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律来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保障生态环境、推进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首先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只有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更科学的环保工作评价体系、更严肃的环保责任追究制度,才能使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每个人要从自身的生活方式转变做起,使良好的生态环境全民共享、全民共建。
2015年9月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以八项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制度,加快推动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例如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实现的一些措施已经卓有成效。我国长期以来就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水生态退化以及洪涝等多个方面的水问题压力。在过去的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中,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几乎成了捆绑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帮助中国绝大多数城市迅速完成城镇化的重要工具,但也造成了地区环境破坏。在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背后,所暴露的问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的不作为以及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缺失等,在确立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之后,经过实施一系列有效安全的整治措施,治污算得上是效果显著,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水污染治理本身就是一个冗长而繁杂的过程,党和国家致力于促进各流域水生态系统向良性发展,此番举措对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www.xing528.com)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深刻认识到了建设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则是推动建设发展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解决各项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通过这些制度设计和制度保障,形成不敢且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高压态势和社会氛围,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