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閤”作为朝仪始于唐玄宗时,指在便殿举行的受朝仪式。但有关“入閤”朝仪的产生原因,史籍记载存在分歧,这就导致对“入閤”始于何时以及属于何种规格的朝仪在理解上出现差别。持“玄宗懒政,借无为守成,诏敕晏朝入閤”观点者(上引马端临意见为代表),认为“入閤”是于便殿举行的常朝之仪,“入閤”时间为玄宗天宝年间;持“玄宗借口朔望朝荐食陵寝,有思慕心,避正殿而入便殿受朝”观点者(前引欧阳修意见为代表),则认为“入閤”是指朔望朝参,产生时间可以推至开元年间。
从史料看,朔望朝荐食陵寝的理由似乎更加合理,也比较冠冕,并且有诏敕为据。只是目前看到的敕诏是天宝年间的[37]。不过检索史籍发现,唐代朔望朝荐食陵寝之礼早就有,贞观至开元一直在执行。《唐会要·缘庙裁制下》:“贞元九年十二月,太常博士韦彤、裴堪等议曰:‘谨按礼经,前代故事,宗庙无朔望祭食之仪,园寝则有朔望上食之礼。国家自贞观至开元备定礼经,皆遵旧典。’至天宝十一载三月则有别令朔望进食于太庙,天宝末则以朔望上食,不坐朝听政。”[38](按,据此,前引程大昌《演繁露》及王应麟《玉海》以“朔望上食宗庙”在开元年间的观点有误。)由上引材料可知,开元年间“入閤仪礼”大概是执行了的,但正式以敕诏形式颁布“朔望入閤”不坐朝,则是在天宝年间;并且《大唐开元礼》也未有“入閤”之仪,所以笔者以为“入閤”朝仪起始时间确定为天宝年间更合适。
从其产生理由看,朔望入閤只是为避正殿的权宜之计。朝仪“入閤”得名之由缘于朔望日的“唤仗入閤”,但是“入閤”仪制并不等同于朔望朝仪。按照唐代朝仪制度,朔望是大朝,陈列仪仗及朝臣行礼都在正衙(宣政殿)举行,礼仪隆重,而“入閤”只是唤仗入便殿受朝礼,规格不如朔望大朝。《新五代史·李琪传》:“唐故事,宣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谓之閤。……然衙,朝也,其礼尊;閤,宴见也,其事杀。”[39]因此,唐德宗改革新制时,仍敕令五月一日御宣政殿行礼。[40]所以程大昌说:“是则贞元间五月朔旦,未尝退避宣政也。”[41]可见,“入閤”并不是朔望朝,只是按照宴见之仪礼举行的常仪,其仪制并不如朔望朝的仪礼盛大。
朝仪的内涵变化则始于安史之乱。自战乱开始,朝礼遭到破坏,常朝多不能正常举行[42],只在朔望日行“入閤”之仪,所以“入閤”成了常朝之仪。由于战乱礼坏,常日正衙废朝,只有朔望日御紫宸便殿,因此紫宸殿“唤仗入閤”之仪制替代了正衙朝参[43]。而常日御紫宸不立仗,只朔望入閤有仗,故世人以为“非常之礼”,已“失其本意”。这是入閤仪制内涵变化的开始。
《石林燕语》:“中世乱离,宣政不复御,正衙立仗之礼遂废;惟以只日常朝,御紫宸而不设仗。敬宗始复修之,因以朔、望陈仗紫宸以为盛礼,亦为之‘入閤’,误矣。”[44]
《御批资治通鉴纲目》“隋以苏威为纳言”[集览]“入閤进谏”注引《礼经考索》曰:“衙,谓正朝也,其礼尊;閤,谓燕见也,其礼杀。或者不辨,而以入閤仪注为朝廷非常之礼,失其本意矣。”[45]
至唐末丧乱,天子未尝视朝,“入閤”之制亦废,常参则行“宣不坐”之仪[46]。昭宗时,以朔望日御前殿行“入閤”礼。这是“入閤”仪制内涵的又一大转变。
《新五代史·李琪传》:“自唐末丧乱,朝廷之礼坏,天子未尝视朝,而入閤之制亦废。常参之官日至正衙者,传闻‘不坐’,即退。独大臣奏事,日一见便殿,而侍从内诸司日再朝而已。[47]
《群书考索·礼门·朝仪类》:“唐朝仪,紫宸殿入閤……自玄宗以前未有此制……至昭宗时,失以本旨,乃以朔望御前殿行入閤礼,盖误矣。”[48](www.xing528.com)
五代时恢复朝仪制度,后唐明宗规定五日一起居,另复朔望入閤之制。其所承继的是唐末已变“入閤”之仪,《五代会要》载后梁所定“入閤仪”,胡三省称“其仪略而野”,但“为一时之上仪”[49]。其“起居”制相当于唐玄宗时于便殿所行入閤仪制,而其入閤仪制却御前殿,则相当于唐制正衙朝参,所以欧阳修称李琪未能正礼。
《新五代史·李琪传》:“明宗即位,后唐乃诏群臣五日一随宰相入见内殿,谓之起居……自乾符以后,因乱礼阙……以入閤为重,至出御前殿,犹谓之入閤,其后亦废,至是而复。然有司不能讲正其事。凡群臣五日一入见中兴殿,便殿也,此入閤之遗制,而谓之起居。朔望一出御文明殿,前殿也,反谓之入閤,琪皆不能正也。”[50]
北宋前期朝仪沿袭五代之制,五日一起居;还有每日正衙朝礼,称“常朝”[51];又别有“入閤”仪制,此与唐制便殿“入閤”完全不同,是于正殿举行之隆礼,比唐代正衙朝参之仪卫更隆盛。
《五礼通考·嘉礼六·朝礼》:“宋制,文武官每日赴文明殿正衙曰常参,五日一赴崇徳殿或垂拱殿曰起居,而外别有入閤之仪。但唐之入閤,御便殿也,其礼视正衙为简;宋之入閤,御前殿也,其礼视正衙为繁,则非唐旧矣。”[52]
至宋神宗熙宁三年,由于宋敏求、王珪等众臣认为正衙行“入閤”不合宪度,于是罢去。
《梁溪漫志·入閤》:“(淳化二年十二月丙寅朔,右谏议大夫张洎)独奏疏,其略曰:‘……今朝廷且以文德正衙权宜为上閤,甚非宪度。……今舆论乃以入閤仪注为朝廷非常之礼,甚无谓也。’……至熙宁三年五月壬子,用宋敏求、王岐公等议,始诏朔望御文德殿立仗,而罢入閤仪。”[53]
综观“入閤”仪制沿革,其变化原因既有皇帝个人因素也有时代局势的影响。入閤仪制内涵随时代变化也有不同,从朔望避正殿入便殿行礼的权宜之举到常朝之仪,入閤所行只是常仪,其礼不如正衙朝仪。经战乱礼坏,常日废朝,只在朔望日行“入閤”仪,世人误以为盛礼,这是“入閤”内涵变化的开始。唐末昭宗竟御前殿行“入閤”礼,这是“入閤”含义的讹变,若行礼移至前殿(正衙),何须“唤仗入閤”? 五代承继唐末已变的“入閤”之仪,而北宋又袭五代之制,别为“入閤”之制,成了于正殿举行的隆礼。经宋大臣的多次奏议质疑,终于罢去。
“入閤”朝仪制度,自唐玄宗天宝六年(747)诏敕举行至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罢去,运行了约三百二三十年,至此画上了句号,但是“入閤”仪制,却以其在皇帝朝参制中长期发挥过重要作用,为制度史研究所不容忽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