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疾病揭秘:进食障碍!

大学生心理疾病揭秘:进食障碍!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以进食行为异常,对食物和体重、体型的过度关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厌食症是以减肥者有意严格控制进食、使体重明显下降并低于正常水平所导致身体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进食障碍。神经性贪食症,是减肥者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及强烈控制体重的先占观念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进食障碍,常采取极端的措施以削弱所吃食物的“发胖”效应。

大学生心理疾病揭秘:进食障碍!

肥胖,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人会因为肥胖而苦恼,甚至会自卑,因此减肥之风便席卷而来。你是否注意到自己或身边的人开始出现长时间的禁食,对食物的种类及数量严格限制,每天大量消耗体力并过度运动,经常吃泻药或进食后呕吐,进食时间过长,咀嚼食物后吐掉,过分关注体重,每天称量体重,或进食后有罪恶感、愧疚感,稍有违背自己的饮食模式就焦虑不安,这个时候就要警惕了,因为进食障碍可能在慢慢靠近了。

——本期嘉宾王刚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很荣幸邀请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刚老师做客《杏苑心理访谈》。请王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

王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心理中心的王刚老师,很高兴能做客《杏苑心理访谈》节目。

主持人:王老师,减肥一直是许多人,特别是女性经常关注的话题,但减肥并不简单,除了外形上的改变,减肥也会使人心理上发生变化吗?所以,今天想请您谈谈减肥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王老师:首先谈谈为什么要减肥。在主流文化不断强调“颜值”和“身材”的时候,我们渐渐地认为只有“苗条好看”的自己才能被社会所接受,才能交到朋友,才能找到工作。挑剔我们长相和身材的不再只有外界他人,还有我们自己,于是减肥开始了。还有一些人是“失控的完美主义者”,他们对自己的形体有近乎苛刻的要求,每日生活的重心就在减肥和塑形上。

主持人:听您这样说,您对减肥是怎样的态度?

王老师:我并不反对减肥,相反适当的减肥加运动,对一个人的身心是很有好处的。但现实中却存在许多极端的减肥案例,引发出严重的心理和生理问题,这样麻烦就大了。适度的减肥可以使人的形体变得更美,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的自信心,还可以预防因肥胖而引起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但是凡事有个度,当减肥太过,就会出现身体上的疾病和心理上的疾病,严重的话可以危及生命,因此,今天我就来谈一谈过度减肥与心理的关系。

主持人:听起来挺严重,那请您谈一下过度减肥会出现哪些严重的心理问题。

王老师:过度减肥容易引起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进食障碍。指以进食行为异常,对食物和体重、体型的过度关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厌食症是以减肥者有意严格控制进食、使体重明显下降并低于正常水平所导致身体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进食障碍。神经性贪食症,是减肥者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及强烈控制体重的先占观念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进食障碍,常采取极端的措施以削弱所吃食物的“发胖”效应。与神经性厌食患者不同的是,神经性贪食患者的体重正常或超重,30%~ 80%的神经性贪食患者有神经性厌食史。神经性贪食症还常常与抑郁症、人格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一起存在,并且多见于女性,女性患病率为1%~3%,男性患病率约为女性的1/10,平均发病年龄为18~20岁。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特点是:病人的摄食欲望或行为常呈发作型,一旦产生了进食欲望便难以克制和抵抗,并且每次进食量都较大;同时病人担心自己暴饮暴食会发胖,因此常常在进食之后进行催吐,也有服用泻药或增加运动量等来消除暴食后引起的发胖。需要知道的是,这种暴饮暴食现象的连续发作是比较危险的,除了对身体有不良影响,如可引发急性胃扩张、食道炎等疾病,严重者还有生命危险,对心理方面的影响也是很大,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人格一般不是很稳定,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和管理比较差,他们并不是真的饿了,而是在心理上有长期饥饿的感觉,希望通过“吃”这种方式来处理焦虑不安、寂寞或者情绪低落等负性情绪。贪食症患者通常是因为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如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才患贪食症的,所以说,贪食症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疾病,应首先进行心理治疗。

主持人:原来是这样,可是我平时在不开心的时候也会出去吃东西,以此来减少自己的不开心,这样也是会引发进食障碍吗?

王老师:是的,当你一不开心就用吃东西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不排除出现进食障碍的可能。对于通过吃东西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这一点,应该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用“吃”这种方式来处理负性情绪,对身心是有一定损害的。当你在情绪不好,下意识地想要通过吃东西来缓解时,不妨反复提醒自己,总是忍不住想吃东西,并不是因为肚子饿而是心里有压抑着的情绪需要宣泄,但通过这样的错误方式来发泄无济于事,这种行为无非只是在刻意回避自己不愿意面对的问题。当你因为情绪问题想吃东西时,不妨做一些其他事情来分散对食物的注意力。例如,听听音乐、与朋友交谈、阅读,或者上网聊一会儿。除此之外,运动和散步是替代情绪化饮食的最有效手段。这是因为运动时,身体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和荷尔蒙可以振奋情绪;运动时身体还释放出一种“快乐物质”——内啡肽,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我们的心情,同时提升身体的免疫能力。如果实在控制不了吃东西的欲望,就尽量吃些健康的食物,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像水果蔬菜、全麦制品,以及含盐量和含糖量低的食物;避免饮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主持人:那为什么会引发进食障碍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王老师:与进食障碍患者与众不同的情绪态度有关,这种态度往往渗透到他们情绪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他们看来,情绪是不能忍受的、危险的,让人害怕的,因此他们必须让情绪完全消失或避免产生情绪,他们会选择挨饿或者是大吃大喝来调节他们的情绪,这是因为,挨饿会让人麻木,大吃大喝会让人感到安慰,呕吐和排泄会让人感到释放。如果试图从这种非健康的调节方式中恢复,需要通过再次激活的方式,满足先前逃避的情绪体验。如果企图逃避这些情绪,则会导致旧病复发,这也是为什么进食障碍患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的原因。

主持人:减肥的人都希望少吃多动,这可以理解,那么为什么在减肥或厌食之后又去贪食、暴食呢,这又是为什么?(www.xing528.com)

王老师:我前面说过,因为觉得自己肥胖,开始变得不喜欢自己,开始过度节食或过度健身,此时的食物成为一种能够引起减肥者负罪感的东西,而这种负罪感让他们长期处于一种自我讨厌的情绪之中。这一阶段吃很少和只吃所谓“健康”的食物,身体对于营养和能量的需求常常无法被满足,人会变得骨瘦如柴,但还是强烈地担心体重增加,这就是神经性厌食。此时,进食障碍者感到非常饥饿,如果这一阶段受到各种应激因素刺激,压力增大,或情绪失控,就会控制不住地过度进食,出现贪食或暴食,甚至还会导致肥胖,为了控制体重,患者会在过度进食后进行各种催吐,这就是神经性贪食。上述这个机制一旦启动,就停不下来。因此,进食障碍者的典型发展是这样的:先是怕胖→减肥,限制进食→消瘦→几个月(有的人一两个月,有的人半年以上)之后→暴食→体重增加→反复暴食→因怕胖而产生催吐等清除行为,体重达到正常范围之后,还是停不下来的反复暴食和催吐→感到太累了→自暴自弃,放弃呕吐等清除行为→肥胖。

主持人:进食障碍的确是一种严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那您再和我们说说如果出现了进食障碍,该如何处理?

王老师:进食障碍很难治愈,尤其是患病时间相对较长的,一般病程可大于两年,治疗过程难度大,治疗时间也比较长,并且较容易复发。一般体重指数低于15的患者死亡率高达17%~18%,这个概率甚至大于车祸。而大多数人在开始出现症状的时候都不能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病情非常严重了才去就诊。这也是进食障碍治疗起来较困难的原因之一,所以及早干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心理治疗。进食障碍属于心因性疾病,所以心理治疗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心理治疗不仅帮助来访者从行为上改变贪食或厌食的症状,并且从认知层面上改变来访者的错误观念,引导来访者学会用新的适应性的认知观念应对更多的问题,达到人格的完善。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应对与进食障碍相关的、紊乱的想法和行为。练习接纳正性的躯体形象,帮助他们认识到成功与体重和外貌没有必然的联系,将自己作为一个全人来看待,而不仅仅是一个躯体或部分躯体。

第二种是制定健康合理的膳食计划。包括每日用餐次数、食物的种类。从饮食上进行治疗的话,刚开始的实行难度会很大,因为患者在短时间内有可能会不习惯甚至是抗拒所制定的膳食计划,里面的用餐次数和食物的种类可能并不是他们的身心所接受的,因此制定膳食计划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切不可一下子就制定操作难度很大的膳食计划。

第三种是对于体重超重者需要制定每日的运动计划,以降低体重。与膳食计划一样,运动计划也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把运动量加到太大,刚开始每天的运动量可以少一点,避免运动量过大而造成身体的损害,也会使患者失去医治的信心,等身体适应了一定的运动量,再慢慢加大运动量,保证体重的逐阶段下降。

第四种是社会支持。在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帮助下患者更容易解决不健康的进食行为问题。因此尽可能地发动患者的亲人和朋友给予其最大的关爱和鼓励。

第五种是必要时可运用抗焦虑与抑郁的药物,控制那些阻碍治疗的不稳定的心境。进食障碍很容易引发患者过度的焦虑和抑郁,因此配合一些抗焦虑与抑郁的药物可以预防其他的情绪问题。

第六种是科学减肥。即适当少吃、不吃零食,晚餐的话也要减少淀粉类和糖类物质的摄入。但是并不是不吃,还是要保证一定的能量摄入,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所有的减肥方法都要在保证生命正常活动的前提下进行,减肥,并没有比生命更宝贵。

主持人:好的,很感谢今天王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与减肥相关的心理问题,我们收获颇丰,小伙伴们,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再次对王老师做客《杏苑心理访谈》表示感谢!

/知识窗/

内啡肽: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这些肽类除具有镇痛功能外,尚具有许多其他生理功能,如调节体温心血管、呼吸功能。当机体有伤痛刺激时,内源性阿片肽被释放出来以对抗疼痛。在内啡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免疫系统实力得以强化,并能顺利入睡,消除失眠症。内啡肽也被称为“快感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意味这种荷尔蒙可以帮助人保持年轻快乐的状态。

急性胃扩张:急性胃扩张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在短期内有大量内容物不能排出,而发生的极度扩张,导致反复呕吐,进而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死亡。本病多在手术后发生,亦可因暴饮暴食所致。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男性多见。

食道炎:食管炎即食道炎,泛指食管黏膜浅层或深层组织由于受到刺激或损伤,食管黏膜发生水肿和充血而引发的炎症。化学性刺激包括胃酸、胆汁、烈酒以及强酸、强碱、药物等;物理性刺激包括烫的食物、饮料,食管异物(鱼刺等)嵌顿,长期放置鼻胃管等。由于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导致食管局部受损,或患者本身抵抗力下降导致结核杆菌真菌(念珠菌)或病毒感染亦可引发食管炎。临床最常见的是胃酸反流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