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正时代的中国古代历法发展简介

三正时代的中国古代历法发展简介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历法与天文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先秦时的历法主要包括夏历、殷历和周历三种,称之为“三正”。周历较之殷历、殷历较之夏历各早一个月,三正的岁首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因此在阅读涉及历法的古代文献时应当首先搞清楚使用的是哪种历法。

三正时代的中国古代历法发展简介

中国的历法与天文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等记载,《尧典》篇可能是后人所托,但对于农事活动来说,“年”确实是重要的周期。

年在甲骨文中像人扛禾,是会意字。《说文》曰:“年,熟谷也。”可见年的概念最初大概是因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中国古代纪年法最初可能是按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如《春秋》这部编年史就是按照鲁国国君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的先后顺次,以元、二、三等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大约到春秋战国之交,出现了星岁纪年法,与前一种方法并行,之后从武帝起开始用皇帝的年号纪年,一直到清末。

古人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同时又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与农事息息相关。这里介绍一首节气歌诀,以助记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个节气中每一节气开始的日子阳历上几乎年年不变,一般是上半年的每月六日和二十一日,下半年每月的八日和二十三日。

中国先秦时的历法主要包括夏历、殷历和周历三种,称之为“三正”。三者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夏历即后世的农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正月;周历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周历较之殷历、殷历较之夏历各早一个月,三正的岁首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因此在阅读涉及历法的古代文献时应当首先搞清楚使用的是哪种历法。关天“三正”之说,现在有些学者提出异议,并以“四分历”否定“三正说”。此外,一般认为秦用的是颛顼历(有人考证说颛顼历是东汉人的伪托),这种历法以建亥之月(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正月,纪月的方法通常是在四季之前冠以孟、仲、季,这完全是按照夏历来分的。12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为了更加明了,下面将夏、殷、周、秦四历的月、季作一表解:

表4 夏、殷、周、秦历法对照表

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古人心目中的“岁”和“年”是不同的,岁是从今年的某一时节到来年的同一节气,共365日余,即阳历的一年;而年是从正月初一到来年的正月初一,平年12个月,6个大月各30天,6个小月各29天,共354日余,即阴(农)历的一年。年的日子少于岁,于是古人便以闰月的方式来解决,并且逐渐完善了置闰制。所以《尚书·尧典》曰:“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大传》解释道:“一岁有余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

在一个月内,古人根据月象又给一些日子加以专名,每月最后一日叫“晦”,最初一日叫“朔”,朔日又称“初吉”“吉”(古以日月交会为吉日),又称“既死魄”(古人以月精为魄),朔日的后一天(即初二)称“旁死魄”(靠近既死魄之义),朔日之后两天月始生,故称“哉生魄”,又称“月出”。每月十五日月圆称“望”,别称“既生魄”;十六日称“既望”,别称“旁生魄”;十七日称“哉死魄”。初一(朔)与十五(望)相对,其他有关月象也取其相对。

纪日的方法主要是干支法,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十天干依次配十二地支组成六十个名称,称为“六十甲子”。每个名称代表一天,六十个名称周而复始。这种方法大概始于夏代,在殷商卜辞中非常盛行,这从《甲骨文合集》编号37986牛胛骨刻辞可以得到印证,这片干支表刻辞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实物日历:

表5 干支纪日表

另外古代还有以天干配地支的方法来纪年,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纪年,也形成了60年一个轮回,简称“干支纪年法”。这种纪年方法大概是从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一说东汉建武三十年,即公元54年。)开始正式使用,官府以命令的形式在全国推行,农历(阴历)一直沿用至今。此外,十二地支又与十二生肖可以对应,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12个称谓。另外古人有记日只记天干不记地支的,如《楚辞·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后来又有记日只用地支的情况,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等。

至于一日之内,古人也划分时辰,这主要是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大致分为若干个阶段:日出之时称“旦”,又称“朝、晨、大采”;日入之时为“夕”,又称“暮、昏、晚、小采”;正午叫“日中”,日西斜叫“昃”。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称“食时”;食时之后,日中之前叫“隅中”;夕食在昃后夕前,称“晡时”。《尚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即是说从日出到日西斜都来不及吃饭。夕之后称黄昏,黄昏之后称人定,《孔雀东南飞》中写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时间就是在“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之后是鸡鸣和昧旦,然后就又到旦时了。这样一日之内就分为旦、食时、隅中、日中、昃、晡时、夕、黄昏、人定、夜半、鸡鸣、昧旦12个时辰。另外一种划分方法是把一日从夜半开始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12个时辰,如午时相当于日中,未时相当于昃时等。

古代历法中也涉及一些节日,本书有专门章节叙述,这里只做简要介绍:

元旦在农历正月初一,亦称“元日”“端日”,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民间要在这一天“家家饮宴,笑语喧哗”,举行庆祝活动,近代普遍使用阳历以后,多把阳历的一月一日叫做“元旦”,而把阴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www.xing528.com)

人日在农历正月初七,每逢这一天,古人要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戴在头上,叫做“人胜”。

上元是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元宵”“元夕”等。这个节日源出道教,中古以后,中国元宵有张灯观赏的风俗,故又称“灯节”。

社日是古人春天祭祀社神(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日子,一般为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汉代以前只有春社而无秋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即秋分前后。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这个节日的由来相传起源于春秋时晋国晋文公为了纪念功臣介子推被火烧死而定。古人从寒食起禁火,只吃冷食,到清明节重新起火,另外男女成人举行冠礼、笄礼也在寒食节这一天。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清明节这一天,古人要到郊外踏青游玩,祭扫坟墓,一直延续至今。

端午在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关于端午的传说很多,据《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在这一天划船竞渡,表示要拯救他,同时还包粽子、佩香囊、饮雄黄酒,在门上悬挂菖蒲和艾以避邪。

七夕是指农历的七月七日夜,据古代神话传说牛郎和织女因忤犯天条,被隔在天河两边,每年七夕才可以通过鹊桥相会。七夕在民间是妇女的一大节日,每逢七夕,妇女都要进行对月穿针线等游戏,向织女乞求智巧。

中元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认为这一天是中元地官的生日,是地宫“赦罪之辰”;佛教传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在这一天作盂兰盆会以救其母。后代把中元看作鬼节,佛、道要举行宗教活动以超度亡魂,民间要祭祀祖先、施舍饿鬼。

中秋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古人认为这天晚上的月亮最亮,是全家团圆赏月的佳节。

重阳在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这一天月、日都逢九,故名“重阳”。古代每逢重阳,人们都登高、赏菊、饮酒、佩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去恶。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在农历十二月八日,“腊”是古代祭祀之名,《左传》僖公五年:“虞不腊矣”。《说文解字》:“冬至后三戌为腊,祭百神也”,传说腊日这一天,民间要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后来人们把腊日和“腊八”视为一天,腊八是释迦牟尼成道日,民间有食腊八粥的风俗。

除夕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民间在这一天家家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院,户户祭祖祀宗、换门神、贴春联,尤其是儿童终夜不睡,燃放爆竹,辞旧迎新,以待天明,叫做“守岁”。

上述节日并非一时一事的产物,而是历朝历代积累下来的。此外,古人还对历法进行了总结归纳,编撰成诸多历书,除《大戴礼记·夏小正》《三统历》《乾象历》《皇极历》《大衍历》《大统历》《崇祯历书》等历书外,还有几部重要的历法:

太初历 西汉初年仍然沿用秦朝的《颛顼历》,但该历法有一定的误差。元封六年(公元前104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由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主持制订了《太初历》。这部历法是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前104年—公元85年)间实施的历法。太初历规定以没有节气的月份为闰月,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还首先记录了五星运行的周期和日、月食的周期。

大明历 南朝时祖冲之编制,是南朝梁天监九年至陈后主祯明三年(公元510—589年)实施的历法。该历法的最大贡献是在制历时把岁差(45年11个月差一度)计算在内,使冬至太阳所在的位置逐年变动;其次规定一回归年为365.2428日,把过去十九年七闰改为391年144闰。同时该历法求出的“交点月”为27.21223日,与现代观测所得的数据相比较,只差十万分之一日。

授时历 元朝郭守敬、王恂等人编制,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实施,直至清初改用时宪历,共施行了364年。授时历以29.530 593日为一朔望月,规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5.92秒,精度与公历(指1582年《格里高利历》)基本一致,但比其早了300多年。由于授时历吸取了前代历法的优点,又注意实测,因而它的精确度很高,成为中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后来明代颁行的大统历,基本上是授时历的延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