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情培养常态化效果-立德树人理论与实践研究

共情培养常态化效果-立德树人理论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前、课堂、课余都将这种师生之间的“共情”常态化,深入对方精神世界,传递共情感受,从而获得学生的认可,获得最真实的反馈,引导学生拥有正义、乐观、仁爱、勇气等美好的品质。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德育”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因而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应当将教师的共情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成为高教队伍培训的常态技能。

共情培养常态化效果-立德树人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育是教学、育人的全过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应该细化到具体的细节当中,亦如培养教师细微、具体地看到师生关系的问题,设法得到真实的反馈,在德育实践过程中不断调试教师的育人方式。

1.“共情”打造新型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当中,若以教师为客体,主体对象就是学生,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却又不单是主客体的关系。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教学氛围的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应该产生适应性变化。“民主、平等、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师生关系在人格上应该是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高校教师面临的对象更多是法定成年年龄以上的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更是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间的相处。相处氛围是否融洽和谐,表现在老师与学生在心理上是否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形成一种情感共融的师生关系。这里所指的情感共融关系,如若从心理学上理解则为“共情”(也可被认为同理心)关系更为贴切。共情指的是个体可换位思考地对他人的情感、情绪状态开展识别、理解及应对,进而形成与他人相统一的情绪情感体验及行为反应。它更具体地应用到了人际交往和心理咨询的板块中去。面对新时代的大背景,“共情”则更需要成为一种媒介来维系师生关系,更贴切地说,教师应该掌握这种共情的能力,并运用此种技巧去调节师生之间的相处模式。(www.xing528.com)

2.“共情”能力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能使学生接收到不止来自学校、老师、课堂等渠道的信息,还能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将逐渐被弱化。下一阶段,人工智能(AI)更广泛进入人类生活,或将取代教师基本教学功能。但是AI始终是机器,鲜活的教师本身存在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共享、共进等情感,应对信息全球化、互联网的新时代到来的最佳方式,应该是教师本身首先具备AI不具有的功能,将自己当成另一个学生,与其一同探索当下流行的APP,了解他们口中的b站、澎湃、ins,尝试体验他们喜欢的直播、volg,将共情融入师生交往的每一步,逐步开辟新的教育模式。教师能对学生投以共情识别、共情理解,促成师生之间的互补且互嵌。课前、课堂、课余都将这种师生之间的“共情”常态化,深入对方精神世界,传递共情感受,从而获得学生的认可,获得最真实的反馈,引导学生拥有正义、乐观、仁爱、勇气等美好的品质。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德育”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因而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应当将教师的共情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成为高教队伍培训的常态技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