情地握紧夫人的小手,竭力表达爱意。临近洛阳,到达野王时,元愉终于停下沉重的脚步,无奈地说:“主上虽然仁慈厚道,可能会不忍心杀我,但我又有什么面目面见皇帝!”于是气绝身亡(或说被高肇派人杀害)。他的爱人杨奥妃也在产下遗腹女儿元明月之后被处死。

好在杨奥妃生育的四子一女后来都成为搅动北魏历史的人物。

如果说,元愉称帝还有一些被逼迫的成分在其中的话,那么,其六弟元悦的称帝举动则纯为投机。此君也很有才华,博览群书,并且爱好佛经,不近女色,名声较好,很早就受封汝南王。但他善于钻营,喜好政治。侄子孝明帝继位后,眼看自己的哥哥元怿被元乂等杀害,他却毫无恨意,被提拔为侍中、太尉公。不久又依附于丞相元雍,升任太保。明帝死后,面对来势汹汹的尔朱荣叛乱,他则一走了之,与北海王元颢、临淮王元彧等一同投奔南梁。528年,元颢趁尔朱荣之乱、孝庄帝虚弱之机,在梁武帝大将陈庆之的护卫下杀回京师洛阳,上演了一场短暂的称帝闹剧,最终覆灭。而元悦并没有吸取元颢败亡的教训,反而伺机效仿起来。529年,他主动请缨,要求回国,得到梁武帝的许可。次年,他自称魏帝,改元“更兴”,兴冲冲杀回洛阳。但尚未进城,便得知尔朱兆已经劫掠京师,牢牢掌控了北魏局势,自觉无济于事,遂又逃回南梁。仅两年之后,北魏局势大变,军阀高欢击败尔朱氏,成为新的军阀统领。元悦瞅准时机,又折返洛阳。高欢本来想扶植元悦称帝,但鉴于他暴戾无常,只好另立元脩为帝,元脩则将野心不死的元悦果断杀害。

至此,孝文帝元宏的七个儿子均灰飞烟灭。具体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崇尚汉文化的父亲元宏对诸子传承汉学的文化期望。不仅七个儿子均以“忄”命名,而且四个儿子的“字”连接起来,刚好是儒家经典理念“仁、义、道、德”。可惜的是,他们并不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或无忠君爱民之道德,或无兄弟亲善之仁义,结局令人扼腕。

所幸的是,七位兄弟中间,四位的后代有效延续了北魏的统治。元恪的儿子元诩为孝明帝,元诩唯一的骨肉元姑娘也当了一天“女皇”;元愉的儿子元宝炬后来在宇文泰的扶植下,成为西魏皇帝,孙子元钦也当了两三年傀儡皇帝,后被废黜,而另一孙子(长子元宝晖之子)元钊也当了几天皇帝,后被尔朱荣沉入黄河淹死;元怿的儿子元亶本来是高欢内定的皇帝,但高欢另立元亶的儿子元善见为帝,是为东魏孝静帝;元怀的儿子元脩,则最先被高欢看中,被立为帝,是为孝武帝,因其出奔宇文泰,又被称为“出帝”,成为北魏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

元怀的儿子元脩跑了,北魏因此而灭亡;元愉的儿子元宝炬、元怿的孙子元善见来了,分别成为大军阀宇文泰、高欢的傀儡,虽然名为西魏、东魏的堂堂皇帝,延续着拓跋氏的大魏江山,但那时的他们早已不是纵横天下的“天子”了。

联想到元宏“仰光七庙,俯济苍生”的心怀和志向,面对后来分崩离析的政局,其儿孙们又当作何感想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