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雕是用一块玉石镂空雕刻成一整条活动石链的雕法,它从圆雕技法中演变而来,属于镂雕的一种。该法始于玉雕。由于寿山石硬度不如玉质坚韧,稍有不慎,就链断石毁,前功尽弃,因此石链的雕刻难度极大。清朝初年,寿山石雕已开始应用链雕技法装饰印纽。最早实物为清代乾隆皇帝使用的田黄三链章,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三链章”以整块寿山田黄石雕成,有三条活动的石链连接着三颗印章。石链一环扣着一环,每一环皆活动自如,巧夺天工。可见,清代乾隆年间寿山石雕的链雕技艺已经成熟。
制作链条的石料须经过严格的挑选、鉴定,应选细腻而性坚、质纯而格少的石材。链条一般为多环,故需选用较大的石料。在相石构思时,首先要安排好链条的位置,使链条巧妙避过裂纹与砂格。为了避免遇到裂纹,艺人常用拐弯法取链。其次,链雕方章讲求对称,所有链环力求同长、同大。第三,在巧色的利用上讲求对称。如遇不对称的情况,雕刻师一般采用“调石”法处理,把石材从左往右调,好颜色在下边的要调到上边,作为纽饰,还要调整好色彩的位置,同时顾及链条的长短。在雕刻时,链条可与其他景物同时打坯,但不要急于穿孔脱环。待作品修光完成之后,再慢慢脱环。脱环是一项非常精细、难度极高的工作,先用小型钻具顺着每环的内廓并排钻孔,每孔之间略留距离,再用特制的小链刀或针钻,按顺序脱环。为防止已脱链环破损,每一环雕后,最好立即用“可回性打样膏”加以固定,待整条链环刻成后,再将胶合部分用温水浸泡脱落。
链雕大量应用在寿山石上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因为技法日趋完备、工具先进,有的作品中,链环多达数百圈,环径小者与黄豆相近,令人惊叹。现在,链雕工艺已被寿山石雕艺人广泛使用,题材也更加多样化,既有《鳌链双花篮》《双链花果篮》《九鲤连环卣》等传统题材、生活题材的作品,又有《飞夺泸定桥》等现代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这些艺术作品都是艺人们在纯熟的圆雕技法的基础上,利用大体积的五彩斑斓的高山石创作的,是寿山石雕从造型、题材到巧色利用上的重大突破。(www.xing528.com)
著名雕刻艺人林廷良用时三年创作的马背石链雕作品《九宝链环章》是当代链雕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全长64厘米,高37厘米,宽26厘米,8条石链共雕268个链环,每环仅比黄豆粒稍大一点,链长,环小,堪称鬼斧神工。其中狮纽、麒麟纽各33环,四周各35环,甪端纽、交螭纽各31环;两边八方章刻有古兽23只,其间有蛟、龙、龟、鳖等海兽九头,形态各异,变化多端。中间章体四边上方刻有商代夔龙纹。链条的左右两边为麒麟纽和狮纽,印台为春秋战国时的兽带纹;麒麟纽和狮纽的两边为交螭纽和甪端纽,这两枚印台四周饰以西周时的鸟纹,然后从“九螭虎穿环”的四个角上牵出四条链,分别与龟、鳌、蛟、龙四枚纽台相连,前方两枚纽台饰以双不断纹,后面两枚纽台饰以双交纹。环环石链动,九章喜相连。该作荣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奖”。
生命续歌
汶洋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