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征:曲谏太宗的封建手段

魏征:曲谏太宗的封建手段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征感激太宗对他的特别恩遇,总是将心中的话毫无保留地讲出来。魏征日渐受到太宗的信任和器重,招来一些朝臣的嫉妒,太宗左右的亲信大臣中有人诬告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为了表彰魏征的忠耿公直,太宗下令赐绢500匹。由于魏征的建议切实中肯,深合太宗的心意,不久就被提升为尚书右丞。魏征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不得不采用一些劝谏太宗的巧妙手段,借故论今、以史为鉴,达到曲意劝谏的目的,同时也让太宗对他不产生反感之意。

魏征:曲谏太宗的封建手段

故事回放

太宗即位之初,国家经过隋末动乱和平定割据的战争,元气大损,民生凋敝。唐太宗日夜忧心,经常召集大臣一起讨论前代的治乱兴衰历史,他感叹道:“如今正当大乱之后,天下恐怕一时难得治理好啊!”

魏征上言分析道:“百姓历经战乱,愁苦不堪,这样就容易教化。这就如同饥饿的人要准备食物,口渴的人要寻找水源,来得更快。”

太宗听后仍然摇头,“古人早就说过,善人治理国家,也需要百年功夫,才能克服残暴,免除杀戮。”

魏征接着说:“那并不是指圣明之人而言。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像发出声音一样,很快就会有回声,一年之内必能见到效果。如果三年才见成绩,那已经是太晚了。”

宰相封德彝听了魏征的话,很不以为然,对太宗说:“魏征所言,不过书痴说梦,只会扰乱国家,陛下切莫轻信。秦时用严刑厉法,汉代又行王霸之道,都想治理好天下,但却都没有成功。”

魏征反驳封德彝说:“五帝和三王不必交换百姓来施行教化,照五帝的方法就能实现五帝的政治,照三王的方法就能实现三王的政治,要害在于怎么办。黄帝讨伐蚩尤,经过70次战争,平定了乱事。九黎作乱,颛顼就讨伐他们,得胜之后天下也就平定了。夏桀胡作非为,商汤将他赶走。商纣残暴无道,周武王起兵讨伐他,商汤和武王都亲眼看到了太平。如果说自三代之后,人心一天比一天奸诈,再不会回复到敦厚朴实,那么还如何谈得上治理国家呢?”

魏征转向太宗继续说道:“臣以为,隋朝之所以短命而亡,是由于扰民太甚。我朝新立,虽不如隋时富裕,但天下安定,人心思治,这是陛下很少扰民的结果。总结隋亡的教训,就是静之则安,动之则乱。如果百姓想休养生息,而朝廷却要征发徭役,百姓生活困顿而要他们负担很重的赋税,国家的衰亡就会因此而起。当今之政,应当偃武修文,减轻百姓的赋役负担,减省刑罚,让他们致力于农耕生产。这是达到国家治理的根本所在,请陛下慎重考虑!”

唐太宗听完魏征一席话,连连点头,坚定了信心。他毫不迟疑地决定采纳魏征的建议,偃武修文,以诚信治理天下。太宗求治心切,有时单独召见魏征,在他的寝宫里商议政事。魏征感激太宗对他的特别恩遇,总是将心中的话毫无保留地讲出来。

魏征日渐受到太宗的信任和器重,招来一些朝臣的嫉妒,太宗左右的亲信大臣中有人诬告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太宗派温彦博去查办,结果不是那么回事。

次日,魏征上朝对太宗奏言道:“臣听说君臣一心,叫作一体。君臣上下以诚相待,才能使国家达到治理。哪里有丢开大公无私的精神,只在检点行为上费心思下功夫的!如果朝廷上下都走这样的路,国家的兴亡就不能预料了。”(www.xing528.com)

太宗听了一惊,说道:“朕明白了。”

魏征叩头又说:“臣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而不要让臣做忠臣。”

太宗有些不解,问道:“忠臣和良臣有不同之处吗?”

魏征回答:“古代尧和舜的臣子稷、契、皋陶,就是良臣;夏桀的臣子关龙逢、殷纣的臣子比干,就是忠臣。良臣本身享有美名,君主获得光辉的声誉,子孙相传,国运无穷。忠臣本身遭难被杀,君主落得个昏庸残暴的恶名,国亡家灭,只不过取得个空名罢了。这就是良臣和忠臣的区别。”

太宗听了连声称:“对!对!朕再问你,君主走什么途径才能明智,犯什么过失就会昏暗?”

魏征畅言作答:“君主所以明智,在于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君主所以昏暗,是由于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古代尧、舜当政,开放四方言路,使自己能看到各方面的事情,听到各方面的言论,当时虽然有共工和鲧这样的奸人,也没有受他们的蒙蔽;虽然有些人言行不符,也没有被他们迷惑。与之相反的是,秦二世深居宫中,专信赵高,结果秦的统治迅速崩溃,天下人纷纷起来造反,还不知道。南朝梁武帝相信朱异,侯景领兵打到京城,他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相信虞世基,天下到处起事,他一点也不清楚。所以说,君主能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奸邪之邪就无法蒙蔽,下情才能上达。”

太宗感慨道:“君主理政,事务繁多,如果一人独断,不听取臣下的意见,是不可能处理好的。君主若有过失,大臣就应该及时进谏。”为了表彰魏征的忠耿公直,太宗下令赐绢500匹。由于魏征的建议切实中肯,深合太宗的心意,不久就被提升为尚书右丞。

手段点拨:

魏征数劝太宗,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任贤受谏”、“薄赋敛,轻租税”等理政名言,被唐太宗比做一面镜子。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劝谏不得当随时会招来杀身之祸的。魏征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不得不采用一些劝谏太宗的巧妙手段,借故论今、以史为鉴,达到曲意劝谏的目的,同时也让太宗对他不产生反感之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