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任政府特权揭秘,自如权力变迁

四任政府特权揭秘,自如权力变迁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文帝刘义隆为了尽快稳定局势,亟须一批人才为其站台补位,于是将外放的谢灵运、颜延之等名士召回京师。在刘湛的构陷下,经刘义康批示,颜延之再次被外放,成为永嘉太守。当时有位慧琳和尚,很受文帝优待,为其座上宾。但不久,文帝第三子刘骏即起兵反叛,而讨伐檄文正出自颜延之儿子颜竣之笔。刘劭最终被三弟刘骏击败,刘骏称帝后,颜延之被任命为金紫光禄大夫,兼任湘东王师,权力达到一生的最高峰。

四任政府特权揭秘,自如权力变迁

正史中关于颜延之的记载并不多,尤其对其早年的记录更少,只强调说他好读书,文章堪称翘楚,又好饮酒,不拘小节。但我们从中亦可窥见颜延之非凡的才华和鲜明的个性。

颜延之虽然对婚姻兴致不高,三十了还未结婚,但他对妹妹的婚事却很重视,将妹妹嫁给了刘穆之的儿子刘宪之。刘穆之为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庶长子刘肥的后代,东晋末年的大臣,受到大将刘裕的器重,而刘裕就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可见,颜延之还是很有眼光和洞察力的。

刘穆之因为儿媳妇的这层关系,再加上颜延之蜚声文坛,所以就主动邀请颜延之出来做官,但矜持的颜延之却拒绝与其见面。不知是否得益于刘穆之的举荐,颜延之不久还是走上官道,先为江州刺史刘柳的后军功曹,继而转为刘裕世子的行军参军,充当幕僚。刘裕当时已因军功权倾朝野,在刘裕北伐胜利时,被东晋朝授爵“宋公”,颜延之则代表朝廷前往慰问祝贺。就在颜延之途经古都洛阳时,他睹物伤怀,有感而发,吟咏《诗经》中的“黍离篇”,并创作了两首诗歌,被同样有才的谢晦、傅亮所赏识。

刘裕虽为武将,但对文学很感兴趣,在他代晋称帝后,对文人也较为重视。当时有位隐士,名叫周续之,以儒学著称,武帝刘裕便将其请至宫中,开设馆堂,让其讲学。但此君表达能力不是很好,讲课有些啰唆,而颜延之则能简明扼要地把问题讲清楚,因此引起刘裕的高度重视,增补颜延之为太子舍人,成为皇宫第二权力中心的师傅。

在武帝刘裕时代,颜延之像谢灵运一样,与庐陵王刘义真关系不错,而刘义真则不被权臣傅亮、徐羡之等看重。颜延之又自恃才高,不肯屈人之下,所以受到傅亮等人的排斥。

刘裕仅当了两年皇帝便遗憾驾崩,太子刘义符继位,但权力掌握在徐羡之、傅亮等权臣手中。在权臣的操控下,颜延之被外放到始安任太守。始安即今天的广西桂林,在当时属于极为偏远的地区。那时还有一个始平郡,在今天的陕西兴平市,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与荀勖不和,曾被外放到此。所以在颜延之离京之前,领军将军谢晦嘲讽道:“过去荀勖忌妒阮咸,排斥他去管理始平郡,现在您又掌管始安郡,这可以称作是‘二始’了。”黄门侍郎殷景仁也附和道:“这就是常说的人们嫌恶俊杰之士,世俗毁谤文雅之人。”颜延之在赶往始安郡的途中经过湖南时,为湘州刺史张邵写了一篇《祭屈原文》,借屈原故事抒发情感

颜延之走了,他的政敌、文敌们长出一口恶气。但颜延之的外放,恰恰让他躲过了刘宋王朝激烈的政治斗争。少帝刘义符被徐羡之、傅亮等权臣废黜,刘裕第二子刘义真被杀,徐羡之等拥立刘裕第三子刘义隆为帝,是为宋文帝。

宋文帝是在权臣们的谋划下上台的,但他并不甘于做傀儡,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徐羡之、傅亮等诛灭,谢晦也反叛失败。宋文帝刘义隆为了尽快稳定局势,亟须一批人才为其站台补位,于是将外放的谢灵运、颜延之等名士召回京师

文人就是文人,颜延之回朝后又与朝廷新贵刘义康、刘湛、殷景仁等产生龃龉。他看不惯这些新贵独立行政,而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经常言辞激烈地公开宣称:“天下事哪是靠一个人的智慧所能做完的!”对于刘湛,他更为不齿,而刘湛的父亲就是刘柳,颜延之最初就是在刘柳军中供职。现在他见到刘湛飞黄腾达,竟对其直言道:“我的名声和职位不上升,应当是因为我曾经做过您家的吏人吧?”让身居要位的刘湛极为难堪。在刘湛的构陷下,经刘义康批示,颜延之再次被外放,成为永嘉太守。但此君不服,专门作了一首诗,名曰《五君咏》,借助“竹林七贤”的旧事抒发自己被贬谪的无奈与不满。该诗传到京师,刘义康和刘湛向文帝建议,要将颜延之流放到更远的地方,文帝委婉地拒绝了,颜延之于是得以留在离京师不远的永嘉,但不再担任职务。他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当时的中书令王球予以支持。

颜延之赋闲在家的六七年间,朝廷正在酝酿一场新的政治风暴。当时宋文帝刘义隆的弟弟刘义康任宰相,权倾朝野,他大肆培植势力,封官许愿,准备自立为帝。善于观察的刘义隆敏感地觉察出弟弟的意图,于是果断出手,将其羽翼刘湛等先期捕杀,刘义康见状主动提出离京任职,才暂免一死。时在元嘉十七年即440年。

刘湛死后,颜延之再次被召进京,担任始兴王刘濬的后军谘议参军、御史中丞,而刘濬则为宋文帝刘义隆的次子,可见颜延之是得到重用的,此后他又先后担任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秘书监、光禄勋、太常等。但颜延之并未改变其狂傲的性格,甚至在文帝面前也毫不谦虚。当时有位慧琳和尚,很受文帝优待,为其座上宾。颜延之对于慧琳这位“政治和尚”很是不齿,见他受到皇帝如此优待,两人甚至同处一榻,非常嫉恨,于是就在酒醉之后趁着酒劲对文帝建议说:“先前的西汉时期,宦官赵谈(同子)与文帝同车,中郎将袁盎(袁丝)很严肃地劝谏皇帝(不要如此)。现在您却与一个和尚同榻,这是三台之座,怎么可以让受刑之后的人坐在上面?”(www.xing528.com)

颜延之的目的不过是让皇帝不要与和尚过于亲近,但他的劝谏方式太直白,把慧琳和尚说成“刑余”之人,把皇帝看得太轻浮,让文帝十分震怒,脸色突变,从此对颜延之产生反感。

但是,文帝同乘任善待文人的作风是一贯的,颜延之一生的辉煌主要集中在宋文帝元嘉时期(424—453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颜延之恰好在元嘉三十年即453年“致事”,即正式退休,而正是在这一年中,刘宋王朝风云突变。太子刘劭联合刘濬弑父称孤,而刘濬就是刘义隆的次子,曾经作为颜延之的上司。

刘劭称帝后,颜延之被任命为光禄大夫。但不久,文帝第三子刘骏即起兵反叛,而讨伐檄文正出自颜延之儿子颜竣之笔。当时,檄文传至京师,刘劭问颜延之:“你看这文章像谁写的?”

“犬子颜竣!”颜延之看罢,非常确定地回道。

“你怎么知道是他?”刘劭又问。

“他是臣的儿子,臣不会不认得。”

“既然是你的儿子,你又在朝中为官,他为何写得如此激烈呢?”刘劭怒问道。

“我是他父亲,但颜竣根本不给我面子,他又怎么会考虑到陛下您呢?”颜延之很无奈地回道。刘劭闻听,似乎也有一定道理,就不再追究,颜延之因此免去灾祸。

刘劭最终被三弟刘骏击败,刘骏称帝后,颜延之被任命为金紫光禄大夫,兼任湘东王师,权力达到一生的最高峰。

但就是在权力的最高峰处,他主动提请退休,远离政治中心,这或许正是颜延之较谢灵运、鲍照高明之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