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媒体教学的审美意义及引导:理论与实践研究

多媒体教学的审美意义及引导:理论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的审美感知被唤起,通过审美形态教育形成学生的特殊的感受力与反应能力,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形成学生所特有的审美意识与情操,进而对人的本质、人的整个生命的认知得到升华。敏锐的感受力是通过对宇宙中最活跃、最复杂、最有秩序和多样统一性的生命活动的观察中获得的。

多媒体教学的审美意义及引导: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引导学生形成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以及识辨能力

人对事物的关注和认识过程,是一个由生理到心理、由感性到理性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式美所引发的视觉(生理)关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前提,它不应被忽略和低估。在哲学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可将自然、社会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最充分地展现出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体验和辨别能力。

在学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时借助观看教学片《宇宙与人》,使学生直观感受宇宙和人类的起源进化,从宏观、微观的层面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递进地领会世界的物质性,伴随着深邃而富有哲理的境界,学生还领略了画面中几何学各种形式为基础的图案;物理化学上能力之转移,光色之变化;植物学上活色生香之花叶;动物学上逐渐进化之形体;天文学上诸星之轨道光学;地文学云霞之色彩与变动;地理学上各方之名胜;再加上现代科技的精心制作,将宇宙、自然与人在演进过程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展现得淋漓尽致,震撼人心,摄人心魄。这些无不于哲理之中,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者自感有无穷之兴趣。学生的审美感知被唤起,通过审美形态教育形成学生的特殊的感受力与反应能力,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形成学生所特有的审美意识与情操,进而对人的本质、人的整个生命的认知得到升华。正如蔡元培先生说:“智育之课程益扩加,而美育之范围,亦随之俱广。”许多课程不是缺乏美育内容可以结合,而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形成有机的整体审美感知能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为教学获取和传递信息拓展了无限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培养丰富的审美感知能力是审美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最后落实为某种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欣赏力。而丰富敏锐的对美的感知能力,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对内在情感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借助教学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宇宙万物及其发展规律进行感知,使他们在感官上形成对客观世界中物质、运动、时空、矛盾等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的感受力,使自己的感官形成对客观世界有机统一的美的活动模式的感受力,进而在感知基础上积淀审美情感、培养和提升想象和理解能力。敏锐的感受力是通过对宇宙中最活跃、最复杂、最有秩序和多样统一性的生命活动的观察中获得的。世间万物的运动,其复杂的等级是各不相同的,运动越复杂、越主动,其生命的特征就越明显,运动是生命的标志。最复杂的运动正是由内在力驱动的、主动积极的和自由的运动,而这种运动是生命特有的运动。在生命特有的运动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主动与被动、前进与后退、积极与消极、动与静、生存与死亡等矛盾对立统一的运动,还领会和体验到人类在进化历程中与自然的抗衡,体现的是顽强生命力同命运的搏斗,这会形成真正的审美感知力。只有对宇宙及其世间万物的形成规律有了审美感知力,才能在艺术与自然中更好地体会节奏、韵律、对称、平衡、错综变化、和谐等运动模式,才能孕育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具有特定的社会内容,可以同时作用学生的感知、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和谐的状态中,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反映形式。对宇宙万物及其发展规律有机和整体的反应,再经过多次的熏陶和引导,外物与内心的多次相互作用,宇宙生命运动的复杂模式与人的内在情感就会物我同一,异质同构,彼此对应,使人形成稳固的感觉,普通的感觉就会上升为艺术的审美感受力。一定的外物,则会引发特定的艺术感受——“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社会实践是塑造审美艺术情感的前提。内心情感的培养是人的生命力的组成部分。马克思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情感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掌握现实的特殊形式之一。情感的积累是人的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的特殊反映,炽热的情感是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孕育的。情是主体对劳动实践成果从艺术的观照态度中产生的一种肯定性评价,也就是人的自我肯定而产生的一种赏心悦目的愉快,即马克思所讲的“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席勒在阐述审美观照的巨大作用时说:“只要光亮在人内部照耀起来,他身外便不再有黑夜;只要平静在他内部出现,宇宙中的风暴就会立即停止,自然的相互斗争着的力量也就会在稳定的界限内得到安定。”而丰富的艺术情感源于想象,所以审美教育的第三个目的就是审美想象力的培养。(www.xing528.com)

(三)引导学生形成审美想象力

想象,是对原有的表象及经验进行改造、组合,重新铸成新的意象的过程。想象要有内心意向的贮藏,即众多的外界信息以心象的形式留存脑中,一遇到审美刺激,便会打开记忆的闸门,许多的图景,便会像电影蒙太奇般一一显现。储藏和再现这种内心意向的能力是一种高级能力。它可以帮助知觉选择,成为想象活动的原料。审美实践和审美经验是内心意向的基础,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丰富的审美实践,较多的审美刺激,广泛接触自然美和社会现象,会增加内心意向的贮藏,反过来又增加人发现美和选择美的能力。这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果。增加内心意向的过程,就是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过程。如果内心意向贫乏,审美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也就贫乏;内心意向众多,一遇到审美刺激,就出现在心灵的屏幕上,信息密度越大,审美想象就越丰富。所以,丰富的内心意向是培养审美想象力的基础。借助多媒体教学展现中外文学名著、名人名言、警句、富有哲理的故事、生动的微视短片、寓言趣闻、富含哲理的散文等,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学生内心意向的贮藏,就能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实现创造性的思维想象和联想。著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认为,想象和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正是有想象和联想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才使人们实现知识的迁移、转化和渗透变得可能,也才能使抽象的理论学习变得具体而生动,建立对哲理的理解。理解是对知识的理性认识,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知觉他。审美想象力在思维中的特殊作用,就是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协调一致,使人的心理结构与知识结构更合理,有利于人的更全面发展。

学习辩证否定过程的内容时,我将雨果的不朽名著《悲惨世界》进行浓缩,让学生领略并分析小说主人公在特定背景下人生的两次质变,揭示人生历程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昭示了人生历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性统一。在亲切而形象的文学艺术境界里,借助丰富而生动的文学艺术审美实践活动对心灵的感染,借助于感性与理智沉思相统一的文学艺术意向对人类情感的提升,使学生拥有一颗能在生活世界里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丰富而高尚的心灵(包括对良知、包容、感恩、悲悯、体恤、勇敢、责任等美德的更深理解),达到以美求真,以美求善,从而完善人格,发展人性,并把这完善着、发展着的人性对象化到生活的世界中去,改良人生。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所说:“读各家的书,和各人物接触,在于无形中受他们的影响,像蜂儿采花酿蜜,把所吸收来的不同东西融合成他的整个心灵。”

学习认识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为了使学生理解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的无限反复和发展的原因,我安排学生观看动画DV短片:世界名人——孟德尔。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用八年的艰苦试验写下《植物杂交实验》,成为基因的发现者。短片中八年的艰苦试验却是在很美的意境中展现的,学生在视、听、思等环节的综合运用中理解了所学的哲理,还在美的意境中升华了学生的审美想象与情感,使他们对孟德尔执着科学探索的那份勤劳、无私、默默奋斗、不计得失由衷地钦佩。正如黑格尔所说:“在审美知觉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理性化了,而理性的东西也借情感化显现出来了。”这种理性美,表现出崇高的思想感情,对学生的教育恰如“润物细无声”。

学习“时间”概念的一维性,援引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他在其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段文字作者将景、情、理融为一体,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融为一体,给学生一种美不胜收、哲理无穷的感受。进而我们可上升到对于一去不复返的生命,应频频驻足流连,满怀至性至情地去咀嚼、去体味、去珍爱。只有充分认识这种富含哲理的美在教学中所起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巨大作用,才能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努力开掘,循循诱导,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高尚的审美观。通过这种潜移默化使教育回归到它作为一种塑造完美人格与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正常位置上来,启迪大学生年轻的心灵,完善大学生初始的人生,让大学生获益匪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