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雕的历史是和印章连在一起的,有印才有纽。据有关历史考证,最早的印章始于周朝,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纽雕指的是印章上部的纽饰的雕刻,即印章纽头雕刻,起装饰的作用。开始纯为实用,而后才加以巧饰,如在鼻纽上雕刻不同的兽头,用以标志各级官阶,以其作为凭信和权力地位的象征,是王侯将相、达官显贵的专用品。自有印章,便有印纽装饰。最初的纽饰也十分简单、纯朴,只在印纽上方钻一孔,用来穿绳系结以便携带,因此印纽也称“印鼻子”。
纽雕属于圆雕的范畴,具有丰富的立体感,但它和圆雕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物像小,限于印章的规模;二是只表现物像的上方,而不像圆雕那样,需要全方位表现;三是纽雕的表现内容多是动物,特别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如:螭、狮、龙、凤、虎、辟邪、饕餮、麒麟、驼、龟、熊、蝙蝠等。
印纽雕分为自然台和平台两种。自然台的雕法是多因印章顶部形状不规则而采取的权宜之法,布局随意,追求天然石形之美;平台者则较讲究,刻纽之前先起台。所谓“台”,即印章的平台,平台以上刻纽,平台以下则方方正正、完整无缺。平台上或雕鸟兽、或人物、或瓜果、或吉祥物,因形、因色、因巧创作,作品效果古朴、端庄、尊贵。
元代王冕首创以花乳石作为印章材料,因为寿山石不仅柔而易攻,而且洁净如玉、色彩斑斓,因此备受各方人士青睐,时人竞相采用,寿山石印纽的历史由此开始。明代,寿山石印纽开始盛行,成为寿山石雕的一个特殊品种和艺术形式。20世纪50年代初,福建泉州苏大山先生捐献的明朝思想家李卓吾遗印两枚,是清朝同治年间修林李小宗祠时出土的,一镌白文“李贽”,一镌朱文“卓吾”,均纽刻单狮,蹲坐侧首,神态淳朴。这是迄今仅见的明代寿山石印纽艺术精品。
清初,寿山石纽雕始以古兽题材为主,逐渐发展出博古图案、翎毛、鱼虫、花果、人物等多种品类。印纽虽小,却吸引了不少石雕艺术家呕心沥血,他们以高超的技巧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赋盈盈方寸以万种风流。清代,由于各代君王喜爱寿山石印章,寿山石印纽技术更臻完善,名家辈出。一代宗师杨璇、周彬都是纽雕高手。杨璇的纽饰集古代玉玺铜印的规范,充分发挥寿山石柔而易攻的特色,施以精艺,突出兽钮的神形与情趣,因而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自成一派。高兆在《观石录》中评价道:“杨璇作钮者,八九韩马、戴牛、包虎,出匣森森向人,磐薄尽致,出色绘事”。周彬雕纽与杨璇取径不同,以华茂、清灵、流畅称著,其纽雕常以夸张手法强化形象,境界神妙。他还善于撷取夔纹图案刻博古平钮,并在印台四周刻浮雕锦褥纹和取古铜器图案加以演变作边纹,其博古图案直处平整,转角处圆浑流畅,图案间隔紧密,有针线难入之妙,堪称一绝。
雍正元年制作的十方玺印其纽饰有龙、夔龙、螭等。这些印纽瑞兽大胆夸张,力道遒劲,毛羽玲珑,丰腴华茂,给人以神秘之感。龙纽则高山盘曲环绕,海水波涛,云雾漫于其间,苍龙毛发鳞角行刀流利,刻画细密。(www.xing528.com)
清同治、光绪年间,福州“东门派”鼻祖林谦培也精于印纽与博古图案的雕刻,所刻兽头形态传神,刀法灵动,须发均用开丝技法,丝线细密而不间断。其高足林元珠的纽雕遒劲有力,神态逼真,尤精于须、鬃、毛、发的刻画。自林谦培、林元珠之后,“东门派”纽雕的传人很多,杰出者如林元水、林友清、郑仁蛟、林寿煁、周宝庭等。他们虽继承师法,但各有新意,尤其是周宝庭的兽纽雕刻,兼容东、西两个门派之风韵,总结出古兽纽百余种名目,堪称寿山石纽雕的一代宗师。
“西门派”本来就以治印雕纽作为本门派的宗业,因此从潘玉茂开始,到潘玉进、潘玉泉兄弟,以及林文宝、陈可观、陈可铣等都是雕纽名家。作品风格与“东门派”迥异,古雅大方、浑朴厚重,深得文人雅士的珍爱。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历代艺人的不断积累与总结,寿山石纽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题材由古兽扩大至花果人物,一些印纽甚至表现西洋故事里的人物,或者将现代美术运用到印纽艺术中,出现了与传统印钮艺术风格大相径庭的印纽。印台雕边的花纹也形形色色,有断纹、双不断纹、龙形纹、水波纹等十余种,真是方寸大天地,纹丝见功夫。
今日高档的寿山石印章,几乎每章必雕纽,除了刻古兽纽外,尚雕现代动物、植物,也雕人物、花果鱼草,兼雕薄意,是古代习尚流风的延续和发展。印章有纽无纽,其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相去甚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