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望、闻、问、切是中医的主要诊断方式,而运用中草药和针灸则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这里所说的中草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植物药,也包括矿物药和动物药等,当然植物药无论是品种还是实际使用,在药物中均居主要。中草药的使用早在原始时期,但对它的认识则是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的。大约在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这部书集先秦药物学大成,首论药物理论和配剂规律,次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并对每种药物的别名、性味、产地、功效作了简要介绍。书中还把所载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中品120种,可抗疾病、补虚弱;下品145种,多具有毒性,可除寒热邪气、破积聚。配剂中称上品多为君药、中品多为臣、下品为佐使。
延及南北朝,陶弘景对本草进行整理补充,将《神农本草经》中的365种增辑为730种,纠正了原书和传抄之误,并按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给药物分类。至唐,官府组织以苏敬为首的20余名医家重修本草,作为国家药典,名为《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共54卷,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约850种,并被规定为医学教材,沿用了300余年。到宋代,又出现了《开宝新详定本草》《开宝重定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等药物学著作,其中以唐慎微所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最负盛名,该书收载药物达1558种,附载古今单方、验方3000多个,方论1000余个,其特点是图说兼备,考据周详,分类亦较有系统,因而流传500余年,被作为研究本草的范本。
在中国药学史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药典,这部巨著共收载药物1892种,集药方万余个,附图1160幅,凡52卷,按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分为16部,62类,其中前二卷为序例,包括七方、十剂、气味阴阳、升降沉浮、脏腑标本用药式,以及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诸药,用药凡例和禁忌等;第三、四卷为百病主治药;五至五十二卷为药品各论,对每种药物又分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诸项。全书规模宏伟,资料丰富,方药结合,同时对药物的采集、炮制、栽培方法亦多有记载。《本草纲目》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学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医学宝库,国外有多种文字译本,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针灸治病为中医独特之法。这种疗法是针刺和灸灼的合称,二者都是按照经络学选取有关穴位施行医疗,临床中往往针刺和灸灼配合使用,《黄帝内经》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即此意,其中的《灵枢》部分,对经络、穴位以及针灸的理论、用具、方法、适应证、禁忌等皆有叙述,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好了基石。(www.xing528.com)
针刺最初的用具大概是尖锐锋利的“砭石”,考古还发现了后来的骨针、竹针、陶针,并证明至晚在西汉时期,已经使用金银针。因用途不一,针的形状也不同,《黄帝内经》中已有“九针”的记载。灸灼的材料,最初盖为树枝杂草,其后发展为用木炭、竹竿、艾、硫黄、雄黄、灯草等材料,但效桌最好、使用最多的是艾灸。针灸疗法的实践建立在经络学的基础上,当在某一穴位针刺时,手法得当,则局部产生酸麻胀疼的感应,并沿着一定的途径传导扩散;当在某一穴位灸灼时,其温热感也出现沿一定途径传导扩散的现象,后来人们便把纵行的“干线”称之为“经”,把许多大小支脉称之为“络”,而针灸正是通过刺灸某些穴位,使人体内部的经络系统得到刺激,从而达到调节、维持人体的各种机能平衡的目的。
较为系统全面总结早期针灸疗法的专著是西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它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著作。全书12卷,包括腑脏、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对腧穴部位、针刺深度、艾灸壮数、针灸手法有较详细的叙述。《甲乙经》共厘定穴位654个,并对每一穴位的适应症与禁忌作出说明,它对针灸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同时还流传海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后,在针灸学上影响较大的有宋代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及驰名于世的针灸铜人。铜人为青年男子裸体像,表面刻有几百个孔穴,穴旁以金字标注穴名;《图经》是配合铜人像而写的,王氏把354个穴位分为12个部门,即将脏腑12经画成人体针灸图,图说详明,学者可按图索骥。又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执中撰《针灸资生经》7卷,先论360腧穴,后论诸症治疗,同时还记载了当时针灸家所罕言的“经外奇穴”。
针灸学史上最值得称道的是明代杨继州的《针灸大成》,该书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问世,共10卷:卷一论述针灸源流;卷二、三为针灸临床经验歌诀;卷四为针法;卷五为十二经井穴、五腧穴、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卷六、七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针刺深浅、艾灸多寡和主治病症等;卷八为临床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与用穴;卷九为治证总要、无效处理、艾灸补泻,并附杨氏医案;卷十介绍小儿按摩疗法。全书内容丰富,集明以前历代针灸之精华,成为针灸家必备之书。同时,该书还有多种外文译本,深受许多国家医学界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