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归纳和分析,我们对学习型区域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核心内容以及与高校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本选题以期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到实践作进一步拓展。
经过文献研究,我们可以将学者们的研究成就和共识总结如下:
第一,知识经济时代区域作为经济空间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非交易依赖性的影响日益增加以及区域或本土化经济意味着每种不同的学术观点都需要将高校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力概念化。正式以及非正式的制度融合于区域系统之中,而这些不同的区域系统在不同本土情境内促使各具差异的创新绩效。特定区域的丰富机制可以为创新的企业支撑自己创新活动提供有利条件。
第二,现代经济中最基础的资源是知识,最重要的过程是学习,学习是一种最重要的交互的社会过程,必须从教育、制度和文化的范畴去理解。区域经济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这些区域的高校超越传统的组织边界,积极参与到学习网络之中。促使它们分别和联合推进新技术发展和扩散,提供政府形成和执行关于创新政策的框架,创造、存储和转移知识、技能和新技术的相互联系,并影响该区域的创新表现。
总之,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者们为了从理论上为创新事业作出贡献,提出了学习型区域这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突出了地理空间对于创新不可低估的作用;揭示了创新的本质:掌握知识、资金、管理等各种资源的主体相互学习,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过程;特别强调学习是实现创新的核心机制。一个成功的学习型区域需要鼓励各种层面经济运行中的学习活动。所谓学习型区域,即采取了一系列制度鼓励学习活动和创新行为支持其内部社会关系和环境的区域。使区域成为知识生产、学习和创新的重要场所,成为知识与思想的储备库和汇集地,为促进知识、思想和学习的流动与循环提供必要的环境与设施。
高校应为学习型区域的建设提供高等技术和管理人才,学习型区域内的高校需要在区域创新中扮演起重要角色,尤其对于一些以人才或知识为主要资本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来说,它们的成长离不开区域内高校的支持。经过文献研究,我们也发现,学者们的研究仍留下了很多问题,存在许多不足:
第一,学习型区域的内涵界定过于宽泛,研究中缺乏对重点的把握。学者们把学习型区域认同为区域范围下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有效联接,话语系统过于庞大,虽然不少研究强调了区域创新问题,但总体来讲缺乏针对性。学者们的研究把学习型区域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理论,各抒己见,但对学习型区域的评价标准却没有作出明晰的阐释,因而缺乏对现实中区域创新实践的针对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弥补和完善。
第二,学者们发掘了学习型区域的许多特征,阐释了各主体及各自掌握的资源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强调了当今时代知识资源在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但是研究多阐述如何以企业为中心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对高校的积极作用虽有所涉及,但是缺乏以高校为核心的系统论述,忽视了高校知识权威的地位,忽视了高校在推动知识创新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忽视了高校是学习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推动者和领导者。不确立高校在知识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和在学习机制当中的领导地位,实践中的学习型区域建设就不会有创新的灵魂。在理解和解释高校引领其他主体开展学习的过程上,当前的“学习型区域理论”在这方面的研究仍有欠缺。
学习型区域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为高校发挥区域创新作用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分析框架。学习型区域理论脱离了过去狭隘的经济增长观念,更加符合当今的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模式。我们可以在现代经济背景下,使用学习型区域理论分析框架,为高校改革和发展提供导向和建立系统的机制。由此,经过文献研究,我们应在学者们的基础上作如下深入研究,也是本书期望解决的问题:(www.xing528.com)
第一,无论是高校的发展还是区域发展都促使高校要关注和重视区域服务职能的发挥。不同区域通常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地方供应网络的发展需要考虑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不断创新,如何充分利用本土情境和当地的高教资源。
第二,在学习型区域视角下,高校如何积极发挥作用,促成区域产出和生产网络布局的形成,而不仅仅是连接其他主体的工具,国家或部门政府治理网络内部决定的机制的消极接受者。
第三,学习型区域在更广泛体制内联系实际十分重要。学习型区域可以再分为两大核心要素,即知识生产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和知识使用部门(高科技企业和商业发展机构等)。两个部门在创新网络当中的地位和优势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它们自身的能力。其中,高校在创新网络当中的声望和地位大多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在创新过程中,高校如何加强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开发知识产生利润,通过为所在区域创造价值,保障产业长期竞争力的同时,积极贡献地方经济。
第四,知识生产和知识运用两大部门应在实践中加强关联,促使内部关系对区域施加积极的影响。过去研究认为创新是一个线性过程,技术直接从知识生产部门转移到了知识使用部门。然而,目前的研究认为创新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特定地区内两大部门相互作用程度的大小决定了它们的创新能力。特定区域的经济优势依赖于其中两大部门之间建立起来的网络和经济生产能力,而高校应该如何促进两大部门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第五,学习型区域是创造、获取、应用和商业化新知识的有效场所。学习型区域支持每个部门在创新网络中确立更高的地位;通过从事区域参与的科研,高校可以获取更多财政支持,从而提升学校自身的国际声望。同样,通过与区域支持的高校合作,企业可以实现自身吸收能力的拓展和完善,尤其是那些精简研发机构的企业往往会从与高校的结合中获益,有能力创新高效,加快学习并生产出更好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提升它们自身的竞争优势。研究必须阐释实现上述创新策略的现行基础、存在的障碍、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机制。
第六,学习型区域中的高校必须既重视科研又重视开发,基础研究与市场导向并重;高校如何帮助企业创办有效的科研与开发实验室,在地方各主体之间建立有效联系,生产区域知识;如何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一道,充分实现新知识向应用成果的转化并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乃至改善更广阔地域的经济形势,是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构建学习型区域,如何打破科学技术教育政策的限制,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以及激励机制,加强高校建设是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高校作为科研和高端人才培养的核心组织,在实现组织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乃至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新角色不仅仅承担着知识生产、传播,高等人才培养以及系统创新的内容,而且更超越了原先的使命,增添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我们不能忽视高校主动促进经济发展的使命,研究必须解决如何积极利用高校开展基础科技研究以及各种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通过区域创新网络的支持和推动促进区域内产学研联合更加紧密,多方位、多层次帮助高校完成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提高高校的创新贡献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