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帝制到共和:辛亥秘档揭示历史现象

从帝制到共和:辛亥秘档揭示历史现象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切历史现象的发生都有它的根据。众所周知,满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民族,满洲地区是我国神圣领土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一斗争又披着黄色人种与白色人种、亚洲人与欧洲人斗争的外衣。19世纪末,日本废除了和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孙中山认为是“我们全亚洲民族复兴的一天”。同意租让满洲,也正是为了争取这种援助。

从帝制到共和:辛亥秘档揭示历史现象

一切历史现象的发生都有它的根据。要理解孙中山上述关于“满洲”问题的主张,就必须从他的思想和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加以分析。

第一,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但它又是一场披着民族斗争外衣的革命。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曾经蒙蔽了当时大多数革命家的眼睛,并使他们在满族、满洲地区问题上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众所周知,满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民族,满洲地区是我国神圣领土中的一部分。但是,辛亥革命时期,不少革命家却错误地称满族为“异族”或“异种”,从而将满洲地区视为“化外之地”。创建兴中会时,孙中山即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目标。1906年制订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称:“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外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117]这里,显然将满族和满洲地区都排斥于“中国”之外。不久,这一问题即成为《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重要内容,《民报》作者们反复说明,“满洲人非中国之人民”,“满洲建国以前为中国之羁縻州,建国以后为中国之敌国”。[118]孙中山在“满洲”问题上的主张,显然与这一错误认识有关。

第二,辛亥革命又是一场反帝斗争,目的是振兴中华、挽救国家危亡。但是,这一斗争又披着黄色人种与白色人种、亚洲人与欧洲人斗争的外衣。日本与中国同为黄色人种,在历史上和中国文化渊源较深,素有“同文同种”之称。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和中国一样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因此,在当时中国不少革命家中,有着强烈的亲日本的倾向。他们认为日本和中国“利害相关”,幻想和日本团结起来,抵御西方侵略,振兴亚洲。孙中山长期有着“大亚洲主义”思想。19世纪末,日本废除了和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孙中山认为是“我们全亚洲民族复兴的一天”。1904年的日俄战争,孙中山认为是“亚洲民族在最近的几年中头一次战胜欧洲人”,把它看作是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中的大喜事。[119]1911年,孙中山主张亚洲各国联合起来,成立亚洲各国同盟[120]。1913年2月,孙中山在东京演说,认为“中日两国协力进行,则势力膨胀,不难造成一大亚洲,恢复以前之光荣历史”[121]。3月,在大阪演说又称:“惟冀自今而后,益提携共同防御欧西列强之侵略,令我东洋为东洋人之东洋。”[122]为了振兴亚洲,孙中山甚至有过撤废中日两国国界的念头。1915年底或1916年初,他在和上原勇作密谈时说:“倘日本真能以互助的精神,诚心实意地援助中国的革命统一,相互提携,为亚洲的独立与复兴通力协作,则中日两国的国界难道不也可以废除吗?”[123]从前引孙中山与森恪、河上清的谈话可以看出,孙中山在“满洲”问题上的主张,显然与他的“大亚洲主义”思想有关。

第三,孙中山长期处于孤立无助状态,有其特殊的软弱性。孙中山开始革命活动后不久,就把希望寄托在列强,特别是日本的援助上。1897年,他在与宫崎滔天笔谈时就曾表示,要“暗结日、英两国为后劲”[124]。1900年,他托日人菅原传向日本政府要求,“暗助一臂之力,借我以士官,供我以兵械”[125]。当年10月,他并曾计划由台湾引日本兵在厦门南方的云霄县铜山港登陆[126]。1903年,他又致函平山周,询以在日俄发生战争时,“能否运动政府兼图南局,一助吾人之事”[127]。在孙中山留下的全部文献中,这种要求日本和列强援助的资料很多。为了争取这种援助,孙中山曾特别宣布,“共和国承认满洲政府给予外国人的一切特权和租让权”[128]。同意租让满洲,也正是为了争取这种援助。孙中山不了解,如果真这样做了,将不仅不能换取他所期望的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将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制造“满洲国”,内田良平、小川平吉等人积极为之鼓吹,其“理论”根据之一就是孙中山关于“满洲”问题的言论。

诚然,为了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孙中山鞠躬尽瘁地奋斗了一生,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也正是为了这一目的,他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准备将满洲租让给日本,这应该也是事实。问题的全部复杂性也在这里。我们当然不应该因此而否定孙中山在近代中国史上的崇高地位,当然同样也不应该为了维护这种地位而讳言有关事实。历史家所追求的只有真实和真理。对孙中山如此,对其他历史伟人也应该如此。(www.xing528.com)

附记:

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藤井三、狭间直树、石田米子教授惠寄资料多种,又承邹念之先生热心细致地校订译文,谨此致谢。

后记:

高崇民《上半生简述》云:“1915年袁世凯阴谋要作皇帝,与日本订立卖国条约21条。孙中山为换取推翻袁世凯,一度主张把东三省让给日本。我在日本留学东京时,亲耳听到中山这种错误主张,表示坚决反对,黄兴当时也反对。”(《高崇民诗文集》,第374页,沈阳出版社,1991)黄兴于1914年6月离日赴美,1916年5月自美抵日。高崇民的回忆在时间上有误,但它却为本文提供了中文方面的佐证。据高崇民夫人称,当时曾有人建议高将此段回忆删去,但高坚持是历史事实,不肯删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