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新的设计文化观-环境艺术与艺术设计

建立新的设计文化观-环境艺术与艺术设计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设计是在一定的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的。设计的动力和构想是人经由文化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以人类的服装为例,服装被人们看作是文化的标志和象征。设计既是人类以衣、食、住、行为主的造物活动,同时也是影响人类宗教、习俗、行为等方面的精神文化活动。这两次夺权的结果是使人们实现了从使用工业产品向使用设计产品转变,人类的制品从技术走向审美、最后走向文化。

建立新的设计文化观-环境艺术与艺术设计

人类创造世界是一个文化的世界。文化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媒介。设计作为物质生产的前提,使人类的生产活动依据人的自觉目的来进行。设计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创造,它把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凝结在物质形态的产品之中。

在讨论设计文化之前,首先来了解什么是文化。在人类社会中,各种现象无不与文化相关联。从衣食住行到人际交往,从风土民俗到社会体制,从科学技术到文学艺术,一切由人所创造的事物,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文化”定义,学者们的看法并不统一。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了最初的定义,他认为,“文化是一个符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饿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俗。”这种界定显然侧重于对内容的列举,而缺乏文化本身特质的规定。其后,人们有用描述的方法,或历史的角度、规范或规则的角度、行为的角度、社会遗传或习性方面、结构特征方面,对文化作了各种各样的界定。从各种文化的界定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文化所具有的特征。首先,“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成因、外化及其产物”,也就是“人化”。任何文化活动都是人的活动,从而也是为人的活动,所以人不仅是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的目的。其次,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以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由此文化也成了人类特有的生存式样。文化得以保存和积累,并被人们世代传递,其中的奥秘正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文化既包括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又包括可以直接感知、易于认识到的显型文化,还包括不可直接感知、难以认识的隐型文化,就好像既包括“文化硬件”又包括“文化软件”。隐型文化的形式更类似于建筑师心中的构想,关注着活动的总体综合效果,构成一种内在的文化主题。在文化圈中生活的人的心理活动决非纯粹的个人意识,因为没有人会用不受任何影响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人们总是借助于一套确定的风格习惯、各种制度和思维方法来观察这个世界。设计师同样是从文化制约的角度、带着文化所规定的心理方式来观察包围着他的生态环境,来策划他的设计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精神风习和文化心理结构或文化心理逻辑,属于隐型文化,它们在工业产品、广告招贴、建筑物、商标图案、服饰等显型文化的设计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化本身的设计者,它在设计文化的同时设计自身”。设计是在一定的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的。设计作为某种总体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而存在,是在同文化的其他构成部分(经济、政治军事宗教伦理等部分)的相互关系中才能确定其价值。回眸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放眼当代设计的灿烂前景,我们可以发现,设计中文化的影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文化从来都渗透到人类的每一个体和人类行为的每一个瞬间。设计是在文化的网络里结成的行为,被裹上一层文化模式的外衣。设计的动力和构想是人经由文化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艺术设计的过程需要重新组合客体,甚至有可能从各个方面借助组合的客体,文化制约着人们重新组合客体的设计全过程,影响着人们吸取外来文化设计经验的加工活动。

设计文化首先与人类生活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当种族绵延的需要不单是靠生理冲动而满足,而是一套传统的规则和一套相关的物质文化设备活动的结果时,人类的一切生物的需要转化为文化的需要。以人类的服装为例,服装被人们看作是文化的标志和象征。服装的产生初衷是人类为了遮掩身体、预防寒冷之用。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服装所代表的意义被丰富了起来。着装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日常行为,社会的许多规则、标准、尺度都在服装上显示自己不允许违逆的力量。在基督教文化里,初婚者要身着白色礼服,白色象征纯洁。再婚的女子在婚礼上要穿着有颜色的礼服。而在中国人的婚礼上,红色成了主宰。新娘的红嫁衣、红盖头和新郎身披的红彩球、红彩带,透出一股中国文化所孕育、所认可的吉祥、喜庆和欢乐的气氛。这些红色服饰成了生命的光辉,是对未来的憧憬。在葬礼上,西方基督教的人们以黑色为丧服主色,而中国以白色为丧服为主色。在婚丧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物质设备,体现出不同地方不同阶层人的宗教、习俗、法规等方面的文化意义。设计既是人类以衣、食、住、行为主的造物活动,同时也是影响人类宗教、习俗、行为等方面的精神文化活动。其体现出的是设计产品中的物质和精神的两重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设计成为一个庞大的动态的家族,它的对象非常丰富,分支形态也非常多。根据功能目的、应用范围、本质规定、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综合标准,现代设计具有了诸多的形态,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室内外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园林设计、装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商业设计、个人形象设计、展示设计,等等。

显而易见,现代设计涉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设计如同文化一样无所不在,要指出哪一件活动不是设计的产物是同样很困难的。现代设计的各种形态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对性,在社会、经济和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设计形态本身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以生产产品为背景的设计历程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人们将之称为“机器夺权”与“设计夺权”。这两次夺权的结果是使人们实现了从使用工业产品向使用设计产品转变,人类的制品从技术走向审美、最后走向文化。我们今天所谈论的设计从其关注的范畴和涉及的社会生活来说,以远不是莫里斯、格罗皮厄斯们所能想象的。因为当代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使设计面对的是范围更广、体量更大、速度更快、内容更庞杂的对象,而这一切对象与人类生活紧密关联的程度也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就设计的文化处境来说,后现代状况是一种决定性的存在。法国当代社会学家马克第亚尼(Marco Diani)编辑了一部当代设计学的重要文献《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和技术》。所谓“非物质社会”就是通常所讲的数字化社会或新型服务社会,但它强调了“知识”在这个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非物质的、信息的社会无疑会极大地改变人类的认知心理结构和审美方式,同时也是设计本身经历巨大的变化。(www.xing528.com)

在非物质社会中,设计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产品的外观设计、环境设计以及“工业的前途”等范畴,而成了一个文化整合、文化创造和文化更新的范畴,这是一种新的设计文化,它所肩负的重任是人类新文化的设计随着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民艺学研究的全面展开,设计研究注意到自身研究的局限性,设计从设计的范围中向文化领域发展,发生从设计到设计文化的认识上的上升。设计通过逐渐增加的不确定性、随机性等属于过程的性质,而从传统的艺术与设计的区别中走出来,走向新的艺术创造性。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看到物质正不断从我们的视野中隐去。过去我们使用的物品的那种物质的外壳许多正在被减少使用,例如,有了因特网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它来查阅资料,所有厚厚书本中的文字被同时放入网上图书馆或被拷贝进几张光盘。人们变得习惯于电脑打字,用笔的机会越来越少,也许有一天,钢笔的明天会成为我们眼中的今天的毛笔。设计将要与一个全新的界面打交道。这种变化过程有点类似于黑格尔(Hegel)所讲的美的理念的发展过程:精神性的因素不断上升,物质性的因素不断下降。设计虽因为自身的特点不会上升为纯理念的东西,但不能忽视设计应具有艺术性的、文化的精神内涵。

我们用“完整性”这一思维来全面地看待世界,使人们认识社会的进步不仅是体现在物质的增长上,也必然体现在精神的完善上。发达的科学技术必须要由高度的精神文明来驾驭;现代的艺术必须要反映人类的生活,要成为人类通往解放和自我完善道路中的武器,那种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艺术必然会失去其生命力;设计产品不仅要具备功能性,还必须要能观照和反映人的灵魂和人文精神,那种与人性,与自然格格不入的产品将难以发展;而作为人自身来说,也将由单一的发展走向全面的发展。高科技的发展,电脑技术步入生活和家庭的方方面面,将把人类从复杂的技术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由此,科学家不懂艺术、艺术家不懂科学的现象正在转变,专家型的人才正由复合型人才所替代。作为一名现代设计师来说,不再是传统式具有一技之长谋生本领的手艺人,也不再是工业文明时期只局限于产品外形设计的专家,而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具有超前意识的、时刻以未来做为定向,整体的了解人类所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什么,时刻考虑如何设计和构造人类最需要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设计师兼思想家;而作为一名艺术家,也不能仅将自己关在艺术沙龙的小圈子中,必须使自己的艺术走向生活,和设计家、科学家联合,为创造人类的新精神、新生活和新环境而贡献力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设计别无选择的肩负更远大的使命——科技与人性的平衡。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不能单纯地依靠技术设计,而是要依赖于整个环境的设计。我们体会到一种设计对于科技与艺术的信念。在设计学科迅速发展的今天,它越来越以生态学、环境美学为支援意识。它不仅积极的回应技术发展提出的挑战,而且将前所未有的主动按照美的法则来设计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状态,把人类生活环境作为一种整体艺术来考虑的梦想不再遥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