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多元化

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多元化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艺术设计的思维形式是多元的,其典型的思维形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这些思维形式的整合运用。当然,设计过程不仅仅是这一简单的推理,还会有其他思维形式的参与,要指出的是,抽象思维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必须服从于形象思维的规律,有机融合在形象思维之中。(四)创造性思维在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共同参与,但不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其共同表现出的特性就是创造性。

人类的各种思维形式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他们之间的每一形式既相对独立又与其他形式相互联系。人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这种特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从思维方式上看,艺术设计思维是建立在开放型基础上的多元形式,其视野开阔、空间宽广,形式多样、思维活跃。这本身就是各种思维形式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发挥整合功能的结果。艺术设计的思维形式是多元的,其典型的思维形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这些思维形式的整合运用。

(一)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主要内容的思维形式,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普遍而广泛应用的思维形式。“形象”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本质与现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象有自然形象与艺术形象之分。自然形象指自然界中已存在的物质形象,而艺术形象则是经过人的思维创作加工以后出现的新形象。自然现象是艺术形象的来源与基础,艺术形象是自然形象的加工与升华。设计师在想象的基础上将自然形象加以各类因素观念进行有机结合,并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取得符合设计要求的艺术形象。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的设计,就是设计师从鸟的巢穴这一自然现象受到启发,用像树枝般的钢网建成一个能容纳十万人的体育场馆。人们由鸟儿筑巢坚持不懈的精神联想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由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联想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北京奥运会主题。

(二)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是运用其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抽象思维主要应用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侧重于理论研究研究与逻辑推理。但是,如同科学研究中抽象思维有形象思维伴随一样,在艺术设计中也常常应用抽象思维。无论是在艺术设计的构思还是创造过程中,诸如作品体裁的选择、主题的提炼、构图的安排、对象的特点、表现手法的选择等等,或多或少都离不开抽象思维活动。因此,当把抽象思维引入设计领域时,它便可以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理性思维方法或推理工具,从而指导艺术设计的构思及实践过程。当然,设计过程不仅仅是这一简单的推理,还会有其他思维形式的参与,要指出的是,抽象思维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必须服从于形象思维的规律,有机融合在形象思维之中。值得肯定的是,抽象思维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由感性认识所产生的偏差或局限,有利于设计思维的拓展。(www.xing528.com)

(三)灵感思维

所谓灵感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形象思维或抽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灵感思维的思维过程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心灵感应,而是有其客观的发生过程,有一系列的诱发因素。动画王国的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年的迪士尼事业并不成功,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在他居住的破旧仓库里,正在苦苦寻觅动画片主人公形象的他发现了一只小老鼠,他突发灵感为这个老鼠画下了速写,日后又将这个小老鼠的形象拟人化,创做出著名的动画形象“米老鼠”。在艺术设计活动中,灵感的产生与设计师长期寻觅、冥思苦想、艰辛探索是离不开的。就如人们常说的“为伊消得人憔悴”,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惊喜与无奈。看似因某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某一个自然现象的触动,使得设计师茅塞顿开、大彻大悟的灵感,好像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偶遇,实际上已经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踏破铁鞋”的锲而不舍地追求,孜孜不倦地苦思和大量的知识储备,才会获得灵感。

(四)创造性思维

在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共同参与,但不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其共同表现出的特性就是创造性。再现性思维本质上不产生新的东西,是自然物质的重新显现,创造性思维是指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思维形式。艺术设计离不开创造,因为设计本身就在于想出新的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做出新的成绩,即推陈出新。创造性是艺术设计思维的本质所在。设计师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思维做多元化运动,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其中包括多元的思维形式,如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是这些多元思维形式的协调统一,是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创性的、产生新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