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北朝的谢朓:告状遭诬杀

南北朝的谢朓:告状遭诬杀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为“竟陵八友”之一的沈约赞美其诗“二百年来无此诗”,而萧衍则说:“三日不读谢朓诗,便觉口臭。”而谢朓被诬陷致死时,年仅三十六岁,正值英年。永明五年追随竟陵王萧子良来到京师西邸,成为“竟陵八友”之一。江祏等人于是先发制人,联合始安王萧遥光恶人先告状,向东昏侯诬告谢朓谋反。谢朓这首独步诗坛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曾经备受推崇,至今令人称奇。

南北朝的谢朓:告状遭诬杀

出身高门甲族,天资聪睿慧敏,又勤奋好学,早早就美名远播,文笔清逸流丽,被誉为“永明体”诗歌创作的一面旗帜。

同样为“竟陵八友”之一的沈约赞美其诗“二百年来无此诗”,而萧衍则说:“三日不读谢朓诗,便觉口臭。”唐代大诗人李白更是对其推崇备至,将其与建安诗人曹氏父子相媲美:“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另外还有“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明发新林浦,空吟谢朓诗”等大约十几首咏赞谢朓的诗句,而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则直接将谢朓奉为李白的偶像,他在《论诗绝句》中写道:“青莲(李白)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谢朓)。”

谢朓与谢灵运祖籍均在陈郡阳夏,即今天的河南太康,他们都以文学著称于世,文坛上有“大小谢”之称。可惜的是,他们或因士族高贵,或因才华盖世,都比较高傲,均不懂政治又偏偏极力染指,最终遗憾身亡。

而谢朓被诬陷致死时,年仅三十六岁,正值英年。

早在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刚刚二十岁的谢朓就在家庭出身和文学才华的双重光环下“解褐入仕”,成为豫章王萧子响的太尉参军(幕僚)。永明五年(487年)追随竟陵王萧子良来到京师西邸,成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年)又追随随王萧子隆赶往湖北荆州任职,两年后(493年)回到京师南京,被任命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管中书省诏诰文书事宜。

从其履历上来看,谢朓作为士族贵胄,一直混迹于皇族王子身边,虽然职务不高,但也算是名副其实的“朝臣”,在齐武帝永明年间始终过着轻裘肥马、优哉游哉的贵族生活。在齐武帝驾崩后,他没有像好友王融那样,急于参与宫廷斗争,而是有意回避皇族间的政治矛盾和血腥争夺,他也因此得以全身。齐明帝萧鸾夺权成功后的第二年即495年,谢朓出任宣城(今属安徽省)太守,成为镇守一方的地方长官,实现了他既有权又有自由的“凌风翰”“恣山泉”的个人追求。

在宣城任上,谢朓将他的诗歌创作推向了数量和艺术的高峰,他也因此留下“谢宣城”的美名。

两年后,他再次获得重用,成为明帝长子萧宝义的镇北谘议,兼南东海太守。当时,北魏不断南侵,明帝除了要应对外敌,还要提防内乱,而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齐武帝的心腹大将王敬则。王敬则当年协助萧道成建立南齐政权,是南齐的开国元勋,武帝时代官至司空、太尉,明帝萧鸾慑于其威望,更是拜其为大司马,但对其十分忌惮。就在谢朓辅佐萧宝义之时,王敬则兼任会稽太守,明帝以心腹干将张环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对王敬则进行秘密监视,伺机查办。(www.xing528.com)

王敬则是谢朓的岳父。因为有这一层关系,王敬则私下指派自己的儿子王幼隆前去谢朓处,秘密协商应对策略。但是,他们完全错估了谢朓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诉求,后者不顾私情,在权衡个人得失利弊之后,竟直接扣押说客,向朝廷告发岳丈大人的“反叛”图谋,明帝因此立刻搜捕了王敬则在京师的子嗣及亲信,此后在经过激烈战斗后,王敬则最终遭遇被灭族的悲剧。

谢朓那时也正血气方刚,怀揣对未来的远大理想,主动向朝廷示好,或许在家和国的取舍问题上,他站得更高,自己不仅成功躲避了政治灾难,而且被朝廷提升为尚书吏部郎,所以除了“谢宣城”之外,他又获得“谢吏部”的官称。

但是,谢朓的日子并不舒心。他的夫人因为家族的悲剧而迁怒于他,整日怀揣利刃,随时准备刺杀丈夫。堂堂朝廷命官、“谢吏部”大人吓得不敢进家门一步。

不仅如此,告发岳父的谢朓很快也被“告发”。明帝死后,其儿子萧宝卷继位。就在东昏侯萧宝卷即位的当年(永元元年即499年),庸俗无德的萧宝卷受到朝廷内外的一致反对。作为朝廷“六贵”之一的辅政大臣江祏首先发难。江祏为明帝萧鸾的姑表弟,参与了废黜萧昭业、拥戴萧鸾的全过程,成为萧鸾的心腹和权臣。江祏在萧鸾死后,根本没把萧宝卷放在眼里,而是企图扶植萧鸾的侄子、同为辅政大臣的始安王萧遥光。为了获得更多支持,萧遥光和江祏准备拉拢门第和声望都比较高的谢朓入伙,于是就派遣始安王萧遥光的心腹幕僚(谘议参军)刘沨,前往谢朓府上,私下里劝其一起参与废旧立新之事。但谢朓自以为出身和才华均在人之上,还曾经当面讽刺挖苦过江祏、刘沨,更为重要的是,他“忠”字当头,以为自己受恩于明帝,东昏侯虽然无道,但毕竟为明帝正统子嗣,所以就断然拒绝了刘沨的“好意”。不仅如此,政治经验不足的谢朓还把江祏等人的“私谋”泄露了出去。江祏等人于是先发制人,联合始安王萧遥光恶人先告状,向东昏侯诬告谢朓谋反。昏聩的东昏侯萧宝卷最害怕的就是谋反,于是在接到状书后,立刻将谢朓打入囚牢。不久谢朓便死在狱中。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遥想当年登高望远,“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帝都南京何其繁盛壮美,但家乡的归宿又在哪里呢?谢朓这首独步诗坛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曾经备受推崇,至今令人称奇。但诗中在铺陈京师美妙盛景的同时,也发出“谁能鬒不变”的喟叹,提早预示其未老先衰、“佳期何许”“泪如流霰”的人生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