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灵成长访谈第十二期:痛苦与快乐,生活的常态

大学生心灵成长访谈第十二期:痛苦与快乐,生活的常态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的确如此,痛苦和快乐都是生活的常态,不仅是两种相对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它们就像是对孪生子,往往我们只注意到那些悲伤与挫折,却不知如何“戴着枷锁舞蹈”,本期节目咱们就来学习一下怎样与痛苦握手言和、与快乐平和相处。痛苦和快乐总是不断循环。第二种痛苦是通过失望表现的。

大学生心灵成长访谈第十二期:痛苦与快乐,生活的常态

艾默生在《狮身人面像》里有一句“痛苦的底下是快乐,快乐的底下是痛苦”。的确如此,痛苦和快乐都是生活的常态,不仅是两种相对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它们就像是对孪生子,往往我们只注意到那些悲伤与挫折,却不知如何“戴着枷锁舞蹈”,本期节目咱们就来学习一下怎样与痛苦握手言和、与快乐平和相处。

——本期嘉宾王凯旋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的《杏苑心理访谈》我们邀请到了学校心理中心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凯旋老师,现在请王老师和大家打个招呼。

王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好久不见啦!我们的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快乐和痛苦,那么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有关快乐和痛苦的话题。

主持人:王老师,听到快乐,我就想到上周“我是演说家”比赛,有个选手说: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出门拿外卖时,突然发现从来不开的小门开了,我可以从小门溜出去了。我深有同感啊,想到这样的情景也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仿佛我也可以省下一大段路去拿外卖了,可是没过多久,我就会被拉回到“痛苦”的现实,因为明天就要考试了,还有好多内容没有复习,那种知识记不住、复习不完的痛苦把我包围住了,还让我脑海里的快乐逃之夭夭。我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快乐那么短暂,而痛苦是那么剧烈且深刻呢?

王老师:很多同学希望无忧无虑,快乐永恒,但从生命的本质而言,正如叔本华所说:痛苦是生命本身产生的,而生命又是意志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生命存在,每个人注定要在追求一个又一个目标中付出努力,承受压力,抑制渴望,忍受痛苦,简而言之,痛苦就是生命的常态,我们的欲望和恐惧也是来自于此。然而,生命同样也是积极永动的,“生的力量”会促使人类自身寻求释放压力的途径,并且用解决问题后的快乐来消除痛苦所产生的心理不平衡。所以,追求快乐的欲望与痛苦的产生原因一样,也是生命本质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既然快乐是需要追求的,这代表着快乐必然不是永恒的,正是快乐的这种不稳定性决定了我们总是寻找快乐。痛苦和快乐总是不断循环。有一部分的人,是为一瞬间的美丽欢愉而活着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里说,如果一个人能把许多这类的回忆带到生活里去,他就会一辈子得救。

主持人: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人成熟的表现就是有能力让自己的生活永远没有痛苦,永远快乐,这样的想法现在看来是不合理的,原来快乐与痛苦是生命存在的共同表现啊。这让我想起太宰治先生在《人间失格》里说道:“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既然快乐和痛苦是循环反复的,那老师,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减少痛苦,享受更多的快乐呢?

王老师:这点啊,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痛苦,“一枚硬币都有两面的”,痛苦除了我们大众意义上是负面的、消极的,也是有正面价值和意义的。痛苦会通过不同的情绪体验表达出来,比如:愤怒、焦虑、恐惧、失望、内疚等。很多同学会害怕这些消极的情绪体验,会觉得这些是“不好的”或“不合理的”,但其实,这些不良情绪都是很正常的,我们要感谢自己不压抑这些情绪,因为正是它们的到来,才使我们敢于面对自己,从痛苦的内在根源找寻自我完善的动力,“每一种痛苦都是值得敬畏的”,这些痛苦会让我们变得更好。

主持人:哦?我还是第一次听到痛苦有正面价值和意义这个观点,老师可以解释更仔细一些吗?

王老师:很多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只会从表面上去消除消极情绪,比如情绪不好就去大吃一顿,买买买啊,体育锻炼啊,实际上我们发现单纯消除情绪效果不佳,最好的办法就是具体分化出让自己痛苦的情绪是什么,从我们的负面情绪中发现正面的解决方向。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说几种同学中常见的情况。

第一种痛苦是通过焦虑表现的。同学们的主诉基本都是迷茫,没有目标,缺乏控制感,焦虑会指引我们反观现在,从自身已经拥有的资源、能力,从自身的角色和与他人的关系去找寻解决方案。很多同学上了大学之后会感觉自己每天浑浑噩噩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在初高中阶段我们的目标都是被父母、老师规定好的,我们只需要照做就是,而到了大学,没有了老师和父母的高压管教,难免同学们就会开始迷茫,纠结自己的未来应该如何走,这时候就需要对自己有个大致的规划。

第二种痛苦是通过失望表现的。失望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他人或事物的失望,它必然来源于想控制人或事的企图;第二种是对自己的失望,这来源于对自己的高要求,不接受现阶段的自己。就比如说想要拿到奖学金,努力学习但还是差了一点儿,这也没关系,因为在我们朝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比什么都不做的我们优秀了许多。只有区分清楚是哪种失望,我们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对他人失望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的“控制欲”是否合理且程度适宜,而对自己失望的时候则可以复盘一下给自己制定的计划和目标是否太过于遥远,并适当做些调整。

第三种痛苦是通过内疚等表现的。这种情绪会指引我们回顾过去事件中那些未完结的部分,明白那些未完结事件的意义,把它们转化成力量去推动自己把未完结的部分完成。最常见的就是同学们常常自嘲“拖延症晚期”,简·诺克写的《拖延心理学》里有一句话,“拖延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所以这种时候我们就需要反思一下我们在专注力和目标设定上出现的问题。下次有机会我再用案例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主持人:好啊,期待您的分享。那王老师,如何减少痛苦,体验更多的快乐呢?

王老师:我认为我们要培养“乐观”这种积极的心理品质,让乐观成为一种习惯。

主持人:老师,“乐观”在我看来是一种性格啊,性格很多时候是天生的,有人乐天派,有人悲观派,“乐观”也是可以培养的吗?(www.xing528.com)

王老师:那当然了,“乐观”在心理学上也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可以通过学习一种新的认知方式,逐步改变自己惯有的思维定式,达到改变遇事悲观的习惯,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让自己更快乐。

主持人:老师,您可以具体地解释一下如何学会“乐观”吗?

王老师:好的。

首先,乐观就是学会解释。当坏事情发生时,悲观者倾向认为坏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原因是会永久存在的。既然永久存在,坏事情就会不停地发生,变成一个恶性循环。他可能会说“永远没有人会和我做朋友”、“完了,考砸了,我真笨”;乐观者则相信导致坏事情的原因只是暂时的,只要是暂时的,未来就会变好。他可能会说“今天是因为小明生我的气才会不跟我玩”,“我并不比别人笨,相信经过努力,我的成绩会赶上去的”。这并不是给自己找借口,而是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换个思维方式分析问题,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当好事情发生时情况正好相反。

其次,乐观就是学会接受现实。当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客观合理地分析问题,把人和事情分开,就事论事。有时外界的客观条件是不以我们的意志而改变的,我们只有放松心态,不怨天尤人,才能有另一番天地,“万里归来年愈少,笑时犹带梅岭香”的苏东坡就是典范。

再次,乐观就是要学会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对自己负责。有时候,我们因为与自我“朝夕相处”,所以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有时候,我们又因“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识自我的真面目。所以,要接受自己的优点,更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只有这样才能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如果死揪着自己的缺点不放,就会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最后,乐观就是要学会与坏情绪交朋友。坏情绪是会积累的,当它达到一定的量后,就会如洪水暴发一样溃堤,失控后的行为可能会产生不可弥补的后果。找朋友倾诉或是大哭一场都是有效的可以释放坏情绪的方法,发泄之后就要让自己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有问题就去解决,如果一时半会想不明白,也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是暂时缓一缓,我们要善待自己,顺其自然,不刻意,不放弃。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王老师的分享,感谢王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懂得如何做了吗?下期见。

/知识窗/

心理痛苦:心理痛苦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基于人的体验,认为心理痛苦是一种悲伤的情绪体验;基于作用的效果,认为心理痛苦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包括善和恶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反映了使人受其摆布的恶和毁灭力,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拯救人的善和活力;基于认识论的理解,认为心理痛苦促进人的认识更加深邃,但如果认识的方向不确定,最后导致的结果也不同;基于表现的形式,认为心理痛苦是人在外界事件影响下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每个人感知的程度有差异。

内疚情绪:内疚是道德情绪中的一种,是个体认为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身体、精神、财产等造成了伤害,或违反了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带有羞愧、难过、后悔等消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伴有强烈的补偿行为倾向。

社交焦虑:大学阶段的社会交往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调查显示,约有16%左右的大学生有比较严重的社交焦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痛苦。

大学生迷茫心理:大学生迷茫心理的表现可以分为学业适应、人际交往、情感与性、求职就业经济压力、生活适应、自我价值认识、生理健康等八个方面。大学期间每一个大学生或多或少地都会面临着生理、情感、学业、就业等种种压力,面对这些压力,大学生需要做的是正确认识自己,强化情绪控制能力、加强知识技能储备、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努力使自己走出迷茫。

不良情绪:大学生中常见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激动易怒等,多是由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的影响而引发的。不良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会带来不利影响,应加以克服或消除。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克服与消除 ,必须通过优化客观环境、改善内部环境来加以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