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领导层在1907年春夏之后,即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孙中山长期对东京同盟会本部灰心失望,并一度产生过抛弃同盟会,另建新党的打算[184]。这种情况到1910年冬才有所改变。当年6月,孙中山经檀香山到日本后,陆续会见同盟会骨干。11月,又命刘揆一复兴同盟会本部。自刘揆一被推为庶务,一批新人进入本部后,同盟会本部的工作出现转机。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专注于发动武装起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忽视合法斗争,忽视群众运动,也是一个重要的缺点。当1911年拒英、拒法、拒俄运动发生、发展时,孙中山正在美国,一心一意为筹备中的武装起义募集经费。他既对国内情况隔膜,又怀疑群众热情的持久性。曾经有人向他汇报上海敢死团的情况,但他却丝毫不感兴趣,声称:“上海之发生团体向无能坚持长久者,料此团亦不能免蹈此弊。”[185]当然,不能认为孙中山的批评完全没有道理,但也必须指出,孙中山不懂得将群众的热情鼓舞起来,使之坚持下去,正是革命政党的任务;军事起义必须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波起浪涌,相互促进。和孙中山一样,黄兴也未能对运动给予应有的关注。如曾经有人建议,革命党应利用人们反对英军占领片马的爱国情绪,在云南发动起义,但黄兴由于顾虑会引起国际纠纷,决意将起义改在广州发动[186]。起义失败后,他为复仇主义情绪所支配,力主以个人之力进行暗杀,仍然忽视对运动的领导或指导。
尽管如此,熊越山、李肇甫、刘揆一、宋教仁、陈其美、沈缦云、叶惠钧、刘基炎、陈策、夏重民、孙竹丹、傅梦豪、黄嘉梁、杨大铸、蒋洗凡、萧德明、王葆真、袁麟阁、陈训正、褚辅成等一批同盟会员仍然积极参与并领导了运动。他们不仅在各类组织、各类活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而且善于利用合法斗争,团结盟友,表现出一定的斗争艺术。
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虽然衰朽不堪,但镇压革命党人和革命活动仍然十分坚决。2月26日的留学生大会,决议成立国民军,其后改名国民会,废弃组织国民军的提法,这是一项正确的决策。因为既名之为“军”,则不仅在日本无法活动,在清政府统治下也无法活动。运动中,同盟会没有公开出面,而是通过国民会这一群众性组织进行活动。部分激进分子曾经主张抛弃国民会,“以破竹之势与满洲政府肉搏”[187]。但是,这一主张没有得到采纳。参加国民会领导的同盟会员们力争不提出激烈的口号,不超出合法斗争所许可的范围,一切都在爱国主义的旗号下进行。以“留日全体学生公启”名义发出的《中国危亡警告书》特意加上“圣上御极”、“两朝圣后,忧国爱民”一类的保护性字眼,参加国民会领导的同盟会员们还力图说明:“国民会惟一之目的在救国,国为大家共有,则救之之道须大家努力。”[188]此外,《哀告同胞书》声明国民会不提倡革命,归国代表的活动也规定为不得鼓吹革命。所有这些,都便于争取广大的同情者,并使清政府的镇压失去有力的借口。归国代表们之所以能在国内开展某些活动,这是原因之一。
同盟会的本部设于海外,其活动方式一般为在海外策划,在边疆或沿海地区发动起义;这种“输入式”的革命便于从海外获得武器和军饷,其缺点是难于和国内群众发生紧密的联系,缺少立足生根之地。留日国民会决定将中国国民总会设于上海,在各地设立分会,这就将革命工作的重心从国外转入国内,从边疆转入腹地,从而有利于国内革命运动和群众运动的发展。后来,同盟会中部总会将本部设于上海,在各地设分会,显然也出于同一考虑。
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前期着重利用会党。会党虽和社会下层联系密切,但散漫、落后,易于见利忘义,所以同盟会后期转而依靠新军。新军掌握现代武器,组织性、纪律性强,但因其处在清政府的严密控制下,发动不易。在拒英、拒法、拒俄运动中,同盟会员们号召发展商团、民团以至体育会一类组织,这就开辟了新的武装力量的源泉。商团、民团是一种早已存在的地方自保性的武装组织,既为清政府所允许,也易于为各界所接受。在筹建过程中,同盟会员们又特别说明,其目的在于“为政府之后援”,“为国家宣力”,努力以合法的外衣包裹不合法的内容,这就便于为起义积蓄力量。事实证明,在武昌起义后的各地光复中,上海、福建等地的商团、民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谘议局的议员们一般主张君主立宪,维护清王朝,在政治路线上和革命派对立。但是,立宪派又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要求挽救民族危机,和革命派有一致之处。运动中,同盟会员们没有把立宪派和谘议局看成敌对势力,而是以之为盟友,利用谘议局进行工作。2月26日的留学生全体大会的三个发起人中间,夏重民是同盟会员,胡源汇则是立宪派。会议决定发动各省谘议局参加抗争。3月3日,云南谘议局即复电赞同,声称双方的救亡办法“名异实同”[189]。其后,留日国民会和各省谘议局之间函电往来,互通声气,互相支持。归国代表们一般也都和谘议局联系,在谘议局的赞同下,或以谘议局的名义组织各项活动,谘议局和绅、商、学各界联系密切,又是清政府承认的机构,这就为同盟会员们的活动提供了方便条件。
运动中,同盟会员们还注意争取地方督抚如赵尔巽、增韫等人的支持,从而取得了公开活动的条件。
上海民族资产阶级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辛亥革命前,这一阶级在各项政治活动中日益活跃。留日国民会注意联络上海民族资产阶级的头面人物和各地商界人士,这是正确的。但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不足,力量微弱,仅仅依靠这一阶级决不足以成事。4月23日,留学生全体大会上,同盟会员夏重民提议发动劳动者反抗清政府,会议并就此作出了相应决议,这就找到了推翻旧制度的真正强大动力。遗憾的是,革命党人始终未能贯彻这一决议,在辛亥革命的全过程中,他们始终找不到动员和组织劳动者的有效办法。
在运动中,某些同盟会员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主张。例如刘揆一于3月上旬发表的《汉、满、蒙、回、藏民党会意见书》,主张“融和汉、满、蒙、回、藏之民党”。意见书克服了革命党人中长期存在的狭隘种族主义思想,强调各民族人民在反对瓜分问题上的一致性。意见书说:“使满人而知断送满洲桑梓地者为满洲皇族也,知汉族不强,满族亦随而亡也,知非建立共和政府满汉种族之意见终不能融洽也,吾恐汉人虽不革命,满人犹当首先排去其皇族而倾倒其政府矣。”意见书提出了在各族人民之间“通气谊”、“通业学”等计划,认为这样“内可倾倒政府,而建设共和国家,外可巩固边疆而抵抗东西强权”。[190]这是革命党人在认识上的一个大飞跃。
《民立报》是革命党人在上海的重要宣传机关。宋教仁、于右任、范光启等人在该报上发表了大量文字,宣扬爱国主义,为运动推波助澜,其中以宋教仁的作品最为突出。他先后发表《滇西之祸源篇》、《二百年来之俄患》、《承化寺说》、《现今中国外交形势论》、《俄人何足畏哉》、《讨俄横议》等文,从世界大势、边疆地理、对外交涉等方面立论,说明“对英划界”、“对俄改约”,是“近日存亡攸关”的大问题。他指责清政府“聋聩成性”、“冥顽不灵”,不知“国际政局推移变化之理”,号召国民“急起直追,以自为计”。[191]他和陈其美等一起,在联络上海资产阶级、推动商团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盟会成立后,在鼓吹和实行革命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自1907年以后,它的弱点、缺点也已充分暴露,到了不能不变的地步。拒英、拒法、拒俄运动中,参加国民会领导的同盟会员的上述做法就体现了这种转变;稍后,宋教仁等建立同盟会中部总会也是为了进行这种转变。但是,形势不等人,在同盟会尚未完成这种转变的时候,武昌起义的炮声就响起来了。
【注释】
[1]《清季外交史料》第144卷。
[2]杨儒:《中俄会商交收东三省电报汇抄》抄本,北京图书馆藏。
[3]《中外日报》,1901年3月16日。
[4]《中外日报》,1901年3月25日。
[5]《中外日报》,1901年4月6日。
[6]《中外日报》,1901年4月5日。
[7]《中外日报》,1901年4月4日。
[8]《苏报》,1903年4月28日。
[9]《苏报》,1903年5月1日。国民总会在实际成立时,定名为国民公会。
[10]《致北洋大臣袁缄》,《浙江潮》第4期。
[11]《苏报》,1903年5月20日。
[12]《俄事警闻》,1903年12月15日。
[13]《大陆》,第2年第4号。
[14]《警钟日报》,1904年4月6日。
[15]《外务部发商约大臣盛宣怀电》,《俄兵砍毙华人案抄档》,北京图书馆藏。
[16]《时报》,1904年12月29日。
[17]《外务部收上海道袁树勋电》,《俄兵砍毙华人案抄档》。
[18]《李傅相来电》,杨儒:《中俄会商交收东三省电报汇抄》。
[19]同注1。
[20]《致江宁刘制台、上海盛大臣》,《张文襄公电稿》卷45。
[21]《集成报》第一册,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上浣。
[22]《申报》,1901年3月28日。
[23]《申报》,1901年4月23日。
[24]《大公报》,1903年5月4日、6月12日。
[25]同注1。
[26]《大公报》,1903年6月13日。
[27]《国民日日报》,1903年8月23日。
[28]张篁溪:《苏报案实录》,《辛亥革命》(一),第372页。
[29]《苏报》,1903年5月19日。
[30]《大公报》,1903年6月28日。
[31]《中外日报》,1903年6月30日。
[32]《苏报》,1903年6月5日。
[33]《外务部发沿江沿海各省督抚电旨》,端方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4]《致刘制台、盛大臣》,《张文襄公电稿》卷45。
[35]《大公报》,1903年8月30日。
[36]《青年会与拒俄义勇队》,《革命逸史》初集。
[37]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513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38]《俄事警闻》,1903年12月30日。
[39]《俄事警闻》,1903年12月31日。
[40]《书感》,《江苏》第6期。
[41]《抱憾歌》,《江苏》第6期。
[42]《方声洞小史》,《神州日报》,1911年8月2日。“满清政府”四字,原报为“□□政府”。
[43]《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的回忆》,《吴玉章回忆录》,第19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44]《苏报》,1903年6月10日、11日。
[45]《陈梦坡事略》,《革命逸史》初集,第120页。
[46]《苏报》,1903年6月14日。
[47]《苏报》,1903年6月26日。
[48]《中外日报》,1903年10月15日。
[49]《甲辰马福益长沙之役》,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第1册。
[50]《军国民教育会纪事》,该会自印本,苏州大学图书馆藏。
[51]《科学补习所始末》,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
[52]《中外日报》,1903年4月28日。
[53]《大公报》,1903年5月5日。
[54]《中外日报》,1903年5月12日、14日。
[55]《苏报》,1903年5月18日。
[56]《苏报》,1903年6月2日。
[57]《中国少年之少年》(柳亚子):《中国灭亡小史》,《复报》第10期。
[58]《中外日报》,1903年7月31日。
[59]《中外日报》,1903年6月7日。
[60]《苏报》,1903年6月12日、13日。
[61]《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太炎文录》卷2。
[62]檀香山《隆记报》,转引自《檀山华侨》。
[63]《大陆》,第3年第2号。
[64]《中国四民总会处知启》,《苏报》,1903年4月30日。
[65]《中外日报》,1901年3月28日。
[66]《苏报》,1903年5月30日。
[67]《苏报》,1903年6月6日。
[68]沈瓞民:《鲁迅早年的活动点滴》,《上海文学》,1961年第10号。
[69]《俄事警闻》,1904年2月25日。
[70]《警钟日报》,1904年3月5日。
[71]《俄事警闻》,1904年1月29日。
[72]《警钟日报》,1904年1月10日。
[73]《时事问答》,《中国白话报》第5期。
[74]同注1。
[75]《俄事警闻》,1904年12月22日。
[76]《对于俄约之国民运动》,《江苏》第2期。
[77]《警钟日报》,1904年3月15日。
[78]《史学译丛》,1957年第5期,第100页。
[79]《朱臻仕》,《江苏》第7期。
[80]《江苏》第6期。
[81]同注3。
[82]《警钟日报》,1905年1月26日。
[83]《革命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自决权》,《列宁全集》第21卷,第392页。
[84]《经世文潮》,第4期。
[85]《警钟日报》,1904年3月9日。
[86]《抗俄铁血会檄文》,《大陆》,第2年第4号。
[87]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初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27页。
[88]《关于清国留学生行动》,甲秘第13号,明治三十八年二月二日。
[89]《东京留学界议请归政立宪之汇志》,《大陆》,第3年第2号。
[90]参见刘晴波、彭国兴编校:《陈天华集》,第36、61、59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www.xing528.com)
[91]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第512~514页。
[92]同注1。
[93]同注1。
[94]同注1。
[95]《关于清国留学生行动》,甲秘第13号,明治三十八年二月二日。
[96]同注1。
[97]《东京留学界议请归政立宪之汇志》,《大陆》,第3年第2号。
[98]同注7。
[99]《东京留学界议请归政立宪之汇志》,《大陆》,第3年第2号。
[100]《留日学生の辛亥革命》,日本东京青木书店,1989。
[101]《民立报》,1911年2月4日。
[102]《申报》,1911年3月2日。
[103]《云南保界会之宣言书》,《帝国日报》,1911年3月7日、8日。
[104]《千钧一发之云南》,《帝国日报》,1911年3月13日。
[105]以上引文均见1911年3月13日《帝国日报》。
[106]《议长之救亡电》,《民立报》,1911年3月2日。
[107]《神州日报》,1911年3月12日。
[108]《资政临时会小产》,《民立报》,1911年3月21日。
[109]《还说什么临时会》,《神州日报》,1911年3月27日。
[110]《民立报》,1911年5月17日。
[111]《申报》,1911年2月24日。
[112]《直省谘议局议员联合会第二届报告书》,第6~7页。
[113]《直省谘议局议员联合会第二届报告书》,第71、95页。
[114]《直省谘议局议员联合会第二届报告书》,第50页。
[115]《片马事往来电》,《民立报》,1911年7月15日。
[116]《直省谘议局议员联合会第二届报告书》,第58页。
[117]《直省谘议局议员联合会第二届报告书》,第101~102页。
[118]《片马之争》,《民立报》,1911年8月15日。
[119]《民立报》,1911年9月29日。
[120]《直省谘议局议员联合会第二届报告书》,第84页。
[121]《曲同丰上陆军部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秘学第258号。
[122]《东京留学生大会》,《时报》,1911年3月11日。
[123]《民立报》,1911年3月1日。
[124]日本外务省档案:《清国留学生各省代表者会合ノ件》,明治四十四年(1911)3月5日。
[125]《留学生爱国大会补记》,《民立报》,1911年3月12日。
[126]日本外务省档案:《清国留学生关系杂纂》。
[127]日本外务省档案MT16141。
[128]《留日中国国民会临时哀告内外同胞意见书》,《神州日报》,1911年4月6~14日。
[129]《留东国民会始末记》,《民立报》,1911年3月30日。
[130]《留日中国防大学民会近况》,《神州日报》,1911年3月30日。
[131]日本外务省档案:《清国留学生ノ行动》,明治四十四年(1911)三月二十一日。
[132]日本外务省档案:《中国国民会总会ノ件》,明治四十四年(1911)三月二十三日。
[133]《留日中国国民会近况》,《神州日报》,1911年3月31日。
[134]《中国国民会总会ノ件》。
[135]《《留东国民会始末记》,《民立报》,1911年3月30日。
[136]《神州日报》,1911年4月6~14日。
[137]《民立报》,1911年4月24日。
[138]《民立报》,1911年5月4日。
[139]日本外务省档案:《清国留学生大会》,明治四十四年(1911)四月二十三日。
[140]《柏林华学生公电》,《时报》,1911年2月22日。
[141]《留德学会电》,《神州日报》,1911年4月2日。
[142]《留美学生公电》,《民立报》,1911年4月4日。
[143]《美洲通信》,《民立报》,1911年8月23日、9月2日。
[14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云南警告》。
[145]《滇代表通告书》,《帝国日报》,1911年8月14、15日。
[146]《时报》,1911年3月10日。
[147]《中国保界大会记事》,《时报》,1911年3月12日。
[148]《上海南北商团均鉴》,《神州日报》,1911年3月12日。
[149]《记全国商团联合会》,《神州日报》,1911年3月13日。
[150]《神州日报》,1911年3月17日。
[151]《全国同胞公鉴》,《神州日报》,1911年3月13日。
[152]《丽丽所观剧记》,《民立报》,1911年3月21~22日。
[153]《商团之风云大会》,《民立报》,1911年4月10日。
[154]《全国商团联合会缘起》,《民立报》,1911年4月12~17日。
[155]《全国学界联合会事》,《民立报》,1911年4月24日。
[156]《国民会代表记事》,《民立报》,1911年4月27日。
[157]《欢迎国民会代表》,《民立报》,1911年5月9日。
[158]《民立报》,1911年6月15日。
[159]《商团体育开幕记》,《光华日报》,1911年8月19日。
[160]宣(林白水):《论上海华商组织义勇队事》,《时报》,1911年3月10日。
[161]《呜呼中国人之言论自由权》,《帝国日报》,1911年3月16日。
[162]《国民军乎拳匪乎》,《神州日报》,1911年3月18日。
[163]《外务部致各督抚英人进兵片马事报传失实请解释电》,《清宣统朝外交史料》卷19。
[164]《汪大燮电告外务部》,《时报》,1911年3月13日。
[165]《电报中之国民军》,《民立报》,1911年4月13日。
[166]《时报》,1911年2月23日。
[167]《瑞督饬禁组织国民军》,《时报》,1911年3月10日。
[168]同注3。
[169]《保定消息》,《神州日报》,1911年3月22日。
[170]《保界会又将查禁》,《民立报》,1911年3月22日。
[171]《敢死团消息》,《神州日报》,1911年3月26日。
[172]《民立报》,1911年5月12日,《光华日报》,1911年7月4日。
[173]王葆真:《滦州起义及北方革命运动简述》,见《辛亥革命回忆录》(五),第398~401页。
[174]《吉林通讯》,《民立报》,1911年9月18日、29日。
[175]以上引文见日本外务省档案:《时局ニ关スル神州民间运动模样报告ノ件》,明治四十四年(1911)三月三十一日。
[176]《闽人报告之风云》,《民立报》,1911年3月31日。
[177]《建言报》剪报,见日本外务省档案MT16141,677~688。
[178]《浙江国民会又盛》,《民立报》,1911年6月11日。
[179]《秘鲁华侨来电》,《时报》,1911年3月6日。
[180]《横滨公电》,《时报》,1911年3月5日。
[181]《华侨创设国民军》,《光华日报》,1911年6月27日。
[182]《民族思想之发达》,《光华日报》,1911年5月26日。
[183]《光华日报》,1911年6月7日、7月8日。
[184]参阅本书《同盟会的分裂与光复会的重建》。
[185]《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21页,中华书局,1981。
[186]《黄毓英传》,《南社》第10集。
[187]日本外务省档案:《清国留学各省代表者会合ノ件》。
[188]《国民会代表记事》,《民立报》,1911年4月27日。
[189]《云南公电》,《时报》,1911年3月5日。
[190]日本外务省档案MT16141,512~513。
[191]《现今中国外交形势论》,《民立报》,1911年3月16日。按,《宋教仁集》对此文及《俄人何足畏哉》均失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