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灵成长访谈第八讲:自律是否达成?

大学生心灵成长访谈第八讲:自律是否达成?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我们将与老师一起聊聊关于大学生自律的话题,接下来,请丁老师跟同学们打个招呼。

大学生心灵成长访谈第八讲:自律是否达成?

柏拉图曾说:“自律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自律是指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它是一种自我成长的技能。学会用恰当正确的方法自我管理,不再虚度光阴。自律的人,能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有较强的自制力,能够抵制短期满足,追求长期目标,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喜欢的事上。古有修身、治国、平天下,一切的前提是先修其身,管理好自己才有资格管理其他。通过自律,达到学习工作与休闲娱乐的平衡,开启光明的未来。

——本期嘉宾丁闽江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再次邀请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丁闽江老师做客本期《杏苑心理访谈》。今天我们将与老师一起聊聊关于大学生自律的话题,接下来,请丁老师跟同学们打个招呼。

丁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心理中心的丁闽江老师。很高兴再次和大家相约在《杏苑心理访谈》节目。

主持人:丁老师啊,我一直有个问题想问问您,我开学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到现在都没实现,而且觉得越来越难实现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丁老师:其实,这不是你一个人想问的问题,是很多人都想问的,我们在心理咨询中也经常碰到类似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不够自律。

主持人:那丁老师,什么是自律啊?

丁老师:自律是指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它是一种自我成长的技能。

主持人:原来是这样,那自律能带给人什么呢?自律的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丁老师:自律的人,能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有较强的自制力,能够抵制短期满足,追求长期目标,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自己喜欢的事上。自律的人有四个典型特征:拥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能做到坚持不懈、拥有抵御诱惑的能力。懂得自律的人,就等于给自己的人生加上了一条约束自己的绳索,这不是作茧自缚,这是有的放矢。决定你人生高度的,往往就是这条绳索:自律。不要小看了它,因为当你自律,你才自由。

主持人:这句话怎么说呢?为什么有了自律的绳索反而会更自由呢?这不合常理啊。

丁老师:此言差矣,你认为的自由是什么?是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受约束地活出自我?真正的自由是有时间、有空间追求自己想追求的,如果说你每天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那么你哪来的时间和资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呢?自律可以给你更多的时间,不被生活中的琐事所束缚,从而自由。

主持人:丁老师,为什么我们很多大学生都做不到自律呢?大学生缺乏自律是因为什么呢?

丁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大学生不能自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环境的改变让很多大学生处于迷茫状态。高中生活有很强烈的目标性,也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而到了大学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了目标,变得懒散,课余时间大多花在玩手机、玩游戏、追剧、刷抖音等事情上,再加上老师和家长都不怎么管,自制力缺乏,控制不住自己。

2.目标的不切实际,让自律难以坚持。很多大学生在开学初都会给自己设定各种目标,但是很多目标大而空,没有可操作性,没有贴合自身条件或自己的个性;或者有的同学目标过多、过杂,想要一口气吃成大胖子,这些都等于没有目标。

3.自我要求不严格。很多学生都设置了目标,比如:每天跑步锻炼身体,或者要减肥,刚开始几天很有干劲,还发朋友圈晒,但是坚持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觉得没有意思,或者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打扰。

4.无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很多同学现在的生活都过得不错,也不用太担心自己的未来,待在自己目前所处的舒适圈里不愿意做过多的改变,所以就缺乏行动力。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们不够自律的原因,认真细致地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的生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你自己做不到自律的呢?从而根据实际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

主持人:丁老师,有没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让我们自己知道是否自律了呢?

丁老师:在《哪有没时间这回事Ⅱ:自律的力量》这本书中将自律分成3个等级:

1.初级自律:在轻微的外界压力下,能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2.中级自律:聚焦于习惯的养成并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做到有条不紊。

3.高级自律:充分发挥通过自律得到的优势,实现华丽转变和巨大的提升,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参考评价一下自己的自律程度,从而再制定合理的计划去达到更高的标准。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定位,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

主持人:那么经过这些测试,找到自己的定位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很想知道到底如何能让自己更加自律,有什么样的方法吗?(www.xing528.com)

丁老师:这个你可是问到点子上了,这是我们今天解决问题的重点。作家王小波说:“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第一,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大学生而言,你要知道,你要考研还是工作;你的知识和能力在哪方面比较欠缺;你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来提升自己;要实现你的目标,你需要做哪些事情;要不要担任学生干部,要不要去兼职,等等。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还应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给出具体时间限制,制定一个可接受并且可实现的目标,并且可以用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

第二,你要学会量化目标。比如:减肥成功,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减多少算成功呢?减肥多长时间呢?一般来说,可量化的目标具有这样5个特征:明确、可衡量、可接受、现实可行、时间限制。

第三,你要学会分解目标。很多人设定的目标没有问题,但偏偏中途放弃,罪魁祸首就是不会分解目标。分解目标后要知道如何来实现这些目标,你需要一步一步做什么,你还需要评估自己花多少时间,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实现分解的目标。从而细分到每个月应该完成什么目标、每周应该完成什么目标,以至于每天应该完成什么目标。这样分解的目的是便于印证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为实际行动建立清晰的指引。

第四,目标—执行—反馈的正向循环。也许你会说,目标设定了,也进行了每个阶段的分解了,但还是无法长期坚持,怎么办?导致这个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1.你的目标过高,你现阶段没有办法完成,或者完成起来非常痛苦,就会产生逃避心理,找各种理由来终止行动。

2.你在完成这个小目标之后,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就是不管目标完成与否,都设定一个反馈,奖罚分明非常重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放纵自己,而且这个奖励一定是平时没有的,如果奖励自己喝一杯奶茶,那么在没有完成任务的时候一定不能喝奶茶,这样奶茶才有足够的诱惑力促使你完成目标。

第五,运用承诺和一致原理。知乎上有人分享了这一原理,他说,《影响力》是一本心理学的著作,里面提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一个选择,或者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立刻就会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去做,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会想方设法地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其实这个原理,同样可以用到我们的目标管理方法上来,当你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之后,尽可能地把这个目标告诉所有你熟知的人。为了避免当众打脸,这样做出承诺之后,绝大部分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这个目标,从而保持自己行为和承诺的一致性。

主持人:丁老师,您说得令人醍醐灌顶,不过我觉得自律还需要一个环境,生活中不乏有一个宿舍的同学全部考研成功、一个宿舍的同学普遍挂科的情况,所以自律应该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吧?

丁老师:你说得很对,好的环境可以让你变得自律。孟母三迁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环境给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一个说法是,你身边关系最好的5个人状态的平均值,就是你的状态。我们可以让自己跳出现有的舒适圈,加入一些优质的圈子,认识更多良师益友,来升级自己的圈子。也可以与自己的舍友、朋友一起相约做一件难以坚持的事情,可以互相监督,也可以使自己处在一个更好的环境里,何乐而不为呢?

主持人:听老师讲了这么多,我来总结一下老师的主要观点:要让自己自律,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将目标量化。

2.对量化的目标进行分解。

3.对目标完成与否,设定及时的反馈。

4.尽可能将自己的目标告诉自己熟知的所有人。

5.选择一个优秀的环境。

丁老师:你总结得非常好,实现人生梦想的路上总会有各种的艰难险阻,我们都需要一些沉默、一些孤独、一些坚持。除此之外啊,我们也不能心急,不能一口气吃成大胖子,我希望大家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强就非常棒了。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进步的感觉会大大影响每个人的动力,这些小小的进步不仅能帮助你向着目标前进,也能给予你所需的心理暗示。相信我,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你的自律能力一定会有大幅度地提升。加油!

主持人:好的,谢谢丁老师今天的分享,你们知道怎么做了吗?祝福同学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成自律的好习惯,我们下期再见。

/知识窗/

自我管理:可以视为与自我的关系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进行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自我管理又称为自我控制,是指利用个人内在力量改变行为的策略,普遍运用在减少不良行为与增加好的行为上。

量化目标:是指用准确的数字描述规划我们的目标,即目标的具体化;如果目标不能用具体数字来表示而是一种形态的话,那么这种形态也应该是可以指标化的。

承诺和一致原理:承诺和一致原理的意思就是说,当你决定了一件事情之后,你以后的行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这件事情来进行。

舒适圈:舒适圈的意思是形容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在圈内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会做的事,所以我们感到很轻松、很自在。但是当我们踏出这个圈子的时候,就马上会面对不熟悉的变化与挑战,因而感到不舒适,很自然地想要退回到舒适圈内。但假使我们不刻意跨出自己的舒适圈,自己就没有机会克服不同的挫折与挑战,自己的发展及进步就会很慢,也无法发挥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