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也是空前的。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主要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和核安全等11个方面。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至此,生物安全被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范畴,总体国家安全观扩展至包括16个方面的内容。
由此可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动态的观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延伸。其总体架构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五个要点、五大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总体国家安全观架构
为了对云南地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有更好的了解,本文选取昆明城市学院大学生为调查样本,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0份),分析研判数据,我们得出云南地区大学生在国家安全意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对国家安全的基础知识比较欠缺,认识过于片面。
一般而言,国家安全有两个层面:一是传统国家安全,如军事、国土、主权安全等;二是非传统国家安全,如经济、社会、文化安全等。但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概念仅停留于军事、国土等传统层面,对社会、文化等非传统安全层面意识不到位,更没有意识到这些非传统安全面临危机时,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云南地区大学生现有的国家安全观过于片面,还不够全面和系统,对总体国家安全的“顶层设计”的整体性、综合性意识淡薄,等等,见图2。
图2 云南大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知(www.xing528.com)
其次,国家安全教育的机制不健全,学生获取知识途径有限。
云南地区没有形成专门的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少数民族师资骨干力量尤为缺乏。目前国家安全教育主要依托思政老师和专职辅导员,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系统的国家安全教育培训,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国家安全方面缺乏相应的能力。同时,没有专门开设的国家安全教育课,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知识的学习,主要源于思政、国防教育、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穿插讲解。此外,包括师资队伍的建设、相应的教学的配套措施、教学的目标也没有进行合理的预算和安排。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获取国家安全知识时没有固定的渠道,途径相对分散,造成信息来源多、不对称、不权威等问题突出,见图3。
再次,对国家战略参与度不够,对事关国家安全的新动态了解滞后。
由于地缘因素,边疆多民族地区很多人对国家安全重大战略参与度不够,对事关国家安全的事件新动态了解不及时、不充分。云南连接着东南亚、南亚,边境线较长,但很多人国家安全意识不强,同时由于处于信息的末端,对国家安全动态还存在了解不及时的问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3]。这是对云南这个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的重要指示。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最近的国家安全方面的新政策、新动态了解不够深入,见图4。
图3 云南大学生获取国家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
图4 云南大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了解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