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显王即位至去世(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周显王即位至去世(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显王八年秦孝公元年,魏惠王九年,韩昭侯二年,赵成侯十四年,田桓公十四年,楚宣王九年,燕文公元年。是时魏惠王尚未称王。至秦昭王中年,始有与齐盡王并称东西帝之举。当秦献公时,已进行改革,元年止从死,七年初行为市,十年为户籍相伍,并推行县制,已为秦孝公任用卫鞅变法奠定基础。)[赵成侯]十四年与韩攻秦。[魏惠王]十年伐取赵皮牢,彗星见。秦孝公元年彗星见西方。

周显王即位至去世(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周显王八年(公元前三六一年) 秦孝公元年,魏惠王九年,韩昭侯二年,赵成侯十四年,田桓公十四年,楚宣王九年,燕文公元年。

[秦]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王。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秦本纪》)魏公叔座疾(“座”原作“痤”,从毕沅据《太平御览》四百四十四、六百三十二两引改正。《魏策一》第九章亦作“痤”,“疾”作“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之病甚矣(《魏策》“甚矣”作“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对曰:“臣之御庶子鞅(《魏策》作“痤有御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听之也(《魏策》“国”作“国事”),为不能听,勿使出境。”王不应,出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今谓寡人以国听鞅(《魏策》作“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悖也夫!”(《魏策》作“不亦悖乎”)公叔死,公孙鞅西游秦,秦孝公听之,秦果用强,魏果用弱。(《吕氏春秋·长见》,《魏策》第九章同,末节作“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商君列传》)  案:《吕氏春秋》、《韩非子》、《战国策》俱称商君为卫鞅或公孙鞅。《吕氏春秋》高诱注:“卫之公孙也,故曰公孙鞅或曰卫鞅。”公孙氏当是卫宗族中分出之一大支。《宋卫策》第十三章:

卫嗣君病,富术曰:“自今以往者,公孙氏必不血食矣。”高诱注:

“公孙氏谓嗣君也,卫鎝之孙,故云公孙氏。”卫嗣君乃卫平侯之子,平侯即子南劲,取代卫成侯者。子南劲取代卫成侯之后,卫君不称姬姓而称公孙氏。卫鞅亦出于公孙氏之一支也。《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云:“公孙非姓氏”,非是。

  又案:《吕氏春秋》、《魏策》俱谓鞅为公叔痤之御庶子,而《史记》作中庶子,考战国时君侯卿相之家臣有御庶子、中庶子、少庶子等。《吕氏春秋·长见》高诱注:“御庶子,爵也。”《商君列传·索隐》云:“中庶子,官名也。”《秦策五》第六章“少庶子甘罗”高诱注:“少庶子,官名。甘罗,文信家臣也。”庶子乃随从侍候听使唤之家臣称呼,非官爵之名。如《韩非子·内储说上》记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卜皮为县令,使少庶子佯爱御史。《内储说下》记济阳君有少庶子不见知。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责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不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商君列传》)  案:此卫鞅游说秦孝公之故事,疑出于后人增饰。是时魏惠王尚未称王。其后孟子见魏惠王、齐宣王始畅论“王道”与“霸道”,尚未有“帝道”之说。至秦昭王中年,始有与齐盡王并称东西帝之举。至战国晚期卫鞅学派所著《商君书》,其政治目标为谋求“治”、“富”、“强”、“王”。“王”即指完成统一而创建统一王朝,亦未见有“帝道”之说。是时卫鞅游说秦孝公,说帝道不可能,说创立统一之王业亦不合时宜,惟有“以强国之术说君”耳。

卫鞅携李悝《法经》入秦,所说无非魏国已行之有效之“富国强兵”之术。当秦献公时,已进行改革,元年止从死,七年初行为市,十年为户籍相伍,并推行县制,已为秦孝公任用卫鞅变法奠定基础。

秦、汉旧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师李悝,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商鞅受之以相秦。(《晋书·刑法志》,《唐律疏议》亦云:“商鞅传授,改法为律。”)[赵成侯]十四年与韩攻秦。(《赵世家》)梁惠成王九年与邯郸榆次、阳邑。(《水经· 洞过水注》引《纪年》) [魏惠王]十年(当作九年)伐取赵皮牢,彗星见。(《魏世家》,《六国表》亦记是年“取赵皮牢”)

秦孝公元年彗星见西方。(《六国表》)  案:是年秦、魏国都俱见彗星,故秦、魏史官分别有记载。

  又案:《魏策一》第八章载魏将公叔痤败韩、赵于浍北,禽乐祚。《魏世家》、《韩世家》皆载败浍于上年。《赵世家》载上年“魏败我浍,取皮牢”。而《魏世家》、《六国表》又载“取赵皮牢”于是年。盖是役连续有二年。皮牢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北,正当浍水东北。

梁惠成王九年王会郑矨侯于巫沙。(《水经·济水注》引《纪年》)  案:郑矨侯即韩昭侯,盖有昭、矨两谥。或称韩昭矨侯、昭僖侯。

梁惠成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也。(《魏世家·集解》引《纪年》,《魏世家·索隐》引《纪年》亦“以为魏惠王九年”。《孟子·梁惠王上·正义》引《纪年》同。《水经·渠水注》引作“六年四月甲寅徙邦于大梁”。《汉书·高帝纪·注》臣瓒引《纪年》作“六年自安邑迁于大梁”)  案:《魏世家》云:惠王“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商君列传》亦云:“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朱右曾《竹书纪年存真》云:“惠王之徙都,非畏秦也,欲与韩、赵、齐、楚争强也。安邑迫于中条、太行之险,不如大梁平坦,四方所走集,车骑便利,易与诸侯争衡。《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齐王大发师以救之,秦兵罢,齐将求九鼎。顾率曰: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沙海之上久矣。鼎入梁,必不出。晖台沙海,皆大梁地,是时为东周惠公。惠公薨于梁惠王十一年,则梁之徙都在前,彰彰明矣。”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云:“魏之迁都,不必因秦虏太子东地至河近安邑始迁也。《世家》谓襄王五年始予秦河西之地,七年始尽入上郡于秦。是惠王三十一年前,秦地未尝东至河矣。若谓迁都之岁秦实虏我太子,则《年表》有九年战少梁虏太子之说。是《史记》与《纪年》本合,特误将迁都系于三十一年耳。考《竹书》惠王十年入河水于圃田,又为大沟而引圃水。……马陵之战,《孙子列传》谓齐使田忌将而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已过而西矣。此皆惠王九年迁都之证。”钱穆《魏徙大梁乃惠成王九年非三十一年辨》云:“《秦记》‘孝公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年表》、《商君列传》均载此事,而独不见于《魏世家》。盖安邑魏都,其君在焉,岂得围而便降?而徙都犹在十二年后;殆史公亦自知其不可安而灭去之者。《史记志疑》觉其不可通,而谓‘安邑’乃‘固阳’字误。则亦曲为弥缝,而不悟其破绽之不止于此也。又《秦策》‘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会’。……逢泽近大梁,《秦策》所云退为逢泽之遇者,足证其时魏已都大梁也。否则渡河而南,远至逢泽,何云退?故知《史记》三十一年徙都大梁之说必误,不得据以疑《纪年》也。”(《先秦诸子系年》第一四八至一四九页)说皆甚是。《楚策一》江乙恶昭奚恤,谓楚王曰:“邯郸之难,楚进兵,大梁拔矣。昭奚恤取魏之宝器,以臣居魏知之。”是惠王十六年魏围赵而楚进兵时,魏已徙都大梁,此更魏于惠王九年徙都大梁之明证矣。

  又案:古籍引《纪年》,魏徙大梁,有梁惠成王六年或九年之不同。以当时形势而言,当以九年之记载为是。据张培瑜《中国先秦史历表》公元前三六一年夏历四月壬子朔,四月甲寅为初

三。魏惠王八年魏与韩、赵交战于浍,得胜,取赵皮牢,魏又攻赵取得列人与肥。魏惠王九年魏与韩、赵修好,魏惠王会韩昭侯于巫沙,又以榆次、阳邑与赵,易取赵之泫氏。盖魏已迁都大梁,企图以友好合作方式,调整魏与赵、韩之间交错之城邑,从而使魏在中原之大片土地连成一块,造成建都大梁之有利形势。赵以突入魏境之旧都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交换魏之繁阳(今河南内黄西北)以及浮水一带,亦在此时。《赵世家》载:“成侯十一年秦攻魏,赵救之于石阿(“阿”乃“门”字之误)。十二年秦攻魏少梁,赵救之。”赵成侯十一年正当魏惠王六年,是年秦攻魏石门,石门在今山西运城西南,在安邑西南八十里,因而赵派兵往救。

秦在此大败三晋之师,斩首六万。但由于赵之救援,秦即退兵,未敢深入。次年秦又攻魏河西之少梁,赵又救之。此时魏尚建都于安邑,并占有河西地。大梁故城遗址在今河南开封城西北。

李长傅《开封历史地理》云:“大梁城有十二门,今可考只夷门、高门……考今铁塔在夷山上,夷门当在铁塔附近,即大梁城东壁抵现在铁塔。固子门是开封外城西门,今名固子村,在城西三里余。高门又在其西二里。则大梁城西壁在今城西五里余,南壁假定到故汴河北岸,今相国寺南,北壁推算在今城北五里。则大梁城面积比今开封稍大。”昔魏徙大梁,赵以中牟易魏,故《志》曰:赵南至浮水繁阳。(《水经·河水注》)自魏徙大梁,赵以中牟易魏,故赵之南界,极于浮水,匪直专漳也。(《水经·渠水注》)韩昭侯二年宋取我黄池。魏取我朱。(《六国表》,《韩世家》同)  案:黄池在今河南封丘县南。正当韩给予魏之平丘西南,其地亦不与韩之国都新郑相连属,因而为宋所取。朱之地望不详,疑亦在其附近。

[魏惠王]十四年(当作十三年)与赵会?。(《魏世家》,《六国表》同) 

[初无余之]十二年寺区弟忠弑其君莽安,次无颛立。(《越世家·索隐》引《纪年》)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而越国无君,求王子搜,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熏之以艾,乘之以王舆,王子搜援缓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庄子· 让王》,《吕氏春秋·贵生》同)越王搜有子四人。越王之弟曰豫,欲尽杀之而为之后。恶其三人而杀之矣,国人不说,大非上。又恶其一人而欲杀之,越王未之听。

其子恐必死,因国人之欲逐豫,围王宫。越王太息曰:“余不听豫之言,以罹此难也。”(《吕氏春秋·审己》)  案:《淮南子·原道训》云:“越王翳逃山穴,越人熏而出之,遂不得已。”《吕氏春秋》高诱注:“王子搜,《淮南子》云‘越王翳也’。《越世家·索隐》谓王子搜,乐资云‘号曰无颛’。当出乐资《春秋后传》,当有所据。《吕氏春秋》毕沅注亦云:据《竹书纪年》翳为子所杀,越人杀其子,立无余,又见杀,立无颛。是无颛方可云三世杀其君。洪颐煊《读书丛录》以为即王之侯,云:‘搜、授、侯三字声皆相近。’《越世家》谓‘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瞗立’。《索隐》又云:‘盖无颛后乃次无瞗’,则王之侯固为无颛。《越世家》讳言三世杀其君之事,因而不载诸咎、初无余之等见杀之君。”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谓:“是王本名翳,因逃乎丹穴,搜而出之,故以为名。授又搜之别字也,弟豫即孚错枝,其子逐豫围王宫,即太子诸咎杀其君翳之事。”出于推想,未有确据。马叙伦《庄子义证》谓:搜即孚错枝,“侯”“搜”皆由“孚”字而来,孚音亦幽类也。但凭字音推测,亦不可信。

隹(唯)十又四年`(陈)侯午台(以)群者(诸)侯献金作皇妣孝大妃efg(敦),台(以)h()台(以)尝,保又(有)齐邦,永c(世)毋忘。(《十四年陈侯午敦铭文》)  案:《史记》记桓公六年卒,《纪年》则齐桓公十八年而后威王始见。据此铭文,亦可证《纪年》是而《史记》有误。

周显王九年(公元前三六年)

 秦孝公二年,魏惠王十年,韩昭侯三年,赵成侯十五年,田桓公十五年,楚宣王十年,燕文公二年。

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水经·渠水注》引《纪年》,《太平御览》七十二引《水经注》作“梁惠成王十五年”)  案:《水经·渠水注》云:圃田泽“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浦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故《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也。又有一渎,自酸枣受河,导自濮渎,历酸枣径阳武县南出,世谓之十字沟而属于渠,或谓是渎为梁惠之所开,而不能详也”。此为魏徙都大梁之后,在大梁周围兴修水利,先在黄河与圃田泽之间开凿运河,引黄河之水流入圃田,又从圃田开大沟以利航运与灌溉。此后,梁惠王三十一年又从大梁北郭开大沟,以引圃田水。此乃鸿沟最早开凿之一段。

梁惠成王十年瑕阳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水经·青衣水注》引《纪年》)

  案:瑕阳为魏地,在今山西临猗县西。《水经·青衣水注》谓青衣“县有蒙山,青衣水所发,东径其县,与沫水会于越隽郡之灵关道”。蒙山即岷山,在今四川芦山县北。盖瑕阳之水利专家为蜀所聘,由魏经秦入蜀,为之疏导,此时自秦来归。

[周显王]九年致文武胙于秦孝公。(《周本纪》,《秦本纪》系“天子致胙”于秦孝公二年,《六国表》同)

[赵成侯]十五年助魏攻齐。(《赵世家》)东周惠公杰薨。(《六国表》周显王九年《集解》徐广引《纪年》)  案:梁玉绳《古今人表考》以杰为东周昭文君之名。云:“昭文君是东周君,则必东周惠公之子,《史记·周本纪·索隐》谓西周武公太子为文公,非也。”今按:东周惠公为周威公之少子,名根。周显王二年周威公死,根得赵韩两国之助,与太子争立,因而另立东周小国。此条《纪年》有误,疑当作“东周惠公薨,子杰立”。

【附编】

梁惠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转引《汲郡古文》,《左传》哀公十四年《正义》、《太平御览》一百五十八所引相同,惟“发”误作“废”。《舆地广记》卷五东京开封县下(《路史·国名记甲》注引《纪年》同)  案:《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开封,“逢池在东北,或曰宋之逢泽也。”注引臣瓒曰:“《汲郡古文》梁惠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今浚仪有蓬陂、忌泽是也。”《秦本纪·集解》引徐广曰:“开封东北有逢泽。”《正义》引《括地志》云:“逢泽亦名逢池,在汴州浚仪县东南十四里。”历来辑《纪年》者,列此事于魏徙大梁之后,今从之。盖亦魏徙大梁后之开发设施。

周显王十年(公元前三五九年)

 秦孝公三年,魏惠王十一年,韩昭侯四年,赵成侯十六年,田桓公十六年,楚宣王十一年,燕文公三年。

[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

(《秦本纪》)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商君书·更法》作“臣闻之,疑行无成”,《长短经·适变》、《太平御览》四百九十六引《商君书》皆作“无名”,《新序· 善谋》第七章亦作“无名”),疑事无功(《商君书》此句下有“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新序》有“君亟定变法之虑,行之无疑,殆无顾天下之议”),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见非”,《商君书》作“见负”,《新序》作“负非”),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敖”,《商君书》作“骜”,《新序》作“?”)。愚者?于成事(《商君书》、《新序》此句上有“语曰”二字。“?”,《商君书》作“暗”),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商君书》、《新序》此句上有“郭偃之法曰”五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商君书》、《新序》此句下有“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两句)。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新序》“强”作“治”),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商君书》、《新序》“缘”作“据”),吏习而民安之。”(《商君书》此句下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新序》此句下有“今君变法不循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君熟虑之”)。卫鞅曰:“龙之所言(《商君书》、《新序》“龙”作“子”),世俗之言也(《新序》“言”作“所知”),常人安于故俗(《商君书》作“故习”,《新序》作“所习”),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商君书》、《新序》作“此两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商君书》、《新序》“礼”作“道”),五伯不同法而霸(《商君书》、《新序》“伯”作“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商君书》此句下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君无疑矣”。《新序》同《商君书》,惟“论变”作“论治”)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君书》、《新序》此句下有“君其图之”四字)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君书》卫鞅所言作“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君无疑矣”。《新序》大体同《商君书》)孝公曰:“善。”(《商君书》“善”下有“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愚者笑之,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新序》“笑之”作“之笑”,“丧”作“忧”。《太平御览》一百九十五引《商君书》“怪”作“i”。钱熙祚、朱师辙皆以为作“i”是也)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商君列传》,《商君书·更法》因袭赵武灵王与肥义、赵文、赵造等人辩论胡服之辞,大加增饰,《新序》第七章更因袭《商君书》。《商君书》结句作“于是遂出垦草令”)  案:上述卫鞅与甘龙、杜挚在秦孝公前辩论变法之辞,当以《商君列传》较为原始。《商君书》晚出,与《赵策二》第四章、《赵世家》所载赵武灵王与肥义、赵文、赵造等人辩论胡服之辞,颇多因袭而相同。盖《商君书》作者因袭而增饰者,并不足信。《赵策二》与《赵世家》所载,确是就胡服而辩论。赵武灵王驳赵造,谓三王“法令制度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使其便”,亦就胡服而辩论。而《商君书》公孙鞅驳杜挚,谓文武“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此与商鞅变法之主旨不合。《赵策二》、《赵世家》辩论之结果,为“遂胡服招骑射”,与辩论颇为确切。而《商君书》辩论之结果“于是遂出垦草令”,与辩论之主旨亦不合。当以《商君列传》作“卒定变法之令”为是。《资治通鉴》据《商君列传》是也。已辨在周赧王八年案语中。

  又案:《商君列传》谓经此辩论,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商君书·更法》谓“于是遂出垦草令”。而《秦本纪》则云:嗣后“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是《秦本纪》以孝公三年已用鞅法,至孝公六年乃拜鞅为左庶长。与《商君列传》以鞅为左庶长而下变法令者异。余考《秦策一》云:“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韩非子·和氏》云:“商君教秦孝公……明法令……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王先慎《集解》云:“疑‘八’上夺‘十’字”,是也。孝公二十四年卒,上推十八年,适为孝公六年,然则鞅于孝公六年为左庶长,下令变法亦端在六年。殆孝公三年鞅虽议变法,以甘龙、杜挚之非难,实未尝行欤?

[赵成侯]十六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赵世家》)  案:三家分晋,惟上党之屯留长子等邑尚为晋所有。《纪年》载梁惠王元年韩、赵迁晋君于屯留,取其长子,故《赵世家》载赵成侯五年韩与赵长子。此年韩、赵又迁晋君于端氏,故《纪年》载梁惠王十二年韩取屯留、长子、涅。《赵世家》谓此年赵与韩、魏分晋,魏实不与焉。

魏惠王十二年(当作十一年)星昼坠,有声。(《六国表》,《魏世家》同)

【附编】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民主长(今本《商君书》有“长”误作“张”者),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以上二句《新序·善谋》作“今吾欲更法以教民”),恐天下之议我也。”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更法》“公孙鞅曰”以下,与《商君列传》大体相同,而据《赵策二》赵武灵王与肥义等人辩论胡服之辞,大加增饰。已见前引《商君列传》及附注中。

此开首一段,亦因袭《赵策二》而增饰者)周显王十一年(公元前三五八年) 秦孝公四年,魏惠王十二年,韩昭侯五年,赵成侯十七年,田桓公十七年,楚宣王十二年,燕文公四年。

梁惠成王十二年,郑取屯留、尚子、涅。(《水经·浊漳水注》引《纪年》,《太平御览》一百六十三引作“郑取屯留、尚子,即长子之地也”。《太平寰宇记》四十五潞州长子县下引作“郑取屯留、长子”。

《路史·国名记丁》引作“郑取屯留、尚子”)  案:尚子即长子,《太平御览》“即长子之地也”,当为解释之辞。涅在今山西武乡西北,在屯留之北。亦当为晋君所有之邑。

是年原属晋君之屯留、长子、涅三邑,均为韩所取。

梁惠成王十二年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水经·济水注》引《纪年》)

秦通崤塞而魏筑城也。(《淮南子·说林训》,高诱注:“魏徙都于大梁,闻秦通治崤关,知欲来东兼之,故筑城设守备也。”)  案:《水经·阴沟水注》云:“右渎东南经阳武城北,东南绝长城;经安亭北,又东北会左渎,左渎又东绝长城。”《水经·渠水注》又云:“圃田泽,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续汉书·郡国志》河南郡下:“卷有长城,经阳武到密。”策士所造苏秦游说魏襄王之辞,谓魏“西有长城之界”,《苏秦列传·集解》徐广曰:“荥阳卷县有长城,经阳武到密。”魏此时所筑西边长城,起自黄河边之卷,在今河南原阳西,东向到阳武,在今原阳东南,折而往西南行,到密;在今河南密县东北。《淮南子》所谓“秦通崤塞而魏筑城”,所筑即此长城。

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水经·河水注》引《纪年》)

  案: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云:“《永乐大典》本作出,朱谋´本出作山,《笺》曰:谢兆申云:宋本作楚师决河。全祖望校本改为决水,赵一清、戴震校本仍作出,此条疑有脱讹。”今按《水经·河水注》云:“河水旧于白马县南?通濮、济、黄沟,故苏代说燕曰: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者也。金盽既建,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古黄河白马口在今河南浚县东南,楚师不能攻到此地。长垣即首垣,在今河南长垣东北,其地介于濮水、济水之间。盖是时,黄河有水灾,河水由白马口南?通濮、济,楚师引之以灌韩长垣之外。”[韩]昭侯元年(当作四年)秦败我西山。(《韩世家》,《六国表》同) [赵成侯]十七年成侯与魏惠王遇葛孽。(《赵世家》)周显王十二年(公元前三五七年) 秦孝公五年,魏惠王十三年,韩昭侯六年,赵成侯十八年,田桓公十八年,楚宣王十三年,燕文公五年。

梁惠成王十三年郑矨侯使许息来致地:平丘、户牖、首垣诸邑。

及郑驰地(“驰”读作“弛”,弛地谓易地),我取枳道与郑鹿。(《水经·河水注》引《纪年》)

  案:《永乐大典》本、朱谋´本作“十三年”,赵一清、戴震校本作“十一年”,朱右曾、王国维辑本从戴校本作“十一年”,而雷学淇引作“十三年”。当以十三年为是。盖此与十二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有关联。《永乐大典》本作“驰地”,全祖望、赵一清、戴震改作“驰道”,非是。盖不理解“驰地”之本义而误改。考郑鹿即白马口所在,在今河南浚县东南,首垣即长垣,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平丘在今河南封丘县东,户牖在今河南兰考县北。由郑鹿至首垣、平丘、户牖,此一狭长地带,原为韩地而突入于魏国境内。上年楚攻韩之首垣,引白马口向南“?通濮、济、黄沟”之河水,以灌首垣之外,使韩难以防守,因而韩于是年遣使来魏,致送平丘、户牖、首垣诸邑与魏,以便与魏交换适当之城邑。

《水经·河水注》于黎阳城下云:“余按《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郑矨侯使许息来致地:平邑、户牖、首垣诸邑。及郑驰地,我取枳道与郑鹿。’郑鹿即是城也。今城内有故台,尚谓之鸣鹿台,又谓之鸣鹿城,王玄谟自滑台走鹿鸣者也。济取名焉,故亦曰鹿鸣津,又曰白马济。津之东南有白马城,卫文公东徙,渡河都之,故济取名焉。”郑鹿即白马口之所在。是年韩先遣使来致首垣等三邑,及与韩相互交换城邑时,魏又取得枳道与郑鹿。盖枳道为通太行山之要道,白马口为黄河重要之渡口,并关系魏国之安危。《韩非子·初见秦》云:“决白马之口,以沃魏氏,是一举而三晋亡。”苏代约燕昭王亦曰:“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见《苏秦列传》与《燕策二》第一章)。魏迁都大梁之后,先后与赵、韩交换城邑,使魏在中原之土地连结成一块,造成十分有利之形势。

王念孙《读书杂志》与王引之《经义述闻》皆谓“驰”当读作“弛”,驰地即弛地,《尔雅·释诂》云:“弛,易也。”甚是。弛地即谓交换土地。《纪年》为魏史,仅言魏在交换土地时取得之城邑,未言韩取得之城邑。黄式三《周季编略》编此于周显王十一年,云:“韩侯使许息致平丘、户牖、首垣诸邑及驰道于魏。魏取驰道诸邑,与韩以鹿。”此记大误。既误从“驰道”之改字,又误读“与郑鹿”为句,误以为“与韩以鹿”。其实,郑鹿为一地名,即白马口所在,《水经注》论证甚明,不容曲解。

韩昭侯二年宋取我黄池,魏取我朱。(《六国表》,《韩世家》同,惟无“我”字)

  案:黄池在今河南封丘县南,正当韩给予魏之平丘西南。其地亦不与韩之国都新郑相连属,中隔魏地,因而为宋所取。朱之地望不详,疑亦在其附近。

[梁]惠成王十三年王及郑矨侯盟于巫沙,以释宅阳之围,归矨于郑。(《水经·济水注》引《纪年》)

  案:宅阳又名北宅,在魏西边魏长城以外,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矨又在宅阳西南。

魏惠王十四年(当作十三年)与赵会?。(《魏世家》,《六国表》同) 

  案:胡克家刻本《资治通鉴》误作“魏、韩会于?”。宋刊十一行本与孔天胤本同误,惟宋十二行本“韩”作“赵”,是也。?在今河北高邑县东,为赵之城邑。不可能为魏、韩王相会之地。

赵成侯十八年赵孟如齐。(《六国表》)楚宣王十三年君尹黑迎女秦。(《六国表》)  案:《会注考证》云:“君尹疑右尹。”马非百《秦集史》亦云:

“楚无君尹之官,当是右尹之误。”

梁惠王之十三年当齐桓公十八年,后威王始见。(《田世家·索隐》引《纪年》说)  案:《魏世家·索隐》云:“《纪年》齐幽公之十八年而威王立。”雷学淇《义证》云:“幽公即桓公之讹”,是也。而《田世家》云:“[桓公]六年救卫,桓公卒,子威王因齐立。”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云:“六乃十八二字并合之误,如《晋世家·索隐》引《纪年》‘敬公十八年魏文侯初立’,十八二字乃六字分离之误也。”(第一九八页)其说亦是。田桓公制作有十年与十四年陈侯午敦,则桓公固不止六年,而在十四年以上,亦可证《纪年》之说为是。

  又案:《田世家·索隐》据《纪年》云:“梁惠王之十三年当齐桓公十八年,后威王始见,则桓公立十九年而卒。”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云:“《魏世家·索隐》引《纪年》谓惠王二十八年与齐战于马陵,而《田齐世家·索隐》引《纪年》,谓威王十四年与梁战于马陵,是威王之元年,当惠王十五年明矣。威之元年在惠王十五年,则齐桓公之卒在惠王十四年明矣。故《索隐》曰桓公十九年而卒。桓既卒于明年,而此云威王立者,或立为太子,否则桓公退老使威王摄政,至明年桓公卒,而威王始即继体之位,又明年始改元。犹春秋时齐灵庄之故事矣。”而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难之曰:“《索隐》既云齐桓公十八年威王始见,则桓公即以十八年卒也,而又云立十九年而卒者。人君于即位之翌年称元,故一称十八,一称十九年也。……雷说可解于梁惠王十三年当齐桓公十八年之说,而无以解桓公立十九年卒之说也。……谓威王立乃立太子,否则桓公退老摄政,此皆无证臆测,实不可从。盖雷氏定威王元在梁惠王十五年,则桓公卒自当在十四年,而又与《索隐》引《纪年》桓公十八年威王立及惠王十三年威王始见两条不符,故不得不强为之说如是。”(第一九八至一九九页)又云:

“《孙子吴起列传·索隐》云:‘王劭按《纪年》梁惠王……二十七年十二月齐田鳷败梁马陵……’又《田敬仲世家·索隐》引《纪年》‘齐威王十四年田鳷伐梁马陵’。考《纪年》惠成王十三年齐桓公卒,威王立,威王十四年,正当惠成王二十七年,而《魏世家·索隐》引《纪年》惠王二十八年,与齐田鳷战于马陵,则又何也?窃疑齐伐魏在惠成王二十七年之冬,而魏败则在二十八年。”(第二五六至二五七页)余考《史记》魏武侯之世误前一年,而惠王未改前误多一年,齐桓公弑君自立,在魏武侯二十二年,即周烈王二年,当未逾年改元。其十八年当梁惠王十三年,即周显王十二年,是年威王立。威王十四年,当梁惠王二十七年,即周显王二十六年,是年适有马陵之役。雷氏固强说,而钱氏定威王立于周显王十一年,亦未为得。

  又案:《田世家》以齐威名因齐,《赵策三》作田婴齐,《鲁仲连列传》亦作因齐。《陈侯因TU铭文》作因T,丁山《由陈侯因TU铭黄帝论五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三本四分册)谓“T”古或作“V”,后乃省作“齐,而日人高田忠周《学古发凡》谓因齐之名乃取得齐之义,本字当作“因脐”,“T”乃“脐”之异文。高田氏之说是也。梁玉绳《古今人表考》云:“威王之名,《年表》、《世家》、《鲁仲连传》作因齐,《赵策》作婴齐,并传写误。

时田婴用事,决无君臣同名之理,而齐王自不当以齐为名,其一曰因,不但《穰苴传》可证,《庄子释文》固云威王名因,古不避嫌名,故:有婴子也。其一曰牟,惟见《庄子》。”余考《司马穰苴列传》云:“至常曾孙和,因自立为齐威王”,此本误文,且“因”为虚辞,何得据以定威王名因耶?《庄子·则阳》云:“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犀首问而耻之,曰:‘……

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 忌也出走,然后扶其背,折其脊。’……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释文云:“与田侯”一本作“田侯牟”,“司马云田侯齐威王也,名牟,桓公子。”俞樾《诸子平议》云:

“桓公名午,与牟字相似,牟或午之讹,然齐桓公午与梁惠王不相值也。”考《纪年》梁惠王十三年齐桓公卒,桓公固与惠王相值,然与公孙衍、田忌、惠施仍不同时。马叙伦《庄子义证》云:“《世家》又曰‘威王三十三年杀其大夫牟辛’,《集解》引徐广曰‘一作夫人’……然则牟岂田侯夫人之名而庄子误以为田侯名邪?或当从陆本无牟字,一本有牟字,盖因下句而加也。牟或借为倍……

读者以背释矣。传写误为牟背,复加牟字于上句田侯之下。”疑马氏或说近是。《庄子》寓言十九,岂足据为典要?

周显王十三年(公元前三五六年)

 秦孝公六年,魏惠王十四年,韩昭侯七年,赵成侯十九年,齐威王元年,楚宣王十四年,燕文公六年。

[魏惠王]十五年(当作十四年)鲁、卫、宋、郑君来朝。(《魏世家》,《六国表》同,无“朝”字)

[魏惠王十四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矨侯来朝。(《魏世家·索隐》引《纪年》云:“皆在十四年。”《六国表·集解》徐广引《纪年》作“鲁共侯来朝”)[卫成侯]十六年卫更贬号曰侯。(《卫世家》)  案:余考卫成侯元误后十年,其十六年适当周显王十三年,是年以朝魏而贬号曰侯。不然如《六国表》之纪年,贬号为侯在其后十年,何《纪年》已称之为卫成侯乎?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姚注:“一本无令字。”王念孙以一本无令字为是。《文选·七启、七命》注及《太平御览》一百四十八引皆(www.xing528.com)

无令字可证),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蛕,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姚注:“一本无之字。”《文选·与杨德祖书、七启》注、《太平御览》三百八十、《初学记》十九引皆无“之”字),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欤?”梁王称善相属。(《魏策二》第十七章)  案:鲍彪注:“婴,史作7,音相近。此(魏惠)十五年鲁、卫、宋、郑君来朝。”吕祖谦《大事记·解题》云:“是时魏惠王方强,诸侯相率而朝之也。《索隐》按《纪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矨侯,桓侯即公剔成,矨侯即昭侯。”今本《竹书纪年》系“魏觞诸侯于范台”于周烈王二年,即魏武侯二十二年。金正炜《战国策补释》驳之曰:“武侯不名婴,亦未称王。”当以鲍说为是。鲁侯当即《纪年》之鲁恭侯,一作鲁共侯,亦即《鲁世家》、《六国表》之鲁共公。

[赵成侯]十九年与齐、宋会平陆,与燕会阿。(《赵世家》,《六国表》同)

[魏惠王十四年]鲁共侯来朝。邯郸成侯会燕成侯于安邑。(《六国表·集解》徐广引《纪年》,“于”字或误作“乎”)  案:阿,或作安,又作葛,皆声转通用。在今河北徐水县东南,保定市东。是年据《史记》为燕文公六年,而《纪年》作燕成侯,疑“成”字涉前邯郸成侯而误。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有此疑。今无以考定。陈梦家《六国纪年》以为当作燕成侯,并无确据。

齐威王二十三年(当作元年)与赵会平陆。(《六国表》,《田世家》同,惟“赵”下误多“王”字)

[秦孝公六年]乃拜鞅为左庶长。(《秦本纪》,《纪》谓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居三年“乃拜鞅为左庶长”)[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牧”,各本误作“收”,从王引之据《索隐》本改正)。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眀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商君列传》)  案:商鞅在秦变法,与李悝在魏变法,同为奖励耕战,谋求富国强兵,但具体措施大不相同。魏处中原,地多开垦,因而李悝主张“尽地力之教”,奖励精耕细作,增加产量,防止灾害与损失,充分利用空闲土地。秦处边陲,地广人稀,荒地甚多,因而商鞅着重开辟与分配耕地,奖励垦荒。此即孟子所反对之“辟草莱,任土地”(《孟子·离娄上》),朱熹注云:“辟,开垦也,任土地谓分土授民,使任耕稼之责,如李悝尽地方、商鞅开阡陌之类也。”《商君书·更法》谓商鞅变法之令,首要即为“垦草令”。但《商君书》之《垦令》,并非奖励垦荒之命令,而是说明二十种督促奖励垦荒之办法。此当出于商鞅之后学所追述,但其内容尚能反映当时所推行之重农抑商政策。例如主张“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可以使“壮民疾农不变”。所谓“訾粟而税”,即收取一定数量粟米之地税制度。又如主张“按食口之数,赋而重使之”(“赋”原误作“贱”,今从孙诒让校正),因为“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即用以限止官僚地主养有众多食客者。再如“重关市之赋”,“以商之口数使商,令之厮舆重者必当名”,盖令商之役人多者必当名应役。更主张推行统一的县制,“百县之治一形”,“官属少,征不烦,民不劳”。“无宿治”(即百官不得稽延公事),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并主张“重刑而连其罪(即用重刑而实施连坐法),则褊急之民不图,很刚之民不讼,怠惰之民不游,贾资之民不作”,“声服无通于百县(即声色服玩不使行于百县),则民行作不顾,休居不听”,“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

【附编】

公孙鞅之治秦也,设告坐而责其实,连什伍而同其罪,赏厚而信,刑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兵强。

(《韩非子·定法》)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韩非子·和氏》)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公孙鞅曰:“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是谓以刑去刑也。”(《韩非子·内储说上》)  案:李斯上秦二世书云:“故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夫弃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罚也。”见《李斯列传》。又《商君列传·集解》引《新序》曰:“今卫鞅内刻刀锯之刑,外深W钺之诛,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韩非子·定法》)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进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其爵名:

一,公士。二,上造。三,簪酼。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

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

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汉书·百官表》)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生”字原脱,从俞樾据崇文本补)。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商君书·境内》) 军爵,自一级以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士(“士”原作“出”,从俞樾改正)、公爵,自二级以上至不更,命曰卒。其战也,五人束薄为伍(“束”原误作“来”,从孙诒让改正,“薄”通“簿”),一人死而刭四人(“死”原误作“羽”,“刭”原误作“轻”,从孙诒让改正)。能人得一首则复。(《商君书·境内》)能得甲首一者,当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入”原误作“人”,今从朱师辙《商君书解诂》改正)。

其狱法,高爵訾下爵级,高爵能,无给有爵人隶仆。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商君书·境内》)行间之吏也,故爵公士也,就为上造也。故爵上造,就为簪酼。

[故爵簪酼],就为不更。故爵[不更,就]为大夫爵吏而为县尉,则赐虏六,加五千六百。爵大夫而为国治,就为[官]大夫。故爵[官]大夫,就为公大夫。[故爵公大夫],就为公乘。[故爵公乘],就为五大夫,则税邑,三百家。爵五大夫,有税邑六百家者,受客。[故爵五大夫],就为大庶长,故大庶长就为左更,故四更也,就为大良造。皆有赐邑三百家,税邑三百家。(《商君书·境内》,[ ]内字,均为依文例增补。末两句原在“爵五大夫有税邑六百家者受客”之前,今移后)  案:《商君书·境内》所述,当为商鞅变法以后所推行之爵制。据《汉旧仪》公士、上造、簪酼、不更属于“士”一级,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属于“大夫”一级,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属于“卿”一级。关内侯、彻侯属于“侯”一级。庶长原为庶民之长,征调庶民而统率作战,原为军职,经商鞅变法而成为爵名,并以斩首作为授爵之依据。“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新出土《秦律·军爵律》中确有“隶臣斩首为公士”之规定。新出土之《夺首·爰书》,记述参与邢丘战役之两名士兵,因争夺斩首之功而引起之诉讼。

商鞅变法并为爵级规定有等级占有田宅、臣妾、衣服之制度。如《商君书·境内》中所规定者。此在新出土之《秦律》中尚不能证实,但确有“从军当以劳论及赐”之原则规定。《境内》谓“爵五大

夫,有税邑六百家者,受客”。新出土之《黥妾·爰书》中,五大夫有家吏,与《境内》亦相合。《境内》谓“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新出土之《军爵律》亦有类似之规定,爵二级可以抵父母中一人为隶臣或隶妾之罪,爵一级可以抵妻子之隶妾罪。

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三五五年)

 秦孝公七年,魏惠王十五年,韩昭侯八年,赵成侯二十年,齐威王二年,楚宣王十五年,燕文公七年。

驺忌子以鼓琴见威王,威王说而舍之右室。须臾,王鼓琴,驺忌子推户入曰:“善哉鼓琴!”王勃然不说,去琴按剑曰:“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j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吾是以知其善也。”王曰:“善语音。”驺忌子曰:“何独语音,夫治国家而弭人民,皆在其中。”王又勃然不说曰:“若夫语五音之纪,信未有如夫子者也。若夫治国家而弭人民,又何为乎丝桐之间?”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j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也;连而径者,所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王曰:“善。”驺忌子见三月而受相印,淳于髡见之曰:“善说哉!髡有愚志,愿陈诸前。”驺忌子曰:“谨受教。”淳于髡曰:“得全全昌,失全全亡。”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毋离前。”淳于髡曰:“繠膏棘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事左右。”淳于髡曰:“弓胶昔干,所以为合也,然而不能傅合疏罅。”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自附于万民。”淳于髡曰:“狐裘虽敝,不可补以黄狗之皮。”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择君子,毋杂小人其间。”淳于髡曰:“大车不较,不能载其常任;琴瑟不较,不能成其五音。”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淳于髡说毕,趋出,至门而面其仆曰:“是人者,吾语之微言五,其应我若响之应声,是人必封不久矣。”居期年封以下邳号曰成侯。(《田齐世家》)昔者邹忌以鼓琴见齐宣王(当作齐威王),宣王善之。邹忌曰:

“夫琴所以象政也。”遂为王言琴之象政状及霸王之事。宣王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以为相。齐有稷下先生,喜议政事。邹忌既为齐相,稷下先生淳于髡之属七十二人,皆轻忌,以谓设之辞,邹忌不能对,乃相与俱往见邹忌。淳于髡之徒礼倨,邹忌之礼卑。淳于髡等曰:“狐白之裘,补之以弊羊皮,何如?”邹忌曰:“敬诸请不敢杂贤以不肖。”淳于髡等曰:“方内而员k,如何?”邹忌曰:“敬诺,请谨门内,不敢留宾客。”淳于髡等曰:“三人共牧一羊,羊不得食,人亦不得息,何如?”邹忌曰:“敬诺,减吏省员,使无扰民也。”淳于髡等三称,邹忌三知之如应响。淳于髡等辞屈而去。邹忌之礼倨,淳于髡等之礼卑。(《新序·杂事二》第六章)  案:以上两则为一事两传。《新序》“齐宣王”当为“齐威王”之误。《六国表》系“邹忌以鼓琴见威王”在齐威王二十一年,即周显王十一年;系“封邹忌为成侯”在齐威王二十二年,即周显王十二年。考《史记》于齐威王立年误前二十二年,周显王十二年实齐威即位为侯之年,《史记》误以为邹忌为侯之年耳。魏惠王围邯郸,赵求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邹子首先进言:“不如勿救。”魏进围邯郸,事在周显王十五年,邹忌固已为首要之大臣,其为相当即在此年或稍前。钱穆《孟子至宋过薛过邹考》云:

“《田世家》威王封驺忌以下邳号曰成侯”,而《鲁世家·索隐》引《纪年》“梁惠王三十一年,下邳迁于薛,改名徐州”。……此下邳迁薛者,实乃驺忌之迁邑,非薛之迁国也。《田世家·索隐》引《纪年》有徐州子期,殆即邹忌,而《索隐》误以为田忌耳。……驺子史称成侯,成,春秋国,作絣,《公羊》作盛,《史记》作成,故城在兖北宁阳。又鲁有成邑,本孟孙氏邑,齐宣公四十八年田和取之,故城亦在宁阳。驺子称成侯,是必食封其地。史公谓驺忌封下邳,号曰成侯,疑下邳乃初封,成侯乃晚号。钱氏以邹忌尝封成而号成侯,其说或然,以徐州子期即邹忌,则无的据。王国维谓徐州子期是田忌。田忌于《战国策》或作田期思,于《纪年》或作田期,未见有称邹忌为邹期者。

  又案:邹忌由于淳于髡以“微言”进说,决定对于国君“请谨毋离前”,“请谨事左右”;对于万民,“请自附于万民”;对于选拔官吏,“请谨择君子,毋杂小人其间”;对于国政,“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此乃邹忌在齐国进行之政治改革,其与商鞅在秦变法、申不害在韩讲究用“术”统治,几乎同时。

[齐威王]二十四年(当作二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韩诗外传》卷十无“东取”二字,元本《韩诗外传》“东取”作“北乡”)。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鳷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梁惠王惭,不怿而去。(《田世家》,《韩诗外传》卷十第六章大体相同,惟齐威王误作齐宣王)齐威王游于瑶台,成侯卿来奏事,从车罗骑甚众。王望之,谓左右曰:“来者何为者也?”左右曰:“成侯卿也。”王曰:“国至贫也,何出之盛也!”左右曰:“与人者有以责之也,受人者有以易之也,王试问其说。”成侯卿至,上谒曰:“忌也。”王不应。又曰:“忌也。”王不应。又曰:“忌也。”王曰:“国至贫也,何出之盛也?”成侯卿曰:“赦其死罪,使臣得言其说。”王曰:“诺。”对曰:“忌举田居子为西河而秦、梁弱;忌举田解子为南城,而楚人抱罗绮而朝;忌举黔涿子为冥州,而燕人给牲,赵人给盛;忌举田种首子为即墨而于齐足究,忌举北郭刁勃子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举此数良人者,王枕而卧耳,何患国之贫哉!”(《说苑·臣术》第八章)  案:齐威王谓“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而邹忌曰:“忌举黔涿子为冥州,而燕人给牲,赵人给盛”。黔夫当即黔涿子。“黔”“黥”古同音通用。《韩非子·奸劫弑臣》豫让乃自黔劓,“黔”亦“黥”之通假。《酉阳杂俎》云:“《尚书刑德考》曰:涿鹿者,凿人颡也,黥人者马羁笮人面也。郑云:

涿鹿黥,世谓之刀墨之民。”齐威王谓吾臣有种首者,而邹忌云:

“忌举田种首子”,则种首即田种首子。齐威王谓“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而邹忌云:“忌举田解子为南城,而楚人抱罗绮而朝”。檀子当即田解子。据此可知,齐威王视作“宝”之大臣,皆邹忌所举。

  又案:邹忌云:“忌举田居子为西河而秦、梁弱”,田居子即田公子居思。《水经·河水注》引《纪年》云:“晋烈公四年赵城平邑,五年田公子居思伐赵鄙,围平邑,十年田鳷、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获韩举,取平邑。”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云:“田居思即《战国策》之田期思,《史记·田敬仲世家》之田臣思(巨思之讹),《水经·济水注》引《纪年》作田期,《史记·田敬仲世家·索隐》引《纪年》谓之徐州子期,而据《济水注》齐田期伐我东鄙,在惠成王十七年,距此凡五十三年……疑《河水注》所引晋烈公五年,或有误字也。”余谓田臣思当从钱大昕改正为田L思,田L思与田期、田忌确为一人,田公子居思即田居子,乃别为一人。但《河水注》引《纪年》确有误字。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云:“《索隐》云《纪年》败韩举当韩威王(即韩宣惠王)八年,计相距七十八岁,不应有两田鳷、两韩举……《水经注》误惠成王后元十年为晋烈公十年。”其说甚是。《河水注》引《纪年》,“五年田公子居思伐赵鄙”上,盖脱“梁惠成王后元”六字。梁惠王后元十年正当韩宣惠王八年,如此乃与《索隐》所引《纪年》相合。田居子为西河守,平邑在今河北南乐东北,正与西河相近。《说苑·尊贤》第三十三章,载田忌去齐奔楚,楚王问齐常欲相并为之奈何?田忌列举齐将申孺、田居、田鳷三人,以田鳷为最强,其次为田居,而申孺最差,并云:“齐使田居将,则楚发二十万人使上将军将之,分别而相去也。”可知田居亦为齐之大将,非即田忌。

又案:《田世家》载桓公午五年秦、魏攻韩,韩求救于齐,桓公召大臣而谋,参与谋者有田L思。《齐策一》第六章,南梁之难,韩求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参与谋者又有田L思。《田世家》所载,盖出于误传。《田世家·索隐》云:“《战国策》作田期思,《纪年》谓之徐州子期,盖即田忌也。”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曰:

“臣当作L,音怡,与期音相近。”田忌或作田期,忌、期音近通用,田忌或称田期思、田L思,“思”盖语尾。梁玉绳《古今人表考》云:“思盖语辞,犹《春秋》定六年之乐祁之为乐祁犁也。”与田忌同时,另有田居亦为齐之大将,田居或称田居子,或称田公子居思,“思”亦为语尾。但田居思与田期思非一人。

[孙]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孙子列传》)《齐孙子兵法》八十九篇。(《汉书·艺文志》兵家著录)  案:此书久佚。一九七二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有《孙膑兵法》竹简,共十六篇,一万一千多字,有残缺。与《孙子兵法》、《尉缭子》等竹简同时出土。其中有《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等篇,陈忌即田忌。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籦丽(“身体”,鲍本作“形貌”),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齐策一》第十二章)  案:《周季编略》系此事于周显王十二年,并云:“今按《史记·六国表》,是年赵侯如齐,明年与宋公、赵侯会平陆,又明年魏侯朝齐,皆与策合,足见能受谏者之效,策语不虚也。”余谓周显王十二年乃齐威王即位之年。《六国表》言是年“赵孟如齐”,次年齐与赵、宋之君会平陆,平陆乃齐邑。再次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田于郊。此乃齐威王初立三年中,争取邻国之睦邻策略,见有成效,一时成为赵、魏、宋等国朝会之中心。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

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滑稽列传》)  案:此亦齐威王初年奋发图强之掌故。余考齐威王在位共三十七年。自即位至此,首尾三年,采睦邻策略,图谋富强。此所谓“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即指封即墨大夫以万户,烹阿大夫。所谓“奋兵而出”,即指次年魏围邯郸,齐即救赵攻魏之事,连此年正首尾三十六年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

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乎?”(《吕氏春秋·壅塞》)  案:此疑亦齐威王时事。

[齐]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 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于齐二十余年。(《田世家》)

案:《田世家》系此事于齐威王九年下。原文“民贫苦”下有“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皆并烹之”下有“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于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长城”,此盖史公既将齐威年世误前二十二年,因即取其时史事参入为说,其谓齐与浊泽之役既误,且参入此节,上下文反磗格不相通。必史公所见原有传说无此,而由史公以意夹叙所致。总括所有齐威王奋发图强之改革,注重于修订法律,分明赏罚,整顿吏治,选拔人才,奖励进谏,改进过失。邹忌言“忌举田种首子为即墨而于齐足究”,则齐威王所赏之即墨大夫,其政绩为“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当即田种首子。《淮南子·?论训》云:“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子以奸事我者也。乃烹之。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此烹无盐令之事,与《田世家》烹阿大夫之事,乃一事两传。

  又案:《列女传》卷六称:威王即位九年不治,委政大臣,诸侯并侵之。其佞臣周破胡专权擅势,嫉贤妒能。即墨大夫贤而日毁之,阿大夫不肖反日誉之。虞姬(威王之姬)谓王曰:“破胡谗谀之臣也,不可不退。齐有北郭先生者贤明有道,可置左右。”破胡乃恶虞姬,谓姬尝与北郭先生通。王乃闭虞姬于九层之台,使有司验问。破胡赂执事者,执事者诬其辞而上之。王视其辞不合于意,乃召虞姬而自问。经虞姬申辩,王大寤,于是封即墨以万户,烹阿大夫与周破胡。此当为后人虚构之故事,所谓佞臣周破胡与虞姬,皆出于杜撰。

州侯相荆,贵而主断。楚王疑之,因问左右,左右对曰:“无有。”如出一口也。(《韩非子·内储说下》)江乙为魏使于楚,谓楚王曰:“臣入竟(“竟”同“境”),闻楚之俗,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诚有之乎?”王曰:“诚有之。”江乙曰:“然则白公之乱得无遂乎?诚如是,臣等之罪免矣。”楚王曰:“何也?”江乙曰:“州侯相楚,贵甚矣而主断,左右俱曰:‘无有。’如出一口矣。”(《楚策一》第十一章)  案:《韩非子·内储说下》“江乙为魏王使荆”一节,与此相同,惟无江乙曰州侯相楚云云。鲍彪注:“乙,魏人,时居魏,后乃仕楚,故其谮昭奚恤曰:臣居魏知之。”周显王十五年魏围赵邯郸,时江乙尚居魏,则江乙为魏使楚,必在此年或稍前。《渚宫旧事》亦有相同之文,作“江乙谓宣王”,可知此处之州侯乃楚宣王之相。楚前后有两州侯,一为宣王时之封君,曾为楚相而主断者,另一则为楚顷襄王宠幸之臣,即庄辛所谓“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者(《楚策四》第四章)。宣王时为相而主断之州侯,于鬯以为即昭奚恤。《楚策一》第五章谓邯郸之难,昭奚恤主勿救而两弊之,而景舍主救。《楚策一》第八章载江乙恶昭奚恤谓楚王曰:“邯郸之难,楚进兵,大梁拔矣,昭奚恤取魏之宝器,臣以居魏知之。”是魏围邯郸时,昭奚恤已为楚相而主断。《资治通鉴》定“楚昭奚恤为相”在周显王十六年,而《大事记》则定在十四年。当以十四年为是。盖昭奚恤于时为楚之令尹,又封于州而称州侯,其后又加封江而称江君。

宋剔城肝废其君璧而自立也。(《宋世家·索隐》王劭引《纪年》)戴,为宋太宰,皇喜重于君,二人争事而相害也。皇喜遂杀宋君而夺其政。(《韩非子·内储说下》)司城子罕取宋。(《韩非子·说疑》)子罕谓宋君曰:“夫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故宋君见劫。……子罕徒用刑而宋君劫。(《韩非子·二柄》)宋君失其爪牙于子罕,而不蚤夺之,故身死国亡。(《韩非子·人主》) 司城子罕谓宋君曰:“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诛罚杀戮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戮细民而诛大臣,君曰:“与子罕议之。”居期年,民知杀生之命制于子罕也,故一国归焉。故子罕劫宋君而夺其政,法不能禁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司城子罕谓宋君曰:“庆赏赐与,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诛罚,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宋君曰:“诺。”于是出威令,诛大臣,君曰问子罕也。于是大臣畏之,细民归之。处期年,子罕杀宋君而夺其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夫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治乱,在君行赏罚。夫爵赏赐予,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宋君曰:“善。寡人当其美,子受其恶,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国人皆知杀戮之专制在子罕也(《韩诗外传》卷七“专制”作“刑专”),大臣亲之,百姓畏之,居不至期年(《韩诗外传》无“至”字),子罕遂却宋君而夺其政。(《淮南子·道应训》,《韩诗外传》卷七第十章同,“却”作“劫”,《说苑·君道》第四十六章大体相同)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李斯列传》载上书二世言赵高之短)

 案:梁履绳《左传通释》谓:韩非言皇喜杀宋君而夺其政,又言司城子罕杀宋君而夺其政,司城子罕当即皇喜。盖名喜者多以罕为字。见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孙诒让《墨子传略》从其说,以为子罕所杀之宋君即战国初期之宋昭公,不确。宋昭公有出亡而复国之说,未见有被杀而夺国之事。苏时学《爻山笔话》云:“韩非于此事固屡言之,而必与齐之田氏并言,则田氏与戴氏皆篡臣也。而《吕氏春秋》于宋偃之亡,亦曰此戴氏之所以绝也,不言子氏而独言戴氏。则战国之宋为戴氏之宋,而非前日子氏之宋固甚明。然韩非既言戴氏,又曰皇喜,曰子罕者何也?则戴其氏,而喜其名,子罕乃其字也。凡名喜者,多字子罕,若郑之公孙喜,字子罕是也。而宋之名喜者,亦有两子罕焉。春秋时有司城乐喜字子罕,宋之贤臣也;战国时有司城皇喜,亦字子罕,宋之篡臣也。之二人者,其名同,其字同,其官亦同,而乐、皇二族并出于戴,则其自出又未尝不同,而一为贤臣,一为篡臣,其行事又何不同之甚耶?或曰:戴氏之篡宋固然矣,然则其篡宋当以何时欤?按《竹书纪年》云:宋易城肝废其君璧而自立。璧者宋桓公,而易城肝即司城子罕欤!”苏说甚是。韩非以司城子罕取宋与田恒取齐相提并论,又以田氏夺吕氏于齐与戴氏夺子氏于宋相提并论(见《韩非子·忠孝》)。司城子罕之为戴氏无疑。《竹书纪年》之剔城肝当即司城子罕,“司”“剔”一声之转,司城之音转为剔城或剔成,犹如司徒或作信都、申徒也。司城原为宋之官名,即司空。春秋时避宋武公讳,而改司空为司城。春秋战国之际,宋以司城掌大权,犹如别国之相,故《说苑·君道》言“司城子罕相宋……逐其君而专其政”。《韩诗外传》卷七亦云:“司城子罕相宋……劫宋君而专其政。”《竹书纪年》谓宋桓公名璧或璧兵,《宋世家·索隐》引《庄子》云:“桓侯行,未出城门,其前驱呼辟(避),蒙人止之,以为狂也。”司马彪注:“呼辟使人辟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驱呼辟,故为狂也。”《太平御览》七三九引《庄子》略同(今本《庄子》佚)。足证桓侯确名辟,而《宋世家》既误桓侯辟为辟公辟兵,又云:“辟兵三年卒,子剔成立。”竟将废君自立之事误作父子自传矣。桓侯亦非三年卒,至少在位七年以上。考《韩非子·爱臣》谓“燕、宋之所以弑其君”,《忠孝》又云:“是故田氏夺吕氏于齐,戴氏夺子氏于宋也。”盖司城子罕,戴氏也。《吕氏春秋·壅塞》论宋之为齐所灭曰:“此戴氏之所以绝也”,明宋君偃已为戴氏而非子氏。《壅塞》高注:“戴氏,子罕,戴公子孙也,别为乐氏,传曰:宋之乐其与宋升降乎?宋国衰,子罕后子孙亦衰,赏罚失中,故曰此戴氏之所以绝也。”犹是曲解。宋之名喜而字子罕者,前后有二人。前者为乐氏,尚在春秋时,后者为皇氏,已在战国时。而乐、皇二氏并出于戴氏,不得混为一谈。此时司城子罕逐桓侯而自立,故《韩非子》及《韩诗外传》七、《史记·李斯列传》上二世书、《淮南子·道应训》、《说苑·君道》皆谓司城子罕劫宋君而夺其政。据《竹书纪年》,梁惠王十四年宋桓侯与鲁、卫、韩之君来朝,则司城子罕杀宋桓侯而自立,当在此年以后,其确切年代尚不能考定。

梁惠王十五年遣将龙贾筑阳池以备秦。(《元和郡县图志》八郑州原武县下、《太平寰宇记》十郑州原武县下引《纪年》)  案:《元和郡县图志》云:原武县“古阳池城”,引《纪年》为证。

韩用申不害,行其《三符》,兵不侵境,盖十五年。不能用之,又不察其书,兵挫军破,国并于秦。(《论衡·效力》)申,申不害也,韩昭侯相,著《三符》之命而尚刻削。(《淮南子·?真训》“若夫墨、杨、申、商之于治道”下高诱注)申子之《三符》。(《淮南子·泰族训》,许慎注:“申不害治韩,有三符验之术。”)  案:董说《七国考》卷十二“韩刑法”,有“刑符”条。引刘臻《孟子注》云:“韩昭侯《刑符》曰:‘一罪谓之犯,二罪谓之干,三罪大逆曰凶人。’并云:‘昭侯《刑符》者,即申不害《三符》之一也。’此说不可信。《三符》当为《申子》中一篇名。《淮南子·泰族训》云:‘今商鞅之《启塞》,申子之《三符》,韩非之《孤愤》,张仪苏秦之从衡,皆掇取之权,一切之术也,非治之大本,事之恒常,可传闻而世传者也。”商鞅之《启塞》,即指《商君书·开塞》,《韩非》之《孤愤》即指《韩非子·孤愤》,可知申子之《三符》,必为《申子》之《三符》。许慎注谓即“三符验之术”。当即《韩非子·定法》所谓“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申不害言术……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韩非子·定法》)

【附编】

魏之围邯郸也,申不害始合于韩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恐言而未必中于王也。王问申子曰:“吾谁与而可?”对曰:“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深惟而苦思之。”乃微谓赵卓、韩鱳曰:“子皆国之辨士也,夫为人臣者,言可必用,尽忠而已矣。”二人各进议于王以事。申子微视王之所说以言于王,王大说之。(《韩策一》第三章)赵令人因申子于韩请兵,将以攻魏。申子欲言之君,君疑已外市也,不则恐恶于赵,乃令赵绍、韩沓尝试君之动貌而后言之,内则知昭侯之意,外则有得赵之功。(《韩非子·内储说上》)  案:陈奇猷《韩非子集释补》云:“赵绍即赵卓,韩X即韩晁,沓,疑X形近之讹字。”“鱳”即“晁”字。

大成午从赵谓申不害于韩曰:“以韩重我于赵,请以赵重子于韩,是子有两韩,我有两赵。”(《韩非子·内储说下》,《韩策一》第二章同。

“午”《韩非子》误作“牛”)

  案:申不害以贱臣进,令人微视王之所悦以言于王,讲究如何侍奉君上之“术”。而其所以教上者,讲究如何防止臣下微视王之所悦以言于王,如何驾驭臣下之“术”。

申不害,韩昭侯之佐也。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故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利在新故相反,前后相悖,则申不害虽十使昭侯用术,而奸臣犹有所谲其辞矣。故托万乘之劲韩,十七年而不至于霸王者,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之患也。(《韩非子·定法》)申子者,韩昭矨之佐。韩、晋别国也,地轒民险,而介于大国之间。晋国之故礼未灭,韩国之新法重出,先君之令未收,后君之令又下。新故相反,前后相缪,百官背乱,不知所用,故刑名之书生焉。

(《淮南子·要略》)申子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主”当作“王”)

申子曰:“上明见,人备之,其不明见,人惑之;其知见,人惑之;不知见,人匿之。其无欲见,人司之;其有欲见,人饵之;故曰:吾无从知之,惟无为可以规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申子曰:“慎而言也,人且知女;慎而行也,人且随女。而有知见也,人且匿女;而无知见也,人且意女。女有知也,人且臧女,女无知也,人且行女,故曰惟无为,可以规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申子言治不逾官,虽知弗言。(《韩非子·定法》)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李斯列传》载李斯上秦二世书)  案:李斯引申子之言而解释云:“不能督责,而顾以其身劳于天下之民,若尧、禹然,故谓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韩之明术,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适也,而徒务苦形劳神,以身徇百姓,则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贵哉!”韩昭矨侯视所以祠庙之牲,其豕小,昭矨侯令官更之,官以是豕来也,昭矨侯曰:“是非向者之豕邪?”官无以对,命吏罪之,从者曰:

“君王何以知之?”君曰:“吾以其耳也。”申不害闻之曰:“何以知其聋,以其耳之聪也。何以知其盲,以其目之明也。何以知其狂,以其言之当也。故曰去听无以闻则聪,去视无以见则明,去智无以知则公,去三者不任则治,三者任则乱。以此耳目心智之不足恃也。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识甚阙,其所以闻见甚浅。以浅阙博居天下,安殊俗,治万民,其说固不行。十里之间而耳不能闻,帷墙之外而目不能见,三亩之宫而心不能知,其以东至开梧,南抚多l,西服寿靡,北怀儋耳,若之何哉?”(《吕氏春秋·任数》)堂溪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以盛水,则人孰与注浆哉?今为人之主而漏其群臣之语,是犹无当之玉卮也。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昭侯曰“然”。昭侯闻堂溪公之言,自此之后,欲发天下大事,未尝不独寝,恐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一日,堂溪公见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卮。”堂溪公曰:“白玉之卮美,而君不以饮者,以其无当耶?”君曰:“然。”堂溪公曰:“为人主而漏泄其群臣之语,譬犹玉卮之无当也。”堂溪公每见而出,昭侯必独卧,惟恐梦言泄于妻妾。(《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案:堂溪公之说,即申不害所谓独断之术。堂溪本楚地,此时属韩,《韩策一》、《苏秦列传》云:“韩卒之剑戟,皆出冥山棠溪……”可证。堂溪公疑时韩别封之君,是与申子同时,韩臣之言术者尚有堂溪公也。

韩昭侯使骑于县,使者报,昭侯问曰:“何见也?”对曰:“无所见也。”昭侯曰:“虽然,何见?”曰:“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昭侯谓使者毋敢泄吾所问于女,乃下令曰:“当苗时,禁牛马入人田中。固有令,而吏不以为事,牛马甚多入人田中,亟举其数上之,不得将重其罪。”于是三乡举而上之,昭侯曰:“未尽也。”复往审之,乃得南门之外黄犊,吏以昭侯为明察,皆悚惧其所而不敢为非。(《韩非子·内储说上》) 韩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不诚。(《韩非子·内储说上》)韩昭侯之时,黍种常贵鲜有,昭侯令人覆廪,廪吏果窃黍种而粜之甚多。(《韩非子·内储说下》)昭僖侯之时,宰人上食,而羹中有生肝焉。昭侯召宰人之次而诮之,曰:“若何为置生肝寡人羹中?”宰人顿首服死罪曰:“窃欲去尚宰人也。”一曰:“僖侯浴,汤中有砾。”僖侯曰:“尚浴免,则有当代者乎?”左右对曰:“有。”僖侯曰:“召而来。”谯之曰:“何为置砾汤中?”对曰:

“尚浴免,则臣得代之,是以置砾汤中。”(《韩非子·内储说下》)韩昭侯曰:“吹竽者众,吾无以知其善者?”田严对曰:“一一而听之。”(《韩非子·内储说上》)韩昭矨侯出弋,覢偏缓,昭矨侯居车上,谓其仆“覢不偏缓乎?”其仆曰:“然。”至舍,昭矨侯射鸟,其右摄其一覢适之,昭矨侯已射,驾而归,上车选间曰:“乡者覢偏缓,今适何也?”其右从后对曰:“今者臣适之。”昭矨侯至,诘车与右,各避舍。(《吕氏春秋·处方》)  案:上述六传说,无非欲以见昭侯驭下之术。

韩昭侯使人藏弊m,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m不以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非子之所知也,吾闻明主之爱一闥一笑,闥有为闥,而笑有为笑,今夫m岂特闥笑哉,m之与闥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收藏之未有予也。”(《韩非子·内储说上》)韩昭侯谓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听矣。”一日,申子请仕其从兄官,昭侯曰:“非所学于子也,听子之谒,败子之道乎?亡其用子之谒。”申子辟舍请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策一》第四章“申子请仕其从兄官”,与此略同)申子请仕其从兄官,昭侯不许也,申子有怨色。昭侯曰:“非所谓学于子者也(姚注:“刘无谓字”,《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亦无谓字)。

听子之谒而废子之道乎?(《韩非子》“废”作“败”)亡其行之术而废子之谒乎?(“亡”上原衍“又”字,从王引之据《韩非子》删。“亡其”,转语词。《韩非子》作“亡其用子之谒”)子尝教寡人,循功劳,视次第,今有所求,此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韩策一》第四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与此略同)  案:上二传说,所以见昭侯之慎赏罚与任官吏也。

韩昭侯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韩非子·二柄》)  案:此即申不害“治不逾官”之术也。申不害之所谓“术”,即君主任用、监督、考核臣下之方法与手段。而且手段具有机密性质。即韩非所谓“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欲不见”。申不害主张君主“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申子·大体》),去听,去视,去智,使臣下无从猜测君上意图,无以备之,惑之,匿之,伺之,饵之,遂不得不各尽其能,各行其实,然后君上可以“独断”之术,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操生杀之柄。

申子之书言人主当执术,务刑名(原误作“无刑”,据下文改正,“刑”读作“形”),因循以督责臣下。其责深刻,故号曰术。商鞅为书号曰法,皆曰刑名,故号曰刑名法术之书。(《老庄申韩列传》引《新序》,不见今本《新序》)  案:《老庄申韩列传》称:“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又曰:“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索隐》引刘氏云:

“黄老之法,不尚繁华,清简无为,君臣自正。韩非之论,诋驳浮淫,法制无私,而名实相称故曰归于黄老。”黄老之学起于战国中期,假托黄帝名义,发挥老子“虚静”学说,运用于君主统治,成为当时流行于东方之重要学派。其著作久已失传,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其中《老子乙卷》卷首有《经法》、《十大经》等四书,乃黄老学派之代表作。但其著作年代已是战国后期。《经法》主张以“虚静”原则,公正无私,审核“形名”,使君主如同车轴之“毂”(中心圆木),群臣如同“辐”凑合集中于“毂”而运转,从而使“君臣不失其位,士不失其处,任能无过其长”。黄老学派此种“虚静”而审核“形名”,从而督责臣下之术,影响深远,尝为《申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所吸取与发挥。《申子》已佚,古书所引,皆为断章零句。惟有《群书治要》卷三十六所载《申子·大体》,虽有节略,尚能见其主旨。《申子》同样主张“明君使其臣并进辐凑”,不许“一臣专君,群臣皆蔽”,必须“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要求“为人君者操契以责其名”,不准臣下越权行事与谈论,用以防止臣下篡夺大权。更要求君主“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不暴露个人之爱好欲望,用以防止臣下投其所好而败坏风纪,从而篡夺大权。由此可知申子之学,确是“本于黄老而主刑名”,申不害因而开创法家之用“术”一派,与商鞅所代表之任“法”一派法家,有所不同。

戴,宋太宰夜使人曰:“吾闻数夜有乘n车至李史门者,谨为我伺之。”使人报曰:“不见n车,见有奉笥而与李史语者,有间,李史受笥。”(《韩非子·内储说上》)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顾反而问之曰:“何见于市?”对曰:“无见也。”太宰曰:“虽然,何见也?”对曰:“市南门之外,甚众牛车,仅可以行耳。”太宰因诫使者,无敢告人吾所问于女,因召市吏而诮之曰:“市门之外,何多牛屎?”市吏甚怪太宰知之疾也,乃悚惧其所也。(《韩非子·内储说上》)宋太宰贵而主断,季子将见宋君,梁子闻之曰:“语必可与太宰三坐乎?不然将不免。”季子因说以贵生而轻国。(《韩非子·说林下》,“生”原误作“主”,今改正)  案:顾广圻于《内储说上》商太宰论之曰:“上文云戴K宋太宰,《六微》篇同,《说林下》宋太宰贵而主断,与此皆一人。”说贵生之季子,当即杨朱之友季梁。季梁于魏惠王攻邯郸之役,尝谏梁王。公孙衍为魏将,与相田需不善,季子又尝为衍说梁王。是季梁正与宋桓侯相值,亦足证戴K为宋桓侯臣也。《韩非子·内储说上》又云:“成K谓齐王曰:‘王太仁于薛公而太不忍于诸田……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也。”《荀子·解蔽》杨注引“成K”作“戴K”,今本当误,殆即以司城子罕夺宋国而出走于齐者乎?

其说齐王之言,殆亦有鉴于宋而发乎?

昭奚恤之用荆也,有烧仓op(纝)者而不知其人,昭奚恤令吏执贩茅者而问之,果烧也。(《韩非子·内储说下》)郢人有狱三年而不决者,故令请其宅以卜其罪。客因为之谓昭奚恤曰(“谓”,姚注引刘本作“请”,鲍本改作“请”,据下文,作“请”为是):“郢人某氏之宅,臣愿之”。昭奚恤曰:“郢人某氏不当服罪,故其宅不可得。”客辞而去。昭奚恤已而悔之,因谓客曰:“奚恤得事公,公何为以故与奚恤?”客曰:“非用故也。”曰:“请而不得,有说色,非故如何也。”(《楚策一》第十二章)  案:余知古《渚宫旧事》亦载此事。以上两则,乃昭奚恤为相而主断之掌故。

魏氏恶昭奚恤于楚王,楚王告昭子。昭子曰:“臣朝夕以事听命,而魏入吾君臣之间,臣大惧。臣非畏魏也,夫泄吾君臣之交,而天下信之,是其为人也近苦矣(金正炜《战国策补释》谓“苦”当为“君”字之讹)。夫苟不难为之外,岂忘为之内矣,臣之得罪,无日矣。”王曰:“寡人知之,大夫何患?”(《楚策一》第七章)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三五四年) 秦孝公八年,魏惠王十六年,韩昭侯九年,赵成侯二十一年,齐威王三年,楚宣王十六年,燕文公八年。

梁惠成王十六年邯郸伐卫,取漆、富丘城之。(《水经·济水注》引《纪年》)

梁惠成王十六年齐师及燕战于?水,齐师遁。(《水经·鲍丘水注》引《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帅师伐郑,围焦城,不克。(《水经·渠水注》引《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帅师城上枳、安陵、山氏(《水经·渠水注》引《纪年》)秦孝公八年与魏战元里,斩首七千,取少梁。(《六国表》,《秦本纪》无“斩首七千,取少梁”,作“有功”)  案:《魏世家》、《六国表》俱言秦战胜元里后,取魏少梁。但《秦本纪》不载“取少梁”事,盖秦一度取得少梁,不久仍为魏有,直至二十五年后,秦大败魏将龙贾后,魏入少梁及河西于秦。

[魏惠王]十七年(当作十六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围赵邯郸。(《魏世家》,《六国表》同。《赵世家》亦云“(成侯)二十一年魏围我邯郸”)赵氏亦尝强矣。举左案齐(“案”读作“按”),举右案魏,厌案万乘之国,二国,千乘之宋也。筑刚平,卫无东野,刍牧薪采,莫敢窥东门。

当是时,卫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曰:“吾将还其委质而朝于邯郸之君乎?”于是天下有称伐邯郸者,莫令朝行(“莫”读作“暮”)。魏伐邯郸。(《秦策四》第十一章,或为六国说秦王)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焦”读作“q”,“申”读作“伸”),头尘不浴(“浴”原作“去”,从王念孙据《文选·咏怀诗》李注所引改正),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大”读作“太”),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我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魏策四》第十八章)  案:《庄子·Y箧》:“鲁酒薄而邯郸围。”释文云:“楚宣王朝诸侯,鲁恭公后至而酒薄,宣王怒欲辱之。恭公不受命,乃曰:我周公之胤,长于诸侯,行天子礼乐,勋在周室,我送酒已失礼,方责其薄,无乃太甚,遂不辞而还。宣王怒,乃发兵与齐攻鲁。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救,以鲁为事,故梁得围邯郸。许慎注《淮南子》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今考许注见《淮南子·缪称训》。陆说与许说,于史俱无征。据《秦策四》,魏之围邯郸,由于与赵争霸,赵于时正合宋谋卫。《纪年》谓是年赵伐卫取漆、富丘,可证。

《秦策四》谓“当是时,卫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曰:吾将还其委质而朝于邯郸之君乎?”盖前二年鲁、卫、宋、郑本委质而朝魏,至此有朝赵之势,意者是年鲁献魏之酒较前为薄,魏以此疑诸侯将朝赵,成为魏伐邯郸原因之一。

[梁]惠成王十六年邯郸四r,室坏多死。(《开元占经》一百零一引) 

  案: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云:“《开元占经》卷一一引作周显王十四年。”与恒德堂刻本《开元占经》不同。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补遗》亦引作周显王十四年,但《存真》引作“惠成王十六年”。全文作“邯郸四Z,室多坏,民多死”。洪颐煊《校正竹书纪年》、郝懿行《竹书纪年校正》、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林春溥《竹书纪年补证》同。

【附编】

梁王伐邯郸,而征师于宋。宋君使使者请于赵王曰:“夫梁兵劲而权重,今征师于弊邑。弊邑不从,则恐危社稷。若扶梁伐赵,以害赵国,则寡人不忍也。愿王之有以命弊邑。”赵王曰:“然。夫宋之不足如梁也(鲍本无“足”字),寡人知之矣。弱赵以强梁,宋必不利也,则吾何以告子而可乎?”使者曰:“臣请受边城,徐其攻而留其日,以待下吏之有城而已。”赵王曰:“善。”宋人因遂举兵入赵境而围一城焉。梁王甚说,曰:“宋人助我攻矣。”赵王亦说,曰:“宋人止于此矣。”(鲍本无“说”字)故兵退难解,德施于梁,而无怨于赵,故名有所加而实有所归。(《宋策》第四章)  案:《大事记》以此编于周显王十五年,云:“宋伐赵,围一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