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世纪晚期,西汉帝国宣布“独尊儒术”,设置“五经博士”,开始控制候补文官的教育和考试等权。那以后相传由孔子撰定的五类著作——《诗》《书》《礼》《易》《春秋》的若干传本,获得帝国统治者相继认可为儒术的教科书,所谓“立于学官”。
于是,原属纺织工艺的古老概念的“经”,便由早先诸子学派都可用来比喻某种纲领性的学说或文献的通称,变成了唯指儒家学派尊崇的所谓孔子亲授的五类或六类(“六经”即五经加《乐》)著作的专称,而且是必须得到在位君主认可的那些圣经的专称。
然而,西汉武帝批准设立博士官传授的五经,都用秦统一文字后通行的“今文”写成,就是说均属汉初相国曹参废除秦汉间实行了二十年的“挟书律”以后才问世的新写本,也许只有《周易》例外。
问题在于共同尊崇孔子的儒家各派,对于五经,不仅各有诠释,而且各有传本。汉初图书解禁后出现的今文经典,都与不同师承的诠释即“传”相附丽,一“经”常有数“传”,例如今文《诗》便有齐鲁韩三家《传》。同时,民间还不断出现“古文”即非官方通行文字写成的经传。例如《尚书》的古文本,篇目文字都与今文本有很大差异。汉武帝同意他的丞相公孙弘将博士官由顾问官变成教育官,使文官教育变成儒者的禁脔,而“五经”的文本和诠释义限于特定的今文经传,于是所谓经学的内部,以今古文争立学官为开端,出现冲突便是不可避免的。(www.xing528.com)
从秦帝国建立到清帝国灭亡,朝代更迭虽多,政权分合虽频,共同的统治形式都是君主专制,因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共同的关注焦点便是如何保证这个专制体制稳固与扩展的“君人南面之术”,在西汉中叶后即司马迁首先揭示的“以经术缘饰吏治”。
历史表明,自从儒术独尊以后,中世纪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学,便以学随术变为主导取向。官方表彰的经传研究,总在追随权力取向,论证经义具有实践品格,所谓通经致用。但通经标榜的是阐明孔子的基本教义,所据经传又充斥着关于历史的矛盾陈述,要使其化作粉饰或辩护现行的“君人南面之术”的信条,需要不断重新诠释并在“致用”上出现歧见与冲突,当然必不可免。
199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