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有关绘画方面的传说很多,但是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是一些石、陶、铜质和缣帛等器物上保留下来的绘画痕迹。不过从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的《凤夔搏斗画》和马王堆战国楚墓中发现的《人物御龙帛画》等来看,线条圆转流畅,造型简括生动,富有浓厚的装饰意味,说明战国时期中国的绘画已发展到相当水平。
逮及秦汉,绘画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壁画、帛画和砖石画像上。如在秦咸阳故城三号宫殿遗址中发现壁画残片,有用红、黄、蓝、黑等色画成的流云纹,也有较完整的人物车骑形象。另如在洛阳卜千秋墓发现的西汉壁画《升仙图》、在洛阳烧沟西汉墓发现的壁画《宴饮图》均是上好的绘画作品。在洛阳老城发现的西汉壁画《二桃杀三士》表现的是《晏子春秋》记载的二桃杀三士故事,用笔接近写意,人物衣着面貌均表现得比较明确,可以一窥当时的衣冠服饰。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东汉墓中发现的《车马出行图》《乐舞百戏图》《牧马图》等等,场面宏大,造型生动,疏密相间,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汉代帛画以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现的“T”字形幡画为代表,此画的中心内容是“引魂升天”,画面分为上天、人间、地下三部分,上部为天界,人首蛇尾的天神居中,旁有蟾蜍、玉兔、怪兽、嫦娥等;中部画墓主人及其生前的片断生活以及宴饮场面;下部为大海,有一巨人站在两条巨鲸背上,双手与头顶擎着大地。整个画幅处理的有条不紊,左右对称,上下连贯,重心突出,严密无间,线条流畅自如,色彩以朱红、土红为基调,穿插粉、白加青等色,显得热烈富丽而又庄重。此外,大量砖石画像的如山东沂水出土的凤凰纹画石,河南南阳官寺石墓画像,南阳密县打虎亭画像石,尤其是嘉祥武家林武氏祠的画像石等等,都是汉代绘画的遗珍。
魏晋南北朝佛教大兴,因而在寺堂、庙宇、石窟内出现了大量佛教题材的壁画,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敦煌壁画了。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中国第一批有据可考的著名画家,其中以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为代表,他们在创作上各自形成独特风格和流派,顾氏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列女仁智》《洛阳赋》,陆氏的代表作有《宋孝武帝像》《五白马图》《竹林七贤图》等,张氏在画风上更多受西域艺术的影响,运用明暗晕染表现立体感,形成不同于顾、陆等人的“疏体”。此外,南北朝时期萧绎、杨子华、曹仲达的绘画亦负盛名。值得一提还有南齐时代谢赫的《古画品录》,这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书中提出绘画要讲究“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法”,为后世画家所遵循。
隋唐时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它超越了以前各代,同时影响到东方各国。这一时期,壁画仍占有重要地位,但佛教题材绘画却明显地向世俗化方向发展,从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宗教壁画一扫北朝时期那种超脱人世、阴森恐怖、禁欲苦修的气氛,而出现了富于人情味和亲切感的形象,人物和蔼慈祥,充满对人生及尘世美满生活赞颂的因素。在唐代,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山水、动物、花鸟画家。在人物画家中,阎立本是初唐时期的代表,他注意通过描绘人物面部、眼睛、嘴角等富有特征的细节,来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传世的作品有《步辇图》《萧翼赚兰亭图》等等,传说描绘汉昭帝到隋炀帝13个皇帝及侍从的《历代帝王像》(现藏美国)亦出自他的手。吴道子是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大画家,他一生作佛教壁画300余堵、卷轴画92幅,后人尊他为“画圣”,民间画工奉他为“祖师”,其线描富有运动感、节奏感,有粗细、紧缓变化,自由挥扫,劲健有力,创造出一种“莼菜条”线型,他的画风被称为“吴家样”,其代表作品有《地狱变相图》《送子天王图》等。张萱是盛唐时期擅长画妇女儿童的画家,其作品有《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摹本传世;周昉以仕女画著称,但他所画的“水月观音”形象,成为当时及后世宗教壁画中的标准样式,传世的作品摹本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韩滉是中唐的代表画家,作品有《田家风俗图》和传世的《五牛图》《文苑图》等。
隋唐时期的山水画以展子虔为先导,而后出现了以李思训和王维为代表的两个不同画派。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卷轴画,作品以总摄全景的方法,将江南春光引入画面,开青绿山水之先河,表现了“江山远近之势”和“咫尺千里之趣”。李思训号称“国朝山水第一”,他的画工整细密,在青绿山水上加金纷描线,富丽堂皇,被称为“金壁山水”,)开“界画”的先河,相传他的作品有《江帆楼阁图》《九成宫纨扇图》等;王维是著名的诗人,也是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以墨色的深浅浓淡的变化,来反映大自然的平远景色,形成一种诗画结合的水墨山水画风格,其作品有《江山雪霁图》《辋川图》等。李王之外,张躁的松石山水画使用秃笔、双箭齐下、指画等新方法,而王洽则采用“泼墨法”来画山林树石,大大发展了山水画的技法。此外,吴道子在山水画方面亦成就斐然。
唐代的动物画家以戴嵩、曹霸、韩干、韦偃最为著名,而戴嵩的牛、韩干的马极为时人推崇,并称“韩马戴牛”,戴嵩的作品有《斗牛图》等,现存韩干的作品有《牧马图》《照夜白》等,韦偃的杰作《放牧图》(摹本)则更以场景浩大,气势宏阔而著称。在唐代的花鸟画家中,薛稷以画鹤闻名,边鸾以画折枝花鸟、蜂蝶著称,萧悦以画竹驰名,而周混则擅长画水鸟荷花。(www.xing528.com)
五代两宋,绘画题材更加广泛。壁画中如赵忠义的《关将军起玉泉寺图》、石恪的《二祖调心图》、贯休的《十六罗汉像》等,笔墨放纵有力,形象生动夸张。他如南唐曹仲宏,后梁张图、跋异、李罗汉,后唐韩求、李祝,宋代高益、高文进、崔白、李元济等人,皆为壁画高手。人物画中如周文矩的《玉步摇仕女图》《宫中长卷》等,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昭君出塞图》等,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王居正的《纺车图》,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图》,萧照的《中兴瑞应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秋柳双鸦图》,李嵩的《服田图》《水殿招凉图》等,苏汉臣的《妆靓仕女图》《秋庭戏婴图》等,以及南宋时期的《却坐图》《折槛图》《耕获图》《骑士猎归图》《盘车图》《小庭婴戏图》和闫次平的《牧牛图》、李东的《雪江卖鱼图》等,尤其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水平。
如果说五代两宋时期的人物画取得突出成就的话,那么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成就更令人触目。五代时在荆浩、关同师徒笔下,描绘了北方峻岭的雄伟气势;在董源、巨然师徒笔下,则刻画出江南草木的秀丽景色,以上四人形成山水画的两大流派,并称五代山水画的四大家。此外,赵干、卫贤等人也是五代时著名的山水楼阁画家。宋代的山水画承接五代,名家辈出,李成的画挺劲秀润,范宽能“为山传神”,郭忠恕尤善界画,逼真的恍若可进,燕文贵善为四时风景,人称“燕家景致”。郭熙合众家之长而创新意,他的山水画功力深,气魄大,意境优美;王诜善画枯木寒林,也能作金壁山水,他的山水画更趋向优美抒情;赵令稂以小景山水著称,作品具有优柔平静的意境,清丽温雅的特色;米芾父子长于以水墨点染来表现江南烟云一片的迷蒙景色,画风在挥洒奔放中求写实,人称“米点山水”。徽宗时,宣和画院对于画风起了重大影响,而宋徽宗的花鸟画更是独具特色。南宋时期,国破家亡的流离生活使山水画风有重大的改变,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硅为代表的四大家,开拓了“水墨苍劲”派画风,他们运用“大斧劈”皴法,用笔强劲,气势雄壮,质感很强,极富感染力量。此外,青年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长卷,为北宋后期青绿山水的巨制,功力精湛,气魄宏大。
花鸟画自五代成为独立的画科,到宋时又有长足进展,五代时的黄茎,传说他在壁上画了六鹤,神态逼真,引真鹤立于其侧;又画四时花竹及兔、雉、鸟雀,竟使猎鹰误以为真,连连飞捕。徐熙多画江湖田野自然景物,技法上以墨为主,轻敷淡色,神气迥出。宋时赵昌善画花果,所画花卉,简洁明快、清新自然;崔白以鹅、败荷、凫雁题材最为拿手,画风自然流畅,清新雅淡;宋徽宗赵佶,亦是花鸟画的能手,风格精工细致、缜密富丽。宋时国家设立画院,画风典雅工细,画院外的一些士大夫,亦多以梅、兰、菊、竹“四君子”为题作画,知名者有文同、苏轼、杨无咎、赵孟坚、郑思肖等。此外,宋代有关绘画的理论亦得以总结,较有影响的专著有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邓椿的《画继》,米芾的《画史》。
元代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不少士大夫寄情绘画,并在画中追求“写意”,这一时期以山水、花卉为主的“文人画”有了很大发展。元初,李开笔下的竹、高克恭笔下的烟雨林峦、赵孟頫的笔墨意趣、钱选的折技花鸟等皆为时人推重。元代中期,以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大家为代表的山水画,注重抒情写意,追求笔墨情趣,提倡“逸笔草草”“写胸中逸气”,画风为之一变。此外,另有龚开精于画鬼与马,王振鹏擅长于界画,王冕以画梅著称,柯九思以画竹闻名,张渥以白描手法为人称道,王绎以肖像画驰名于世,他如顾安、任仁发、朱德润、唐棣、盛懋、方从义、陈琳、王渊等人的绘画亦造诣颇深。
明代的宫廷画家以边文进、孙隆、吕纪、林良为代表。边文进擅绘艳丽工致的花果翎毛,孙隆号称“没骨图”,长于花鸟草虫画,吕纪的花鸟画工整精丽,而林良的花鸟画表现出由水墨工笔转向水墨写意的画风。画院外王履以自然为师,所作《华山图》40幅,用笔劲拔凝重,景致雄伟奇秀;另有王绂、夏昶以竹石画著称。明时画家,有浙派、吴派之分,前者是职业画家形成的画派,后者是由文人画家结成的画派,浙派以戴进、吴伟、李在、张路、杜堇、徐霖、汪肇、谢时臣、蓝瑛为代表,吴派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文伯仁、陈淳、陆治、周之冕、徐渭、董其昌、张继儒、萧云从为代表。明代末年,山水画渐失生气,而人物画却取得可喜成就,其代表画家是丁云鹏、曾鲸、崔子忠、陈洪绶。同时,版画艺术也进入发展的盛期,以安徽新安的版画风格最受推重。
清代初年,以“四王、吴、恽”(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吴历、恽格)为代表的画家以临摹前人名画为宗旨,对待传统较为保守,但在运用枯笔乾墨的技法上有所成就。而清初“四僧”(朱耷、石涛、髡残、弘仁)的作品则把政治上的不满情绪寄于笔端,反对摹古,大胆创新,如号称“八大山人”的朱耷,笔下的小动物亦昂首挺胸,显得倔强,所作兰花,根部裸露,寓“国土沦丧”。继四僧而起的是“扬州八怪”(李蝉、金农、罗骋、郑燮、汪士慎、高凤翰、闵贞、华岩),关于“扬州八怪”,各书记载虽然不尽相同,但他们的作品冲破正统派艺术的界限,师法自然,抒写个性,讲究神似;艺术上阔笔恣纵,挥洒有力。如郑板桥(燮)笔下的兰竹,枝叶密而不乱,少而不单调,明快爽朗,简练含蓄,清劲俊逸的风韵脱纸而出。清代知名的画家画派还有许多,如以龚贤为代表的“金陵八家”,以焦秉贞、冷枚、唐岱等人为代表的宫廷画家,以张鉴、顾鹤庆为代表的“京江派”,擅长界画的袁旭、袁江,工画肖像及美人的费丹旭,自成一体的戴熙,以及晚清时期的著名画家赵之谦、任熊、任薰、任颐、虚谷和“海派”主将吴昌硕等都有名画传世。此外,清代的民间艺术亦引人注目,其中的佼佼者有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的木刻年画等,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为当时画坛增添了新的光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