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过存在着程度区别而已,就像都有过患“感冒”的经历一样,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曾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很多人都有过愤怒、郁闷、焦虑、回避、恐惧、厌食、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适应新环境等体验吧?所以,如果目前出现的问题开始无力解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就应该求助于心理咨询,如果发展到严重干扰生活的状态,那更应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
——本期嘉宾丁闽江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再次邀请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丁闽江老师做客本期《杏苑心理访谈》。今天我们将与老师一起聊:我要去看心理医生吗?请丁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
丁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心理中心的丁闽江老师,今天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主持人:丁老师,其实我们了解到,很多同学都对心理咨询存在一定的疑虑,甚至是误区。比如:他们会认为去心理中心咨询,就证明自己有神经病。那地方最好不要去,去了让同学知道了,多不好啊!
丁老师:是的,很多同学对心理咨询不是很了解,没有一定的知识确实会有些误区,在这里我先和大家说说同学们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
1.有神经病的才会去心理咨询。
2.我的问题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知道了他们都会嫌弃我。
3.我在网络上查询了,我确实有抑郁症。
4.如果学校知道了我有心理问题,会开除我吗?
5.心理咨询根本没效果,帮不了我。
6.心理治疗药物千万不能吃,等等。
主持人:丁老师,能给大家具体剖析一下这些误区吗?
丁老师:当然可以啊,这里我结合百度经验中《10个关于心理咨询的误解,你有几个》一文和大家讲讲关于心理咨询的十大误解:
1.我的心理没问题,没到什么严重地步,心理咨询和我无关。
就像都有过患“感冒”的经历一样,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曾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很多人都有过愤怒、郁闷、焦虑、回避、恐惧、厌食、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适应新环境等体验吧?
2.如果去接受心理咨询的话就代表自己不是健康的正常人了。
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精神病是医学概念,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是最严重的心理疾病,它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而轻度的心理问题或者心理人格障碍、认知障碍、心理困惑等几乎人人都有,完全不算“不正常”。身体不适,我们要休息、锻炼和保健,心理不适也同样要休息、锻炼和保健。
3.去心理咨询要讲出隐私,感觉不安全,也不好意思。
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事实上,专业心理咨询师严禁泄露病人姓名、病史及相关信息,因为咨询师有义务替咨询者保密,也必须遵守保密原则,并且严禁与咨询者之间有咨询业务之外的私人关系。专业咨询师在咨询时不带有任何个人的主观立场和价值判断,而是从来访者角度出发,为了解决问题而给出咨询和建议。
主持人:我懂了,人的身体生病了要去医院找医生,那心灵上生病了也要去找心理医生啊!而且他们还会替我们保密呢。丁老师,接下来呢?
丁老师:4.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有叫得响的头衔或者年纪大一些的才好。不要迷信专家,有教授、博士的头衔只是说明他们在某些学术上有造就。心理咨询师除了要有专业学识,同样需要实践经验。
5.心理咨询就是聊聊天,发泄一下,开导一番,寻求安慰罢了,不算治疗。心理咨询当然也有宣泄、开导、安慰的作用,但是上面这种观点否定了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这也绝非一般的谈话开导所能做到的。
6.我自己也可以看心理学书籍,学一点心理知识,就可以自我解决问题了。
遇到心理问题,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对于认识自己的问题不能说没有作用,自我调适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其效果是比较小的。多数心理问题都是自我调试不能解决或者效果甚微的,心理咨询仍然要求助于专业心理工作者。
7.有心理问题还是去看专门的医院精神卫生科最有效,好像那里更专业一点。
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有各自的专业领域。精神科医生一般采用医疗和用药手段,将症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是所有的精神科医生都能够使用“心理咨询”技术,从事精神科专业的医生,只要他没有经过人文背景的训练、心理咨询专业的训练,未取得心理咨询师的资格,那也只是一个精神科医生,而不是“心理咨询师”。很多一般性心理问题,精神科医生不一定能胜任咨询,而专业心理咨询师却完全可以咨询得很出色。
主持人:看来心理咨询更注重的是实践经验,而非一味地找头衔大的心理医生。遇到心理问题也不是自己看看书就能解决的,求助于心理工作者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丁老师,快说说剩下的误区是啥,我觉得我改变了之前好多错误的观念呢。
丁老师:那我讲讲接下来的几点,要仔细听哦。
8.去做一次心理咨询,我就可以彻底解脱了。
许多人对心理咨询师抱着有如魔术师一般的想法,认为咨询一次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心灵的成长、个性的完善是需要时间的。一般人求助于心理咨询时,通常是带着许多经年累月所形成的心理问题,比如多年的抑郁、强迫等神经症,是不可能通过一次50分钟左右的心理咨询就解决的。通常第一次咨询师会收集你的信息和情况,然后逐步发展出治疗和纠正的方法。一般一次咨询之后,还需要继续预约咨询。
9.那个心理咨询师好像没找到什么解决我问题的好方法。
确实存在一些这样的抱怨。但是要注意到,除了一些咨询师的确缺乏专业技能之外,还有很多情况并非心理咨询不起作用。
首先,目前无论哪个心理学流派的治疗理论和治疗技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多次的强化才能见效。
其次,不同心理咨询方法对不同来访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能某些方法对某些人在某些时候作用有限,这也需要进一步深入咨询,改换方法。
最后,咨询者一定要敞开心扉与心理咨询师交流,要积极配合,主动表达,与咨询者共同探讨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及成因并寻求解决之道,来访者有改变自身的愿望,并且投入到咨询中来,就可以推动咨询的进程,就像水涨船高。如果来访者自身不做出相应努力,对改变自己的愿望不强烈,就会影响咨询效果。当然信任感的建立和咨询师的擅长领域也对咨询效果有影响,所以建立匹配的咨询关系很重要。但是记住,当咨询过程中出现心理抗拒或移情反应时也应坚持治疗,这可能表明正处于攻坚的关键时刻。
10.心理咨询师应该能够帮我解决一切问题。
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首先要求咨询的内容必须是心理方面的,其他方面则不在咨询的范围之内,心理咨询和治疗不该被神化。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它的核心是“助人自助,自我成长”。咨询师通过启发、引导、支持、鼓励,帮助求助者领悟到内心存在的冲突,矫正错误的认知,做出新的有效的行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
主持人:听了这么多,充分了解这些误区之后,我相信大家对心理咨询有了更充分的了解。那么,丁老师,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去找心理咨询师,什么样的情况自己解决呢?(www.xing528.com)
丁老师:嗯,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今天我在这里就是要分享这个话题的,什么样的情况要找心理医生,什么样的情况可以自救。在此先普及一下心理问题的分类: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疑似神经症、神经症、精神病类问题。
主持人:老师,您先说下什么情况可以自救吧。
丁老师:当你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时,你可以先自我评估下问题的严重程度。如果导致你目前症状的原因不那么强烈,你现在的处境还可以;你的症状还不到2个月;你还能正常地学习、生活,只是效率有所下降;你的症状没有泛化,还是停留在当初的事件上。那么你可以求助自己。
主持人:老师,怎么求助于自己呢?
丁老师:1.找个地方宣泄一下,特别建议你去运动,坚持一段时间,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效果,也可以来心理中心宣泄室宣泄。
2.把自己的烦恼写下来,并认真分析一下,这时,你要给自己一点积极暗示,然后,开始积极行动。
3.找个知心的朋友聊聊心里话,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
4.你还可以试着去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5.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掌上系统找我们的朋辈心理咨询员或者心理老师线上聊聊,或许这是不错的选择。
6.也可以找自己的父母或者亲人诉诉苦,寻找心理支持。
主持人:老师,刚才说了求助自己,那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求助心理医生呢?
丁老师:如果导致你目前症状的原因很强烈,遇到了重大的生活挫折,你现在的处境面临一定的困难;你的症状已有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你的学习、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回避正常的社会交往;你的症状已经泛化,烦恼的事情不仅是当初的那个事情了,很多相关或者不相关的事情都会引起你的烦恼;你的情绪好像已经无法自己控制。那么你应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主持人:老师,怎么求助心理医生呢?
丁老师:1.预约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老师进行心理咨询(免费)。
2.或者自己寻求校外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费用高)。
3.也可以找自己的辅导员,或许他能为你解决很多困难。
4.在咨询的过程中,你一定要动起来,让运动来改善你的情绪。
5.要开始走出去,积极参与人际交往。
6.努力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
7.这时,你一定要有信心哦,要积极配合专业人员的建议。
8.心理康复需要一定时间,不要着急,时间会帮助你走出人生的低谷。
主持人:丁老师,我还听说,有一种心理问题是需要到医院求助专业的心理治疗的,要配合药物治疗,那是什么样的情况啊?
丁老师:这要分两类:
第一类是神经症性质的。你的症状已经比较严重,时间长达半年以上;症状极大地影响到了你的正常学习生活,甚至你无法完成基本的学习生活任务;这些症状或者行为你自己可以意识到,也可以表述清楚,甚至经常寻求帮助,到处诉说自己的困扰,而且你自己明明知道不要这样,但是你就是控制不了自己;你还出现了不少躯体的症状,如:胸闷、头晕、头痛、脖子不舒服、胃不舒服、出汗、两腿无力等。
第二类是精神病性质的。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症状,自己对自己的问题已很难自知,各种躯体症状不断呈现。
主持人:老师,出现您刚才说的症状时应该怎么办呢?
丁老师:1.尽快寻求医院的心理科或者心理专科医院帮助(一定要正规的医院哦)。
2.可能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在吃药初期,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会很痛苦,过后会慢慢缓解。这种精神类药物需要长期按照医嘱服用,切不可擅自停药。
3.在吃药过程中也可以配合心理咨询,特别是神经症类的疾病。
4.精神病类的疾病建议住院规范治疗。
主持人:老师,最后您还有什么建议给我们同学们吗?
丁老师:最后,还想告诉大家,心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逃避问题。确实有心理问题了,要告知辅导员,积极寻求帮助。
另外,如果自己无法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可以到心理中心找老师为你提供一些建议。
在此,也祝愿大家都能心理健康!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丁老师为我们分享了“我要去看心理医生吗?”这一话题,感谢丁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懂得如何做了吗?下期再见!
/知识窗/
泛化: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他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在心理咨询中所谓泛化指的是:引起求助者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已经泛化),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类似、无关联的事件(完全泛化),也能引起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表现)。
疑似神经症:是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它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其症状与神经症类似——有明显的内心冲突并且冲突本身没有现实意义或道德色彩,但是病程、严重程度等都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这类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进行咨询和治疗,很可能发展为神经症。
神经症: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