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回放
三国时期,姜维原是魏国的一员名将,后来被迫投靠了蜀国,成为西蜀的忠臣干将。而诸葛亮收服姜维的经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妙用谎言的生动例子。
建兴六年(公元288年)正月,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初出祁山(今甘肃省西部),进攻魏军,首战告捷,拿下了南安和安定两郡,活捉了魏主驸马魏军都督夏侯懋。旗开得胜,军威大振。随后进攻天水时,却碰上了智勇双全的魏军骁将姜维。两军对阵,诸葛亮连输两场。诸葛亮心想,姜维虽是可恨,更是可爱。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能把姜维收服过来,为蜀所用,胜过夺取十座天水城。
爱将心切,计上心来,诸葛亮便着手调查姜维的出身底细,以便对症下药,因人施计。经过调查,探明姜维是一位有名的孝子,其母住在冀县城内。这可是引诱姜维上钩的最好钓饵。诸葛亮遂命大将魏延领军佯攻冀县城。驻在天水的姜维闻报蜀军去攻冀州时,抢先领兵赶忙去援救冀县,加强冀县城防。魏延知道姜维进城后,按照诸葛亮的谋略,只围不攻,死死把姜维困在城中,隔绝与外界的联系,以便诸葛亮行计。
首先,诸葛亮编造谎言诓骗活捉过来的夏侯懋。他把夏侯懋叫到跟前说道:“天水姜维已去助守冀县,姜将军差人送信与我,信中说,‘若放出驸马,姜某可降蜀’。吾已复信与他,答应放你归魏。”这一谎言便在魏主驸马夏侯懋的心中留下姜维意欲叛魏的影子。然而诸葛亮知道单凭自己说谎,要骗过身为三军都督的驸马爷还是不够的,必须换一些人重复这些谎言,进一步欺骗夏侯懋,叫他完全相信诸葛亮的谎言是“真话”。
诸葛亮安顿好骗局之后,真的把魏主驸马夏侯懋放了。他像出笼的鸟、破网的鱼,策马奔驰向天水而去,正行之间,忽逢数人迎面逃来,夏侯懋驻马探问,数人异口同声答道:“我等皆冀县百姓,只因姜维献了城池,投降了诸葛亮,蜀将魏延纵火劫财,因此弃家逃难,投上邦去也。”夏侯懋闻言,心想,诸葛亮之言是也。当夏侯懋再往前赶路时,又碰见一群“携男带女的逃难百姓”。夏侯懋又向“难民”们探问冀城军情如何,“难民”们又七嘴八舌哭诉冀县失守,姜维叛魏降蜀给城中造成的灾难。接二连三的“马路消息”,谎言重复数遍便成了“真话”,哄得夏侯懋相信了诸葛亮编造的“姜维降蜀”的谎言。其实,这些“难民”,都是诸葛亮从军中挑选的士兵扮装起来的“撒谎队伍”,替诸葛亮传播谎言的“小广播”。死里逃生的驸马爷怎会想到这也是诸葛亮的诡计。(www.xing528.com)
夏侯懋带着这些“马路消息”,匆匆回到天水城,自己也当了传声筒,宣扬“冀城已经失守”和“姜维已经叛魏降蜀”,诸葛亮借驸马爷之口,传播谎言,比诸葛亮亲自说谎和“难民”说谎更管用、更有效、更富有欺骗性,天水魏军将校全都信以为真。这样,就把姜维的归路堵塞了。
诸葛亮是一位以谨慎出名的军师,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为了完全断绝姜维的归路,他又在军中挑一名与姜维“形貌相似者”扮演姜维,趁夜领兵佯攻天水城,城楼魏将在“火光中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指挥攻城,更造成守军魏将对驸马带回的消息深信不疑,所有人都相信姜维已经叛变了。
诸葛亮完成谎言攻势后,堵死了姜维的归路,这时,命令魏延猛烈攻城,而又网开一面,故意留下薄弱围点,以便姜维携母突围出城。姜维突围后,直奔天水城下,呼唤开门。城楼守军见姜维前来,便一阵乱箭射下,姜维百口难辩,只好离开天水,自寻出路。途中又遭到诸葛亮预先埋伏的劲旅出击喊话招降,他左思右想,既然有国难投,只好下马投靠了诸葛亮。于是,蜀军终于求得了一名盖世骁将。
手段点拨:
诸葛亮不但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天文学家,也是妙用谎言的专家。他张扬谎言,弄得魏将姜维有国难投,为蜀国求得一名大将。诸葛亮是一位最善于运用谎言行诈的优秀军事家和谋略家。诸葛亮妙用谎言得一大将,而魏军都督夏侯懋轻信谎言失一大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