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远古人类创造出来的最早的艺术形式,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造型记录是马家窑文化类型青海陶盆内壁的组舞彩绘。早期的舞蹈除娱神驱灾外,还肩负有娱人和宣教作用。
巫舞 古代巫师用以迎神娱神的舞蹈。《国语·楚语》认为起源于少昊时代,商周时期巫舞盛行,除以巫舞降神外,还以之求雨。史载汤曾舞雩求雨,周袭其风,凡逢大旱则使巫师舞雩。两晋南北朝时,宗教迷信与娱乐活动密切结合,女巫也与女乐一样以色艺娱人,舞雩求雨的情况则已罕见,而巫舞主要代之以用来驱邪、驱鬼、驱瘟、招魂,唐以后巫舞流入民间,俗称“跳大神”。
傩舞 此舞原是一种模拟人兽角斗的舞蹈,后来演变为禳鬼驱疫的仪礼舞。其功能主要是祈神安鬼,逐祟除疫。周代宫廷每逢岁除,辄行大傩仪式,由方相领头,率百隶蒙皮执戈扬盾而舞,汉代宫廷傩舞在腊日前一天举行,选10岁以上、12岁以下中黄门子弟120人,赤帻皂制,唱驱鬼词,傩舞者扮作方相氏(古代民间普遍信仰的驱疫避邪神祇)与十二兽舞,喧呼行进,绕宫殿三周,最后持火炬将鬼疫送出端门。后代沿袭汉代仪式而略有变化。
雅舞 系历代帝王用于祭祀天地、宗庙及朝贺、宴享等大典的乐舞。雅舞分文、武两大类,文舞歌颂文德,舞者左手执筋,右手秉翟;武舞歌颂武功,舞者手执盾牌、玉斧。雅舞相传系周公旦制定,以后历代王朝循例制礼作乐时皆有增删修订,使歌词内容更适合于歌颂本朝的文德武功,如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制成的“大唐雅乐”即典型一例。
六舞 又称“六乐”,传说是周公旦整理修饰黄帝、尧、舜、禹、汤、武六代先王乐舞而用于周代贵族祭祀的六个舞乐。其名为: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前四个属于“文舞”,表现唐、虞、夏以禅让得天下;后两个属于“武舞”,体现商、周以武功得天下。六舞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历代王朝奉之为典范。舞队的人数和乐悬也有严格的级别规定,如天子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
优舞 是一种以滑稽歌舞娱乐的舞蹈。舞者称优人,多是侏儒。其特点是在供贵族或统治者笑乐时,寄托讽谏之意。传说夏桀时即有优舞。春秋时晋国的优施、楚国的优孟,秦朝的优旃,汉朝的郭舍人,都是著名的优人。优舞在汉初更为盛行,既娱人也娱神,经魏晋南北朝,到隋文帝时以其非正典而罢之,但到唐代仍有进贡“矮奴”的情形。
伎舞 系女伎表演的乐舞。史载女伎乐舞始于夏启宫廷,商纣时更盛。春秋战国时,赵女善弹唱,秦娥善箫,郑姬善舞,中山女子善瑟。秦统一六国后,美人充盈后宫,促使女伎乐舞融汇交流。到汉朝时,女伎乐舞逐渐形成中国舞蹈艺术的主流,如戚夫人、赵飞燕、翁须等皆因舞艺高超而受君王所宠。魏晋至唐,皇帝后宫、贵族府第、达官家宅,女伎盈门,歌舞不休,如绿珠的婀娜舞姿,潘妃的金莲舞步,张净婉的轻盈舞态,孙荆玉的反腰衔簪,杨贵妃的婆娑风韵,谢阿蛮的凌波飘逸,均为文人墨客津津乐道。宋以后,理学兴盛,瓦舍兴起,女伎乐舞日趋衰微。(www.xing528.com)
除上而外,汉代民间流行盘鼓舞、鞞舞,魏晋时流行白纻舞、明君舞、鸲鹆舞、前溪舞,南北朝时流行兰陵王入阵曲、踏谣娘、清商乐,隋唐时流行九部乐,唐代宫廷盛行坐部伎、立部伎、队舞,教坊盛行健舞、软舞,民间流行杨柳枝,宋代流行转踏、采莲队舞、舞判。宋之前,民间还盛行踏歌群舞,宋元明清民间流行讶鼓、舞鲍老、村田乐、秧歌舞、花鼓灯舞等,少数民族地区亦各有精彩的舞蹈流行。
戏剧 是一种融说唱、歌舞、演奏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即歌舞的歌词,汉乐府中的诗歌是配合乐器歌唱的,南北朝时形成的“大曲”是以一支曲子反复演唱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隋唐时期形成的“俗讲”是以边讲边唱的方式叙述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而晚唐时期流行的“参军戏”已分出参军与苍鹘等脚色,北宋中叶产生的“诸宫调”则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曲子来演唱。宋代杂剧与金代院本可以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戏剧形式,脚色增至四五人,又有规定的演出程序,但表演仍以滑稽为主。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这种戏剧一般规定每本四折,各用不同的宫调,通过念唱及动作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演员的脚色分为正末、正旦、外末、冲末、外旦、搽旦、净等,元杂剧的代表作是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
宋元时期,在南方还产生了由村坊小戏演变而来的南戏。南戏的开头多介绍剧情梗概或剧作意图,称为“家门大意”。正戏从第二场开始,场次划分以主要脚色生、旦上场下场为界,并穿插净、丑、末插科打诨的情节。南戏的脚色有生、旦、净、丑、外、末、贴七种,《张协状元》是现能见到的最早的南戏剧本,元末高则诚所作《琶琶记》是南戏的代表作。
明代的传奇戏曲是在南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杂剧的优点而形成的新体系,其唱腔主要有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四种。尤其是昆山腔(又称昆腔、昆曲)流丽悠远、委婉动听,集南北曲之大成,巧妙搭配各种宫调,伴奏乐器也配置得当,使曲牌联套体的结构方法更加富有表现力,其脚色行当也从南戏的七种发展为十二种,演员通过念、唱、做、打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剧情。明代传奇的代表作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梁辰鱼的《浣纱记》。
明代上至宫廷、下到村镇,都有频繁的戏曲演出,宫廷演出更是规模宏大,许多显贵家庭往往私蓄“家班”。进入清代后,戏曲的地方色彩越来越浓,除弋阳腔系和昆腔腔系外,各地还形成梆子腔系、皮黄腔系、弦索腔系、乱弹腔系等等,并形成花部(各种地方戏)与雅部(昆曲)争胜的格局。乾隆初年京城剧坛出现了昆曲与京腔(由弋阳腔演变而来)的竞争,结果是弋阳腔被引进宫廷,之后又有秦腔演员魏长生进京,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最终取得花雅之争的胜利。到道光年间,徽、汉二调进一步融合,并吸收弋、昆各腔之长,发展成为日后的京剧。京剧以二黄、西皮为主要声腔,吹打曲牌则多取自昆曲。
京剧的脚色行当大致可分为生(男性正面主要人物,又可分为扮演中、老年的老生,扮演青、少年的小生,扮演青、壮年的武生等)、旦(女性人物,可细分为扮演中、青年主要脚色、俗称青衣的正旦,扮演滑稽或奸刁的丑旦,扮演老年脚色的老旦,扮演天真活泼或放浪泼辣青年脚色的花旦,扮演勇武善打脚色的武旦等)、净(性格或像貌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俗称花脸)、末(老生行当的次要脚色)、丑(幽默滑稽,心地善良或奸诈刁恶、悭吝卑鄙的男性脚色,俗称三花脸)、外(老年男性次要脚色)以及扮演士兵、夫役等随从人员的“龙套”,扮演杂差一类人物的“杂”等等。上述脚色行当各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上各具特色,脸谱、服饰、道具也各不相同。其他剧种在脚色行当、化装道具等方面与京剧大同小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