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与氏是公共的,名与字是个人的。上古人的取名一般很朴素,有的与时辰相关,如商王太乙、仲壬、盘庚、武丁、帝辛等;有的与生理特征或其他事件有关,如春秋时黑臀、黑肱、寤生(郑庄公)等。但东周以后取名越来越讲究,鲁桓公六年,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大夫申繻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即“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据《左传·桓公二年》载,晋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二子,其一取名为仇,另一取名为成师,晋大夫师服就此大发议论,认为取这样的名不合乎礼,是国家大乱的预兆。
古人取名有的追慕先圣,如张尧、张禹、张汤、黄舜、周昌等;有的取名崇尚英武雄健,如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东晋十六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王猛、元末北方红巾军将领李武等;有的取名追求长生长寿,如汉元帝时期宫廷画师毛延寿、西汉名将霍去病、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南宋抗金将领赵万年等。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取名讲究清高雅致,一度盛行以“之”命名,如书法家王羲之,画家顾恺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将军刘牢之等,这个“之”与先秦时期虞国的宫之奇、晋国的介之推、郑国的烛之武和佚之狐等人名中的“之”不同,先秦人名中的“之”多是虚词,不含实际意义。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许多人流行以佛僧命名,如僧佑、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
古人的名,多数情况下是由长辈给取的,屈原在《离骚》中自叙:“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意思就是说,父亲端详我气度斐然,便赐予我贞祥的美名。据《周礼》载:“婚生三月而加名”,意即婴儿出生3个月由父亲取名,但也有本人取名或改名的情况,例如《汉乐府·陌上桑》曰:“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元朝末年有个张士诚,原名张九四,是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有一文人想取笑他,给他改名为“士诚”,张士诚还以此名沾沾自喜,却不知典故出自《孟子》的“士,诚小人也”之句,因而贻笑方家。(www.xing528.com)
就一般情况而言,先秦时如果是兄弟和姐妹较多,常常在名字前加伯(孟)、仲、叔、季以别长幼,如伯夷、叔齐、仲尼、季路等。汉代之后逐渐在名上以同字或同偏旁等方式表示同辈关系,如宋代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明神宗的儿子朱常洛,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皆用“常”,第三字同从“水”旁。此外作为名,一般只有两个音节和一个音节两种情形。
“字”是在男女成年后才取,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人尊重,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限于有身份的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礼记·曲礼》说,男子20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字与名相表里,往往是名的解释或补充,故有“表字”之说。取字很有讲究,有的字和名在意义上相关联,如屈原名平字原,颜回名回字子渊,赵云名云字子龙。有的名和字为近义词,如诸葛亮字孔明,岳飞字鹏举,亮与孔明、飞与鹏举意义皆相近。有的字和名为同义词,如宰予字子我,樊须字子迟,再如东汉时张衡字平子,祢衡字正平,宋代诗人陆游字务观,秦观字少游,他们名字中的衡与平、观与游都是同义词。有的字和名为反义词,如曾黜字皙,《说文》中说“黜,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再如宋代朱熹字元晦,元代赵孟頫字子昂,他们的名字中,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词。有的字和名相辅相成,如东汉梁鸿字伯鸾,西晋陆机字士衡,鸿与鸾是两种为人称道的鸟,机与衡是北斗中的两颗星。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而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因“补”过才能“无咎”。也有的字取于典故或成语,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字伟长,取自《孔丛子》中“非不伟其体干也”;曹操字孟德,出自《荀子》中“夫是之谓德操”;元末戏曲家高明字则诚,来自《礼记》“诚则明矣”之句;清初文人钱谦益字受之,用《尚书》中“谦受益”的典故。还有的字取于排行,如管夷吾字仲,范雎字叔,鲁公子友字季,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