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识变是为了科学应变,应变的科学性取决于认识的准确性。为了在变中求胜、变中求稳、变中求发展,我们制定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就是阶段性、战略性、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科学原则的体现。
第一,科学评估了“两个一百年”交汇阶段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既找到坚定信心的充分理由,又保持正视短板、弱项的客观清醒认识。明确了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科学评估基础上确立的阶段性应变策略体现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第二,有针对性地科学回应了时代之问,回应了人民的诉求和期盼,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写照。人类社会发展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具体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推动时代发展、决定历史发展结局的是人民群众,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的时代之问,我们给出了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历史发展必然性的中国答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实的人具有能动性,我们党“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观照当下、观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作用,以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优势,保证战略目标任务的务实性、指向性、未来性,体现出战略和战术的关系。(www.xing528.com)
第三,广泛征求意见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代表性。《建议》出台前,召开了各种领域的专家座谈会、代表座谈会和企业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体现了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根据100多万条网上意见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样本的广泛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第四,科学的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既明确提出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量化指标,又把中长期规划放在经济结构优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定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原则上,体现了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作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