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祭死人之冢,勿哭。须其已食乃哭之,不须其已食而哭之,鬼辄夺而入之厨。祠,毋以酒与羹沃祭,而沃祭前,收死人,勿束缚。毋决其履,毋毁其器。令如其产之卧殹,令其 (魄)不得茖(落)思。
语译:在死者的坟冢上用酒食祭奠,不要一上来就哭。正确做法是,要等死者享用后再哭。如果不等死者享用就哭,他的鬼魂就会把这些食物拿走,送到地下的厨官。祠墓,不要把酒和羹浇在食物上。灌祭之前,不要捆绑死者。不要弄坏他的鞋子,不要打碎他的器物。务必保持其生前的卧姿,不要让他的魄没着没落[19]。
刘国胜认为:
(一)此处或可断作“祭死人,之冢勿哭”。“之”训为至,“之冢”,到达坟冢。
(二)“而沃祭前”,《简介》将之属下读,谓灌祭之前,不要捆绑死者。疑属上读,“毋以酒与羹沃祭,而沃祭前”为一句,“祭前”似指祭品的前面。意思是说,祠时,不要把酒和羹浇在祭品上面,而要浇在祭品的前面[20]。
陈侃理认为:
(一)“勿束缚”就是让死者保持生前自然的卧姿。
(二)“令其 (魄)不得茖(笿)思”的意思是“让附着于死者形体的神灵不要被捆住。”[21]
姜守诚认为:到墓地祭祀死者时最好不要哭泣。倘若是伤心难过、压抑不了悲痛的情绪,至少要待到亡魂享用了祭品后再哭,否则鬼吏将会把酒食祭品抢夺走、充公到地下厨官[22]。
笔者认为刘国胜断句意见基本可从,“祭死人之冢……令其 (魄)不得茖(落)思”断句、语译、阐述商榷如下:
(一)断句:(www.xing528.com)
祭死人之冢,勿哭。(或:祭死人,之冢,勿哭。)须其已食,乃哭之;不须其已食而哭之,鬼辄夺而入之厨。祠,毋以酒与羹沃祭,而沃祭前。收死人,勿束缚,毋决其履,毋毁其器,令如其产之卧殹,令其 不得茖思。
(二)语译:
到墓地祭祀死者,(祭祀者)不得哭泣。(或:祭祀死者,到墓地,祭祀者不得哭泣。)(祭祀者)要等到死者的亡魂已经享用了祭品,(祭祀者)才能哭祭死者。(祭祀者)不等到死者的亡魂已经享用了祭品就哭祭死者,鬼吏就会把酒食等祭品抢夺走,而且(把这些祭品)充公到地下的厨官。(祭祀者)祭祀时,不要将酒和汤羹浇灌在所供的饭上。而应(将酒和汤羹)浇灌(倾倒)在实行祭奠者的脸所向的一面。收殓尸体时,不得捆绑(死者),不要扯裂死者所穿的鞋履,不要毁坏随葬的器具,让(死者)像生时的卧姿,让他的形魄不被束缚住。
(三)阐释:
1.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丹言:祠墓者毋敢嗀=(哭)。(哭),鬼去敬(惊)走。已,收腏(餟)而嗀之,如此鬼终身不食殹。……毋以羹沃腏(餟)上,鬼弗食殹。”敦煌悬泉汉简(第268号):“上冢,不欲哭。哭者,死人不敢食,去。”至今,在笔者家乡宁夏中卫沙坡头区还讲究在坟墓祭祀时,在祭奠仪式结束前尽量不哭泣。
2.前,脸所向的一面,跟“后”相对,如《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至今,在笔者家乡宁夏中卫沙坡头区,在坟墓祭祀时,不将酒、茶水(按:用开水兑加冷水泡的茶,俗称阴阳水)和汤羹浇灌在所供的饭上,而是将酒、茶水和汤羹浇灌(倾倒)在实行祭奠者的脸所向的一面,而且是在祭品与实行祭奠者之间。
3. ,即魄。《说文解字·鬼部》:“魄,阴神也。从鬼,白声。”“魂,阳气也。从鬼,云声。”[23]古人迷信,以为人死后灵魂可以脱离躯壳而存在,所以从鬼。
4.古人认为人死后的形魄(亡魂)在地府中过着与世俗社会相同或不同的生活状态。“令其(魄)不得茖思”强调了保持尸体自然状态的重要性,“魄”是随同形体而埋葬入墓穴,束缚了尸骸就意味着拘束了“魄”,而“魄”若被拘闭则势必影响亡人在冥界地府中的正常生活。这里强调让形魄处于一种无拘束状态。
5.“茖”,通“络”,束缚。思,句末语气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