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廿六讲:帛书的来历、流行与发现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廿六讲:帛书的来历、流行与发现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帛又有缣、素之称,所以古人也称帛书为缣书、素书。帛书至迟在春秋时即已出现,战国时较为流行。战国时的长篇帛书迄今尚未见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大批汉代帛书,内容有《老子》《战国策》《易经》以及天文、阴阳、五行、历书等等,共约20多万字。这些帛书的发现,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新资料、提出了新问题,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帛书的实物形式。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廿六讲:帛书的来历、流行与发现

帛是丝织品的统称,帛书就是写在丝织品上的书。帛又有缣、素之称,所以古人也称帛书为缣书、素书。

帛书至迟在春秋时即已出现,战国时较为流行。《晏子春秋》记齐景公的一次谈话:“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以策,通之诸侯。”《墨子·明鬼》:“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又有“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之言,《韩非子》也说“先王治理于竹帛”,可见帛书与简书在春秋战国时是并行的,帛书的使用直到三国以后,才逐渐为纸书所替代。

帛书较之竹木书有携带收藏方便、易于翻阅书写等优点,但由于帛的产量不多,因而作为书籍材料成本太高,《后汉书·蔡伦传》便有“缣贵不便于用”的说法。古代一匹帛一般是幅宽二尺二寸,长四丈,它可以根据文章的长短来剪裁,所以《字诂》说:“古之素帛,依书长短,随事裁绢。”(www.xing528.com)

帛书的形式一般是把一篇文章截成一段,然后卷为一束,称作一卷,因而后来就把一篇完整的文章称为一卷。帛书发展到汉代,有专门为写书而用的绵帛,上面织有(或画有)朱色或墨色界行,是为今日稿纸的滥觞。据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襄楷的人,得到一部《太平清领书》,共170卷,其形制为“素书、朱界、青首、朱目”,这是说以白绢为材料,红色界行,护首为青绢,标题用红笔书写。可见帛书是非常讲究的,至于帛画那就更讲究了。

帛作为书籍材料,流传至今的实物非常少。战国时的长篇帛书迄今尚未见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大批汉代帛书,内容有《老子》《战国策》《易经》以及天文、阴阳、五行、历书等等,共约20多万字。其中《老子》有甲乙两种写本,书中次序与今天流传的本子不同,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还有四篇佚文,据考证为先秦法家著述《黄帝四经》。另外《战国策》比今本多10 000余字,《易经》比今本多4000余字。这些帛书的发现,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新资料、提出了新问题,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帛书的实物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