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籍研究总第65卷》中的死人之所恶现象商榷及解读

《古籍研究总第65卷》中的死人之所恶现象商榷及解读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死人之所恶……鬼辄夺而入之少内”断句、语译、阐释商榷如下:(一)断句死,人之所恶。解予死人衣,必令产见之;弗产见,鬼辄夺而入之少内。从人之常情及生活经验、丧葬习俗来说:“死”是人所厌恶的,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死者突然去世,没有准备寿衣,就买寿衣店的。据丧葬习俗可推测,敛衣是死者活着时见过的,死者对未能亲眼见过的衣物无法证明其所有权。

《古籍研究总第65卷》中的死人之所恶现象商榷及解读

断句:死人之所恶,解予死人衣。必令产见之,弗产见,鬼辄夺而入之少内。

译文:死人最讨厌,就是把亲朋好友助葬馈赠的衣物随便打开。这些衣物,一定要让他活着看到,如果不让他活着看到,他的鬼魂就会把这些衣物拿走,送入地下的少内。[10]

黄杰认为:“‘必令产见之’前缺少应当指明的事项,句子不完整。”断句为:“死人之所恶,解。予死人衣,必令产见之,弗产见,鬼辄夺而入之少内。”“也不一定符合牍文原貌,但从语法上看似乎更能成立。”[11]

姜守诚认为[12]“‘必令产见之’前缺少应当指明的事项”,原因是当初书写时在“衣”字后漏写或脱落了一个重文符号(=),即“解予死人衣。=〔衣〕必令产见之”。这句话与下文中“毋决其履,毋毁其器”是相互呼应的。

“死人之所恶……鬼辄夺而入之少内”断句、语译、阐释商榷如下:

(一)断句

死,人之所恶。解予死人衣,必令产见之;弗产见,鬼辄夺而入之少内。

(二)语译

死,是人所厌恶的。裁剪(缝制)给死人穿的衣服,一定要让死者在活着的时候就亲眼看到过这些裁剪(缝制)的衣服;不是(死者)活着时看到过的(衣服),鬼吏就会(把这些衣服)抢夺(走)而且(把这些衣服)交纳、充公于(地府)少内。

(三)阐释:

(1)从句例来说:(www.xing528.com)

孟子·鱼,我所欲也》通篇可以为句例,故“死,人之所恶(wù)”。

(2)从“恶”的读音和意义来说:

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第一个“恶”字读去声(wù);第二个“恶”字读为(è),旧读入声,义为“憎恨、厌恶”。

(3)从“解”的意义来说:

说文解字·角部》:“解,判也,从刀判牛角(按:甲骨文从双手解牛角)。”[13]解,指分解动物(原义是解牛),这是“解”字的本义,即:指剖分、剖开、分解、撕裂、分割等。“解予死人衣”的“解”是本义的引申义,即“剪裁”。

(4)从人之常情及生活经验、丧葬习俗来说:

“死”是人所厌恶的,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死”是人不可避免的最终结局,是人不可抗拒的必然结果,为死人准备敛衣,是亲人们对死人表达关怀的一种方式。

据笔者所知,在宁夏中卫沙坡头区、甘肃白银、安徽庐江金牛镇,准备和穿敛衣的习俗是:与长者(五十岁以上)或病重者商量所用布料、缝制件数等具体事宜,裁减(缝制)好后让他们过目,在死者临死之前穿上寿衣。如果死者突然去世,没有准备寿衣,就买寿衣店的。在宁夏中卫沙坡头区,死者家属还把亲戚朋友送的布料、被面、毛毯等助葬物品,贴上写明是由与死者何关系的何人所送的挽联类说明,悬挂在灵堂周围。据丧葬习俗可推测,敛衣是死者活着时见过的,死者对未能亲眼见过的衣物无法证明其所有权。

(5)对文中“鬼”的认识

此处“鬼”字泛称冥界鬼吏或其他鬼魂,不是特指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