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吕氏春秋先秦史料考订编年:宋景公时期的历史事件

吕氏春秋先秦史料考订编年:宋景公时期的历史事件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宋之分野也。按:据《史记》此事发生于宋景公三十七年,即前480年。从下文“宋王谓其相唐鞅”来看,唐鞅是宋康王之相。《史记·六国表》宋君偃元年为前328年。魏昭王十年为前286年,则宋康王在位时间仅有四十三年。于鬯《战国策年表》从《六国年表》,今亦从《六国表》,将宋康王在位时间定为四十三年,即前328年至前286年。居无几何,宋君杀唐鞅。宋王行其言,群臣畏惧,宋国大恐。

吕氏春秋先秦史料考订编年:宋景公时期的历史事件

宋景公

1.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公惧,召子韦而问焉,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曰:“荧惑者,天罚也;心者,宋之分野也,祸当于君。虽然,可移于宰相。”公曰:“宰相所与治国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韦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寡人将谁为君乎?宁独死。”子韦曰:“可移于岁。”公曰:“岁害则民饥,民饥必死。为人君而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乎?是寡人之命固尽已,子无复言矣。”子韦还走,北面载拜曰:“臣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昔荧惑其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岁。”公曰:“子何以知之?”对曰:“有三善言,必有三赏,荧惑必三徙舍,舍行七星,星一徙当一年,三七二十一,臣故曰‘君延年二十一岁’矣。臣请伏于陛下以伺候之,荧惑不徙,臣请死。”公曰:“可。”是昔荧惑果徙三舍。(《制乐》)

【考订】《淮南子·道应训》: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公惧,召子韦而问焉,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曰:“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祸且当君。虽然,可移于宰相。”公曰:“宰相,所使治国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韦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寡人谁为君乎?宁独死耳。”子韦曰:“可移于岁。”公曰:“岁,民之命。岁饥,民必死矣。为人君而欲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者乎?是寡人之命固已尽矣,子韦无复言矣。”子韦还走,北面再拜曰:“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星必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岁。”公曰:“子奚以知之?”对曰:“君有君人之言三,故有三赏,星必三徙舍,舍行七里,三七二十一,故君延年二十一岁,臣请伏于陛下以伺之,星不徙,臣请死之。”公曰:“可。”是夕也,星果徙三舍。

史记·宋世家》:(宋景公)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于是候之,果徙三度。

《新序·杂事》卷四:宋景公时,荧惑在心,惧,召子韦而问焉。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曰:“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也。祸当君身,虽然,可移于宰相。”公曰:“宰相所使治国也,而移死焉,不详,寡人请自当也。”子韦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将谁君乎?宁独死耳。”子韦曰:“可移于岁。”公曰:“岁饥民饿,必死,为人君者,欲杀其民以自活,其谁以我为君乎。是寡人之命固尽矣,子无复言矣。”子韦还走北面再拜曰:“臣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仁人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星必三徙舍,君延寿二十一岁。”公曰:“子何以知之?”对曰:“君有三善,故三赏,星必三舍,舍行七星,星当一年,三七二十一,故曰延寿二十一年。臣请伏于陛下以司之,星不徙,臣请死之。”是夕也,星果三徙舍。如子韦言。

论衡·变虚》:宋景公之时,荧惑守心,公惧,召子韦而问之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曰:“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也,祸当君。虽然,可移于宰相。”公曰:“宰相所使治国家也,而移死焉,不详。”子韦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寡人将谁为乎?宁独死耳。”子韦曰:“可移于岁。”公曰:“民饥,必死。为人君欲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者乎?是寡人之命固尽也,子毋复言。”子韦退走,北面再拜曰:“臣敢贺君,天之处高而耳卑,君有君人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星必徙三舍,君延命二十一年。”公曰:“奚知之?”对曰:“君有三善,故有三赏,星必三徙。一徙行七星,星当一年,三七二十一,故君命延二十一岁。臣请伏于殿下以伺之,星必不徙,臣请死耳。”是夕也,火星果徙三舍。如子韦之言,则延年审得二十一岁矣。星徙审则延命,延命明则景公为善,天祐之也。

按:据《史记》此事发生于宋景公三十七年,即前480年。

【系年】前480年

宋康王

1.宋康王染于唐鞅、田不禋。(《当染》)

【考订】《墨子·所染》: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

按:宋康王即宋王偃。《史记·宋微子世家》:“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索隐》:“《战国策》、《吕氏春秋》皆以偃谥曰康王也。”从下文“宋王谓其相唐鞅”来看,唐鞅是宋康王之相。《史记·六国表》宋君偃元年为前328年。君偃十一年,则为前318年。宋偃王在位时间,《史记·宋微子世家》曰:“王偃立四十七年,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史记·六国年表》:“(魏昭王十年)宋王死我温。”魏昭王十年为前286年,则宋康王在位时间仅有四十三年。于鬯《战国策年表》从《六国年表》,今亦从《六国表》,将宋康王在位时间定为四十三年,即前328年至前286年。

【系年】前328年—前286年

2.宋王谓其相唐鞅曰:“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对曰:“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为不畏。王欲群臣之畏也,不若无辨其善与不善而时罪之,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几何,宋君杀唐鞅。唐鞅之对也,不若无对。(《淫辞》)

【考订】《论衡·雷虚》:宋王问唐鞅曰:“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曰:“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罚不善,善者胡为畏?王欲群臣之畏也,不若毋辨其善与不善而时罪之,斯群臣畏矣。”宋王行其言,群臣畏惧,宋国大恐。

按:唐鞅为宋王偃相,此章所言之事系于宋王偃。

【系年】前328年—前286年

3.惠盎见宋康王,康王蹀足謦咳,疾言曰:“寡人之所说者,勇有力也,不说为仁义者。客将何以教寡人?”惠盎对曰:“臣有道于此,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有力,击之弗中。大王独无意邪?”王曰:“善!此寡人所欲闻也。”惠盎曰:“夫刺之不入,击之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不敢击。大王独无意邪?”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知也。”惠盎曰:“夫不敢刺,不敢击,非无其志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志也。大王独无意邪?”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愿也。”惠盎曰:“夫无其志也,未有爱利之心也。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欢然皆欲爱利之,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居四累之上。大王独无意邪?”王曰:“此寡人之所欲得。”惠盎对曰:“孔、墨是也。孔丘、墨翟,无地为君,无官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今大王,万乘之主也,诚有其志,则四境之内皆得其利矣,其贤于孔、墨也远矣。”宋王无以应。惠盎趋而出,宋王谓左右曰:“辨矣,客之以说服寡人也。”(《顺说》)

【考订】《列子·黄帝》:惠盎见宋康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曰:“寡人之所说者,勇有力也,不说为仁义者也。客将何以教寡人?”惠盎对曰:“臣有道于此,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有力,击之弗中。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闻也。”惠盎曰:“夫刺之不入,击之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弗敢击。夫弗敢,非无其志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志也。夫无其志也,未有爰利之心也。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欢然皆欲爱利之。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四累之上也。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此寡人之所欲得也。”惠盎对曰:“孔墨是已。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今大王,万乘之主也;诚有其志,则四竟之内,皆得其利矣。其贤于孔墨也远矣。”宋王无以应。惠盎趋而出。宋王谓左右曰:“辩矣,客之以说服寡人也!”

《淮南子·道应训》:惠孟见宋康王,蹀足謦咳疾言曰:“寡人所说者,勇有功也,不说为仁义者也,客将何以教寡人?”惠孟对曰:“臣有道于此,人虽勇,刺之不入;虽巧有力,击之不中。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闻也。”惠孟曰:“夫刺之而不入,击之而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不敢击。夫不敢刺,不敢击,非其无意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意也。夫无其意,未有爱利之心也。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欢然皆欲爱利之[1],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四累之上也。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此寡人所欲得也。”惠孟对曰:“孔、墨是已。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者。今大王,万乘之主也。诚有其志,则四境之内,皆得其利矣。此贤于孔、墨也远矣。”宋王无以应。惠孟出,宋王谓左右曰:“辩矣,客之以说胜寡人也!”

按:盎与孟,字形相似,实为一人。此在宋康王时期,详细时间无考。今系于宋康王在位时间。

【系年】前328年—前286年

4.宋王筑为蘖帝,鸱夷血高悬之,射着甲胄从下,血坠流地。左右皆贺曰:“王之贤,过汤、武矣。汤、武胜人,今王胜天,贤不可以加矣。”宋王大说,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尽应;堂上已应,堂下尽应;闻外庭中闻之,莫敢不应。(《过理》)

【考订】《史记·宋微子世家》:(宋偃王十一年)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淫于酒、妇人。君臣谏者辄射之。于是诸侯皆曰:“桀宋”。“宋其复为纣所为,不可不诛”。

按:《吕氏春秋·过理》高诱注:“宋王,康王也。”此章所言宋康王有纣之恶行,《史记》言群臣皆谏,而《吕氏春秋》此篇却说“左右皆贺”,细节不同。此事时间可定为宋偃王十一年,即前318年。

【系年】前318年

5.鲁鄙人遗宋元王闭,元王号令于国,有巧者皆来解闭。人莫之能解。兒说之弟子请往解之,乃能解其一,不能解其一,且曰:“非可解而我不能解也,固不可解也。”问之鲁鄙人,鄙人曰:“然。固不可解也,我为之而知其不可解也。今不为而知其不可解也,是巧于我。”故如兒说之弟子者,以不解解之也。(《君守》)

【考订】按: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宋元王兒说考》:“名家白马之论,亦战国后起之说。是宋于战国时别有元王,亦称元君,不得谓即春秋时之元公也。然宋自王偃称王,及身而灭,诸书俱以偃谥康王,《荀子·王霸篇》则称献王,不见称元王。考《赵策》李兑之谓齐王曰:‘宋置太子以为王,下亲其上而守坚,今太子走,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是王偃时会置太子为王,窃疑宋元君即其人,乃王偃所置太子为王者,故称元君,亦称元王也。又考李兑之说曰:‘臣之所以坚三晋以攻秦者,非以为齐得利秦之毁也,欲以使攻宋也。而宋置太子以为王,下亲其上而守坚,臣是以欲天下之速归休士民也。今太子走,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若复攻之,其国必有乱,而太子在外,此亦举宋之时也。’是宋置太子为王,正三晋攻秦之际。”[2]又说:“兒说弟子为宋元王解闭,则兒说亦与元王同时,而年不后于元王可知。”据钱氏考证,则此宋元王乃战国时期宋王偃之子,其详细生卒年无考。

6.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壅塞》)

【考订】按:《吕氏春秋·壅塞》高诱注:“齐湣王攻宋,灭之也。”又《史记·宋微子世家》:“王偃立四十七年,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此处言齐灭宋在宋偃王四十七年,上文已据《六国年表》订正为宋偃王四十三年,即前286年。

【系年】前286年

7.宋之衰也,作为千钟。(《侈乐》)

【考订】按:此当言宋王偃之事。前引《史记·宋微子世家》言宋偃王荒淫之事,被诸侯称为“桀宋”,作为千钟,为宋王偃所为较为合理。而且宋在偃王在位时期,宋国最后被灭。

【系年】前328年—前286年

8.宋康知必死于温。(《禁塞》)

【考订】按:《吕氏春秋·禁塞》高诱注:“温,魏邑也。宋康王名偃,宋元公佐六世之孙,辟兵之子也。立十一年,自为王。”《史记·六国年表》:“(魏昭王十年)宋王死我温。”则此事时间可定为宋康王四十三年。

【系年】前286年

9.宋未亡而东冢抇。(《安死》)

【考订】《左传》成公二年: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重器备,椁有四阿,棺有翰桧。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

按:《吕氏春秋·安死》高诱注:“东冢,文公冢也。文公厚葬,故冢被发也。冢在城东,因谓之东冢。”文公冢被掘,当在齐湣王灭宋之后,即前286年。宋康王死于温后,有太子宋元君尚在,故曰宋未亡。

【系年】前286年(www.xing528.com)

华 元

1.郑公子归生率师伐宋。宋华元率师应之大棘,羊斟御。明日将战,华元杀羊飨士,羊斟不与焉。明日战,怒谓华元曰:“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遂驱入于郑师。宋师败绩,华元虏。(《察微》)

【考订】《左传》宣公二年:二年春,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二月壬子,战于大棘,宋师败绩,囚华元,获乐吕,及甲车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

《史记·宋微子世家》:四年春,郑命楚伐宋。宋使华元将,郑败宋,囚华元。华元之将战,杀羊以食士,其御羊羹不及,故怨,驰入郑军,故宋师败,得囚华元。

按:羊斟即羊羹。此事在《左传》中均未言及御者为谁,《察微》篇言此人为羊斟,可与《史记》相印证,丰富了此次郑宋之战的史料。

【系年】前607年

子 罕

1.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异宝》)

【考订】《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堵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新序·节士》: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白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淮南子·道应训》: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夫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治乱,在君行赏罚。夫爵赏赐予,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民之所怨,臣请当之。”宋君曰:“善。寡人当其美,子受其怨,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国人皆知杀戮之专,制在子罕也,大臣亲之,百姓畏之,居不至期年,子罕遂却宋君而专其政。

按:据《左传》载,此事发生在鲁襄公十五年,即前558年,宋平公十八年。《吕氏春秋·召类》曰子罕在宋平公、宋元公、宋景公时为相,并“以终其身”。宋平公在位时间为前575年至532年,宋元公在位时间为前531年至前517年,宋景公在位时间自前516年始。据《史记·六国年表》宋景公卒于前451年。则子罕在世时间为前575年至前451年。

【系年】前558年

2.士尹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觞之。南家之墙,犫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径其宫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西家高,吾宫庳,潦之经吾宫也利,故弗禁也。”士尹池归荆,荆王适兴兵而攻宋,士尹池谏于荆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能得民,仁者能用人。荆国攻之,其无功而为天下笑乎!”故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乎千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谓乎?”宋在三大万乘之间,子罕之时,无所相侵,边境四益,相平公、元公、景公以终其身,其唯仁且节与?(《召类》)

【考订】《新序·刺奢》:工尹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经其宫而不止。工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特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归荆,荆王适兴兵欲攻宋。工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能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按:《吕氏春秋·召类》高诱注:“司城,司空,卿官。宋武公名司空,故改为司城。”文中有孔子闻之,则子罕差不多与孔子同时,或稍早。详细生卒年无考。

【系年】前575年—前451年

司马桓魋

1.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必己》)

【考订】按:《吕氏春秋·必己》高诱注:“桓司马,桓魋。”则宋桓司马,即宋司马桓魋。《左传》哀公十一年:“疾臣向魋纳美珠焉,与之城锄鉏。宋公求珠,魋不与,由是得罪。”又,哀公十四年:“宋桓魋之宠害于公,公使夫人骤请享焉,而将讨之。”结果桓魋出奔卫。此章言桓魋出亡,则时间可定为鲁哀公十四年,即前481年。

【系年】前481年

庄 周

1.宋之庖丁好解牛,所见无非死牛者,三年而不见生牛,用刀十九年,刃若新磨研,顺其理,诚乎牛也。(《精通》)

【考订】《庄子·养生主》: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按: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将庄子生卒年定为前365年至前290年。

【系年】前365年—前290年

2.庄子行于山中,见木甚美长大,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弗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以不材得终其天年矣。”出于山,及邑,舍故人之家。故人喜,具酒肉,令竖子为杀雁飨之。竖子请曰:“其一雁能鸣,一雁不能鸣,请奚杀?”主人之公曰:“杀其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昔者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天年,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以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于材不材之间。材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道德则不然,无讶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禾为量,而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此神农、黄帝之所法。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成则毁,大则衰,廉则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必己》)

【考订】《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議,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按:此章所言与《庄子·山木》几同,郭沫若以为乃吕不韦盗取庄子,见郭氏《十批判书》。

【系年】前365年—前290年

兒 说

1.备说非六王五伯,以为“尧有不慈之名,舜有不孝之行,禹有淫湎之意,汤、武有放杀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世皆誉之,人皆讳之,惑也”。故死而操金椎以葬曰:“下见六王五伯,将敲其头矣!”辨若此,不如无辨。(《当务》)

【考订】按:《韩非子·外诸说左上》:“兒说,宋人,善辩者也。持“白马非马也”服其稷下之辩者。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故籍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备说,即兒说,又作“兒辩”“貌辩”,宋国人,因其久居齐国,所以又有“齐貌辩”之称。据《韩非子》,兒说也曾游于齐国稷下。生卒年不详。上文有言兒说弟子为宋元王解闭,则兒说亦与宋元王同时。

高阳

1.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乎大理也。(《别类》)

【考订】《淮南子·人间训》:高阳魋将为室,问匠人。匠人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材任重涂,今虽成,后必败。”高阳魋曰:“不然。夫木枯则益劲,涂干则益轻。以劲材任轻涂,今虽恶,后必善。”匠人穷于辞,无以对,受令而为室。其始成,竘然善也,而后果败。

按:《淮南子·人间训》高诱注:“高阳魋,宋大夫。”应字繁体作應,与魋形近,易讹,故与高阳魋是一个人。此人为宋大夫,但详细生卒年无考。

【注释】

[1]原文“之”字下衍“心”字,据王念孙校语删。

[2]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第465—46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