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邑之围:汉朝史大揭秘!

马邑之围:汉朝史大揭秘!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果然,武帝以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为护军将军,总领各路人马共三十余万,设伏马邑。聂壹“逃”至匈奴,见到了军臣单于,说他可以入马邑斩杀其长官,率城投降,将财物全部献给单于。武帝派廷尉审理此案。

马邑之围:汉朝史大揭秘!

自高祖刘邦被围白登山之后,汉朝对匈奴一直采用和亲政策,摆出臣服的姿态。到了武帝的时候,国家富强,海内安定,有了与匈奴较量的资本,况且武帝本就是个不甘心雌伏的铁血人物,于是他开始重新勾画汉匈的关系。对匈奴,到底是该战还是该和呢?

建元六年(前135),匈奴主动请求和亲。这是武帝首次经手对匈奴事务,他没什么经验,所以“下议群臣”。

百官分为两派,一派是主战,另一派是主和。

主战代表人物是时任大行的王恢,而主和代表人物则是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过大功的宿将韩安国。韩安国认为,匈奴人不讲信义,所以我们不能出兵,就算我们将它击败,也很难控制,而且他们的土地不适宜耕种,得到了又有什么价值;况且派军出关千里去作战,胜负难料,败多胜少,强弩之极,矢不能穿缟素,冲风之末,力不能起鸿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不如同意他们的请求,与之和亲。

韩安国的说法得到了众人的赞同,于是武帝批准了和亲。可是这不是武帝内心的想法。

两年后(前133),王恢再次主张出战,于是再次引发“战争与和平”的辩论

王恢的老对手韩安国老调重弹,他说:“匈奴人来去如风,‘居处无常,难得而制’,我们贸然长驱直入,到了匈奴人的苦寒之地,粮草不济,人困马乏,怎么能胜?这不就是兵法上说的‘以军遗敌人,令其虏获也’吗?”

王恢等的就是韩安国这句话,于是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讲了。原来,王恢并非这次出击匈奴的首倡者。首倡者是雁门马邑的豪强聂壹,他向王恢献计,朝廷可事先在马邑附近埋下人马,然后自己去做奸细,亲身前往匈奴,引军臣单于率军前来,等匈奴大军一到,就可以将其一网打尽。

武帝听了王恢的陈述,眼睛放出的光刺得韩安国眼睛生疼,于是韩安国知道自己不该再坚持下去了。果然,武帝以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为护军将军,总领各路人马共三十余万,设伏马邑。(www.xing528.com)

军队出发之后的几天,相信武帝都是彻夜未眠的,既有几分害怕,但更多的则是兴奋。

聂壹“逃”至匈奴,见到了军臣单于,说他可以入马邑斩杀其长官,率城投降,将财物全部献给单于。这是送上门来的买卖,单于听得食指大动,于是率十万大军出发,入雁门武州塞。

匈奴人一路掳掠,行至马邑外百余里时,单于心里忽起不安之感,他定睛看去,只见茫茫苍野,只有零星牛羊觅草而食,人影儿却不见半个,于是疑窦大生,改变路径,舍马邑而取武州。武州尉史为匈奴所得,惊惧下将汉朝的伏击计划和盘托出,单于大惊,立即发令撤退。

又惊又怕之下,匈奴人总算安然退到了长城之外,可算是有惊无险,军臣单于仰头看了看头上湛蓝的天空,终于松了一口气:“吾得尉史,乃天也!”于是拜尉史为“天王”。

其实,这一切都在汉朝的监视之下,汉军追到了长城,也就停下不追了。而负责袭击匈奴辎重的王恢也擅自罢兵,不敢追击。武帝对王恢所为非常的失望和生气。王恢为自己辩解道:“当初约定好了,匈奴兵一入马邑城,我军就与之交战,然后臣所率部队就袭其辎重,断其后路,如此才十拿九稳。现在匈奴人没到马邑就返身而回,显然是识破了我们的埋伏,臣的手下只有三万人,在敌人有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出击,必定惨败而回绝无幸理。我知道这样做回来只是死路一条,但这是为了替陛下保留三万精兵啊。”

武帝派廷尉审理此案。廷尉认为王恢“观望曲行避敌,当斩”。王恢于是向丞相武安侯田蚡行贿,请他向武帝求情。精明的田蚡当然不会在这时候触武帝的霉头,于是转而告诉太后,通过太后把话带给武帝。

武帝听了暗暗冷笑:主张出击的是你王恢,如今听了你的话,发动几十万大军布这个局,即使单于逃脱,但只要你王恢当机立断,击其辎重所在,不一定一无所得,至少不会让匈奴人走得那么潇洒。现在不杀你,天下人会怎样看待朕,看待朝廷?

于是王恢的脑袋落了地,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