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典志体史书: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廿六讲的特点及分类

典志体史书: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廿六讲的特点及分类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典志体史书是一种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史籍,古有“故事”“典故”“仪注”之称,《四库全书总目》则称“政书”。唐代以前典志史籍在纪传体史书中称“书”或“志”。如果说“十通”多系通史性质的典志史籍,那么历代的会要、会典则属于断代性质的典志史籍了。内分帝号、帝训、帝制、帝系、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十类,取材于当时官府中的档案资料,并仿《唐六典》《宋会要》的体例编纂,详记元代各朝典制。

典志体史书: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廿六讲的特点及分类

典志体史书是一种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史籍,古有“故事”“典故”“仪注”之称,《四库全书总目》则称“政书”。唐代以前典志史籍在纪传体史书中称“书”或“志”。《汉书》以后正史中的“书”“志”或有或无,使后人很难系统掌握历代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于是在唐代出现了通史性的典志书《政典》和断代性的典志书《会要》《会典》。

通典》共200卷,唐杜佑撰,成书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该书是在参考刘秩《政典》的基础上编撰而成。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代宗。内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典,典下系以子目,共1500余条。每典之前冠以总论,叙事中寓论断,间或作小注补订材料。全书以事类为中心,按时次排纂,所记历代典章制度,翔实可征。清代乾隆年间,敕修《续通典》150卷,成书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记事上自唐肃宗,下至明思宗;同时敕修《清通典》100卷,成书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记事起清初,终乾隆朝。

《通志》共200卷,南宋郑樵撰,成书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公元1161年)。内分“本纪”“世家”“列传”“载记”“年谱”“略”等部分,记事上起三皇五帝,纪传部分下迄于隋,略则终于唐及北宋。全书的精华在“略”,计有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二十略。清代乾隆年间,敕修《续通志》640卷,成书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记事起于唐,终于明末;又同时敕修《清通志》126卷,成书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记事起清初,终乾隆朝。

文献通考》348卷,宋末元初马端临撰,成书于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记上古至南宋嘉定年间典章制度的沿革。内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24考,编著中始终把握文(叙事)、献(论事)、注(附注意见)三原则,每一考均属通史性质,但对两宋典章制度因革损益所记尤为详细。清代乾隆年间,敕修《续文献通考》252卷,成书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记事起宋宁宗,至明思宗;又同时敕修《清文献通考》300卷,成书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记事起清初,终乾隆朝。又民国年间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400卷,记乾隆朝至清末宣统时典章制度。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加上之后的续作,凡“十通”,共2716卷,基本上囊括了古代的各种典章制度。如果说“十通”多系通史性质的典志史籍,那么历代的会要、会典则属于断代性质的典志史籍了。

《唐会要》共100卷,宋王溥撰,成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本书系根据唐代苏冕的九朝《会要》和杨绍复等人的七朝《续会要》编纂而成,凡514项,约略分为帝系、礼、乐、学校、宗教;选举、职官、民政、封建、历数、灾异、刑法、食货、舆服、外国十五类,记叙唐代历朝典制沿革。原书在流传中有残阙,清乾隆年间曾予整理补充。王溥另撰有《五代会要》30卷,内分15类,凡275项。(www.xing528.com)

会要体从唐苏冕创始,经王溥之手,体例方法基本确定,因而后世仿效者颇多,如宋代徐天麟撰《西汉会要》70卷,内分15类,凡367项,又撰《东汉会要》40卷,内分15类,凡384项;李心传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40卷,内分13类,凡605项;明代董说著《七国考》14卷,内分14类,记战国七雄典制;清代姚彦渠撰《春秋会要》4卷,内分6类,凡98项;孙楷撰、徐复补订《秦会要》26卷,内分4类;杨晨撰《三国会要》22卷,内分15类;徐松从《永乐大典》内辑出《宋会要》200卷,内分17类;龙文彬撰《明会要》80卷,内分15类,凡498项等。

唐六典》共30卷,旧题唐玄宗撰,李林甫等注,实际先后由陆坚、张说、萧嵩、张九龄、李林甫主修,成书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内分理(治)、教、礼、政、刑、事“六典”,主要记唐官制,凡唐初至开元年间官制建置及其渊源,均详于此书。书中间或涉及科差、绢布、贡赋、职田、公廨田、屯田、兵募等经济军事情况,亦多参考价值。

《元经世大典》原称《皇朝经世大典》,共880卷,另有“目录”12卷,“公牍”“纂修通议”各1卷,元文宗敕编,成书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内分帝号、帝训、帝制、帝系、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十类,取材于当时官府中的档案资料,并仿《唐六典》《宋会要》的体例编纂,详记元代各朝典制。此书于明中叶后散失,部分内容散见于《元文类》《永乐大典》等古籍中。

明清两朝官方将“会要”改称“会典”,如徐溥等人奉敕编撰,霍韬、申时行等人续修重修的《明会典》228卷,昆冈等人奉敕编撰的《清会典》100卷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