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推进的社会实践既定的价值目标和过程、成果、特点所包含和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内容体系和基本要求,也决定了实践教学的宗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在阐述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时指出:“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这个根本宗旨当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实践教学的宗旨。
根据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新设置,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五门必修课程。这些课程本身的属性要求在总体设计上不能没有实践教学。每门课程要从其特定的内容体系、课程标准和基本要求上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育教学就是要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使大学生在理论层面上接受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分析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与其所反映的相关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课程内容所包含的社会实践理性及其理论的精神实质。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实践教学,应当关注从整体上阐明马克思主义是当时无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实践的理论结晶及其在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实践中合乎逻辑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教学,所要关注的应当是系统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尤其是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成果及其规律与特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