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介绍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作业程序和内业计算以及技术限差要求。
在水准测量工作中,根据测量精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国家一、二、三、四等和五等(普通水准测量)。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小地区高程控制测量可以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尤其是地形图测绘和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首级高程控制。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起算点高程应尽量从附近的一、二等水准点引测,若测区附近没有国家一、二等水准点,则在小区域范围内可采用闭合水准路线(在下一节介绍)建立独立的首级高程控制网,假定起算点的高程。
5.6.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作业程序和记录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业时需遵循以下程序和记录方法。
1.观测程序
我们以双面尺法为例介绍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按照水准仪基本操作程序完成安置水准仪、粗略整平、照准和调焦的操作后,按下述具体程序执行:
(1)照准后视水准尺黑面,整平水准管气泡,读取下丝(1)、上丝(2)、中丝(3),并记录,见表5.3所示。
(2)照准前视水准尺黑面,整平水准管气泡,读取下丝(4)、上丝(5)、中丝(6),并记录。
(3)照准前视水准尺红面,整平水准管气泡,读取中丝(7),并记录。
(4)照准后视水准尺红面,整平水准管气泡,读取中丝(8),并记录。
三等水准观测程序可以归纳为“后、前、前、后或黑、黑、红、红”,四等水准观测程序可以采用“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的观测程序进行。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可以减小或消除仪器和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
观测结束后,进行测站计算,检查是否满足限差要求。
使用单排分划的铟瓦标尺观测时,对单排分划进行两次照准读数,代替基辅分划读数。
2.记录、计算方法
(1)记录过程:在观测过程中,依次将(1)、(2)、…、(8)按表5.3的形式记录。
(2)计算与检核
后距(9)=(下丝读数(1)-上丝读数(2))×100;
前距(10)=(下丝读数(4)-上丝读数(5))×100;
视距差d(11)=后距(9)-前距(10);
累积∑d(12)=本站视距差d(11)+上站累积差d(12)。(www.xing528.com)
后视标尺黑、红面读数差(13)=k1+(3)-(8);
前视标尺黑、红面读数差(14)=k2+(6)-(7);
黑面高差(15)=(3)-(6);
表5.3 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红面高差(16)=(8)-(7);
黑、红面高差之差(17)=(15)-((16)±100mm)=(13)-(14)。
式中:(15)>(16)为+100mm;(15)<(16)为-100mm。
高差中数(18)=((15)+(16)±100mm)/2=(15)-(17)/2。
注意:(1)每站高差中数精确至0.1mm;
(2)每段高差中数精确至1mm。
5.6.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在进行三、四等水准测量时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测。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铟瓦水准尺观测时,也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
(2)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支线必须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
(3)三、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单程双转点法观测时,在每一转点处,安置左右相距0.5m的两个尺台,相应于左右两条水准路线。每一测站按规定的观测方法和操作程序,首先完成右路线的观测,而后进行左路线的观测。
(4)四等水准测量一般采用双面尺法观测,在一个测站上的技术要求见表5.1。
(5)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5.4所示
表5.4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6)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业中为抵消水准尺磨损而造成的标尺零点差,要求每一测段的测站数为偶数站。五等水准测量奇、偶站数均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