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节日中,有一些节日虽与祭祀、庆贺相关,但主要是通过游艺的形式进行社交活动,我们称之为游乐节日。
上巳节 时在农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三国时把上巳节日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古人在这一天去江边洗涤污浊,祓除不祥,称之为“祓禊”。《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到了后来,人们以游春玩乐取代了“祓禊”,邀朋聚友,会于环曲水畔,置杯于上游,任其漂流,停于谁前,谁即取饮,谓之“曲水流觞”,尔后赋诗抒怀,尽欢而散。在唐代,三月三是官民春游的盛日,杜甫《丽人行》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讲的就是这种情况。此外,这一天还有踏青的习俗。在少数民族,三月三日是黎族人民的谈情说爱日,是壮族人民传统的歌节,同时也是布依族的“地蚕会”,土族的“鸡蛋会”,侗族的“花炮节”,瑶族的“干巴节”。
七夕节 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时在农历七月七日。七夕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晚上举行,故名“七夕”。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姑娘们在庭院向“七姐”织女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这个节日始于汉朝,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据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又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后来七夕节被融入牛郎织女的传说,赋予其忠贞爱情的内涵,成为一个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牛郎织女传说为载体,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年幼时又得不到哥嫂的待见,整天与家中的老牛为伴,故称“牛郎”。后来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与下凡人间的织女相识相爱,两人婚后生下一双儿女,日子幸福美满,过着男耕女织的平静生活。但玉帝和王母娘娘得知织女和牛郎成亲,立即差人下界捉拿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时便抓走织女。牛郎获悉天庭来人掳走织女,便将儿女置于编篓,挑起扁担去追,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划,瞬间一条浊浪滔天的银河将牛郎织女分隔两岸,从此牛郎织女终日只能泪眼盈盈,隔河遥望对泣。后来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这一天喜鹊都要飞向天庭,在银河上为牛郎织女搭成一道跨越银河的鹊桥,后人将其称之为“鹊桥会”。之后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姑娘们就要来到花前月下,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七月七日这一天就逐渐演化为汉民族的情人节。而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属于本民族的“情人节”,例如侗族和海南黎族的三月三、水族的六月六、彝族的火把节、布依族的查白歌节、壮族的陇端节等等。(www.xing528.com)
重阳节 古人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并阳,故名“重阳”。同时“九九”与“久久”谐音,所以古人以这一天为大吉大利的日子。不过,重阳正式定为节日那是在唐代。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吃花糕、插茱萸等习俗,同时这些习俗都有动人的传说。《齐人月令》载:“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毕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他一些著名的诗人也都以诗篇记载重阳节的活动,如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杜甫《九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刘禹锡《九日登高》等等,当时长安一带人最常去的是位于城东南的乐游原。重阳赏菊,也在古代文人墨客中很流行。赏菊的古人,陶渊明可谓菊迷,他不仅自己赏,而且还专门种了一大园菊,邀亲朋好友来赏。他说:“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文人赏菊,还必咏菊,比如在杜甫诗中就留下十多首重阳赏菊诗。到了清代,有些地方要在重阳前后举行菊花大会,同时举行各种各样的咏菊诗会。吃花糕插茱萸的习俗盖始于魏晋,《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文昌杂录》:“唐岁时节物,九月九日则有茱萸,菊花酒糕。”武则天曾命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制花糕,赏赐群臣。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宋代的重阳糕相当讲究,从宋代以后,重阳糕成了亲朋好友间相互馈送、增进情谊的节令礼品。此外,人们在登高时还“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这种习俗从汉魏六朝一直延续到明清。近代以来,重阳节除了保留登高赏菊等习俗外,逐渐融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内容,同时成为老年人的节日。
此外,汉族北方地区还有“六月六”赶庙会,金华地区还有社日斗牛会等等。以上只是择要介绍了汉民族的一些重大节日习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传统节日。例如苗族的跳月节就是几千年流传下来典型的游乐社交节日,黔中苗族每年正月十五日月亮最圆的时候,青年男女在山坡下较平坦的地方举行跳月节。跳场上要插上一些称为“花树”的树枝,男青年先涌入跳场,绕花树吹笙歌舞,女青年在场面热烈时开始以歌舞相和。然后相中恋人者互相对歌,更有钟情的少女把自己的花带系在小伙的芦笙上,作为定情信物,于是其他小伙便簇拥谑趣,并向其父母报喜。整个节日载歌载舞,气氛极为欢乐。与跳月节相似的还有大理白族于农历四月廿三日举行的盛会“绕山林”,苗族地区农历三月下旬的“爬山节”,侗族地区七月廿日的“赶歌会”,仫佬族的“走坡节”以及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大会。此外,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青海土族的七月会,锡伯族的杜因拜专扎坤节,藏族的藏历年,珞巴族的珞巴年,大理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年收扎勒特节,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盍什节,拉祜族的扩塔,景颇族的目瑙,阿昌族的会街,普米族的大过年,独龙族的卡雀哇,基诺族的特毛且,布依族的六月六,侗族的花炮节,水族的端节,壮族的歌墟日,瑶族的达努节,仫佬族的依饭节,毛南族的庙节,京族的唱哈节,土家族的赶年,高山族的丰收节,以及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古尔邦节、开斋节和盛行于彝族、白族、纳西、布朗、佤、傈僳、基诺等南部少数民族的火把节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