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戏曲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作为说唱文学,宋金时期主要有鼓子词和诸宫调等,如《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西厢记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等。作为杂剧,宋代最流行的是《目连救母》剧。
杂剧是一种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它把歌唱、道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结构上一般是一本四折另加楔子。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在元杂剧中,角色扮演人分末、旦、净、外,杂五大类。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写了六十多种杂剧,有歌颂人民反抗,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残暴的《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其中《窦娥冤》是古典悲剧的典范;有描写妇女勇敢机智斗争的《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其中《救风尘》是辛酸喜剧的杰作;有歌颂历史英雄的《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等,其中《单刀会》是历史剧中的上乘之作。关汉卿善于把人物放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去揭示他们的性格,场面安排紧凑、集中、富有典型性。关汉卿之外,马致远也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他的历史悲剧《汉宫秋》以及反映书生追求、幻灭、遁世的“命运三部曲”《荐福碑》《黄粱梦》《陈抟高卧》都是元杂剧中的佳品。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的代表作之一,全剧通过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强烈反抗和“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它不仅是中国古典戏剧的精品,也是世界戏剧名著中的佳作。另外,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高文秀的《双献功》、无名氏的《陈州粜米》、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李好古的《张生煮海》、杨显之的《潇湘雨》、石君宝的《秋胡戏妻》、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郑光祖的《倩女离魂》、郑廷玉的《看钱奴》、武汉臣的《生金阁》等等,各有千秋,共同创造了元杂剧的繁荣。
元代末年,杂剧衰亡,南戏兴起。进入明代,南戏的形式逐步定型,称为传奇。传奇一般由副末开场,报告演唱宗旨和全剧大意,从第二出起,生旦等角色相继出场,情节逐步展开,最后一般以生旦团圆终场。南戏的代表作是“荆、刘、拜、杀”,《荆钗记》写王十朋、钱五莲夫妻的悲欢离合;《刘知远》后称《白兔记》,写五代时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一家磨难团圆;《拜月亭》写蒋世隆与王瑞兰,陀满兴福与蒋瑞莲等在战乱中颠沛流离、骨肉分散,最后团聚,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在四剧中成就最高;《杀狗记》写孙华;孙荣兄弟受挑拨失和后重归于好。南戏的顶峰是高明的《琵琶记》,写蔡伯喈赴京应试,妻子赵五娘在家侍奉双亲,蔡中状元,招赘牛相府,二老饿死,五娘求乞进京寻夫,最后得牛小姐之助,始得团聚。剧中的思想内容颇为复杂,精华与糟粕并存,但艺术成就较高,且对后来的剧作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明初的剧坛,受程朱理学和八股取士制度的影响,出现了不少点缀升平和宣扬封建道德的作品,朱有墩的《诚斋乐府》、丘濬的《伍伦全备记》代表了这种创作倾向。明中叶以后,东南沿海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崛起,同时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也日趋激烈,戏曲创作也突破了原来僵化的局面,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形势。到清代剧坛,还出现了若干大的流派,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剧作,如用海盐腔演出的《玉环记》、用弋阳腔演出的《珍珠记》,描写唐初两员大将薛仁贵和尉迟恭的《金貂记》,叙述董永和七仙女爱情的《织锦记》、梁山伯和祝英台爱情《同窗记》以及李开先的《宝剑记》等。当然,最为著名的是梁辰鱼的《浣沙记》、无名氏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异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浣纱记》 通过春秋时越国的西施和范蠡的悲欢离合串演吴越两国的政治斗争及兴盛衰亡,剧中表现了一种为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幸福的精神,这是前代戏曲很少能看到的。《浣纱记》的另一方面的价值在于它是革新后昆腔的奠基作品,对这一剧种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鸣凤记》是一部反映明代现实政治斗争的作品,它描写了以夏言、杨继盛为首的朝臣与严嵩父子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充满了强烈的斗争精神。
《牡丹亭》 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又名《还魂记》,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偕侍女春香游园遣闷,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醒后感伤致死。三年后柳梦梅到南安养病,发现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丽娘感而复生,两人终得结为夫妇。作品通过杜、柳生离死合的爱情故事,突出强调了爱情的力量,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此外,他还写了《紫萧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后三种与《牡丹亭》合称“临川四梦”。(www.xing528.com)
《长生殿》 洪昇的代表作,剧本是在《长恨歌》《杨太真外传》及元杂剧《梧桐雨》等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通过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乱,颂扬了生死不渝的爱情,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和内部矛盾,全剧场面壮丽、情节曲折,具有浓烈抒情色彩。
《桃花扇》 这是一部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剧,内写明末阉党阮大铖为了收买侯方域,暗中出钱让侯结识了秦淮名妓李香君,侯、李拒绝收买,于是阮就投附马士英,对其进行迫害,清军破南京后,侯、李相会栖霞山,共约出家。作者借二人离合之情,抒国家兴亡之感,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达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高度结合。
除上而外,在明清剧坛出现了以沈景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等戏剧流派,沈景的剧作共有17种之多,合称“属玉堂传奇”,其中有独特之处的剧目是《红蕖记》《埋剑记》《双鱼记》《义侠记》《博笑记》。李玉一生创作传奇40多种,以《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较为著名,但他的代表作是描写明末东林党人周顺昌及市民颜佩韦等人与阉党魏忠贤斗争的《清忠谱》。另外,在清代剧坛,揭露封建时代冤狱的《十五贯》和描写白蛇精和许仙故事的《雷峰塔》也有较大的影响。明清剧坛除了传奇之外,还有少量杂剧,其中以徐渭的《四声猿》、吴伟业的《临春阁》《通天台》、尤侗的《读离骚》《桃花源》等剧较为优秀。
在中国古代文坛,作为戏曲文学之一的元明散曲也值得书上一笔。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源于民间的词调和小曲,套数沿自诸宫调。著名的作品有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刘时中的[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南吕·一枝花]《久雪》、冯惟敏的[玉江引]《农家苦》、薛论道的[黄莺儿]《塞上重阳》以及朱载育的[黄莺儿]《骂钱》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