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八六〇年到一八九五年,清政府先后开办了军火工厂十余所。天津机器局是其中的一个。〔注一〕
一八六六年,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和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分别向清帝建议,在天津设机器局,制造军火[1]。随后,在李鸿章的几个奏折中,说到在天津开设机器局的理由有三:
第一、是为了“拱卫京畿”,“以固根本”;
第二、是为了天津临近海口,“购料制造,不为费手”;
第三、大规模制造洋火药,“足补南局所未备”[2]。南局是指上海的江南制造局和南京的金陵制造局,当时这两局造枪炮轮船,但不能造火药,天津机器局制造火药,与其它各局就可以配成完整的军火工业体系。
清政府派崇厚负责筹建天津机器局,是从一八六六年(同治五年)开始的。他找到一个英国人密妥士“代为采买机器,觅雇工匠”[3]。拨给八万两银子,向英国洽购制造火药铜帽的机器,到一八六七年八月购妥。又汇去白银三万三千余两,作为运费及压舱煤一千数百吨的价款。这批机器设备到一八六八年春天运到天津。(www.xing528.com)
崇厚又通过京营马队总教官薄郎,找到一个英国人狄勒,从香港、上海采购一部份“修造枪并仿制炸子、开花弹等机器”,先后拨款二万二千两[4]。
另外,还由上海的江南制造局“代铸铜铁大炉,代购汽锤各件,并代办大小一切机器模具”。[5]
崇厚奏派顺天府尹德椿为第一任总办〔注二〕。从一八六七年起,在天津城南三里的海光寺设立天津机器局西局,内分铸铁、锯木、金工、木工等场,装备了一部份外国机器和工具。最初雇用本地工人约五十人,开工制造枪炮。总工程师是英国人司图诺(Stewart)[6]。
同时,在城东八里的贾家沽道兴建东局,即火药厂。一八六八年四月十八日,在密妥士给驻津英国总领事摩尔根的备忘录中说到这个东局“厂地平坦,厂址长3,380呎,宽1,720呎。……现在每年雇着一千至一千二百中国小工和泥瓦匠、木匠,在赶造厂房”。从这些叙述可以看出当时机器局的规模。[7]
设在海光寺的西局——枪炮厂,在一八六七年年初建成时,造出了450磅重的铜炮炸炮。东局火药厂直到一八七〇年仅有一架药碾开工,日碾洋火药三、四百磅。[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