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与范围
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城市地域文化的承载物和标志,是城市空间与市民生活的情感经历和记忆的纽带。在欧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和户外艺术品是城市发展的形象需求,美国“百分比艺术”法案的实施,明确将公共艺术纳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之中,从法律角度确立了公共艺术的城市职能。由此公共艺术被誉为“城市名片”。
公共活动设施作为增加市民参与感、提升街道互动性、激发街道活力的公共设施已经成为街头绿地、街头广场等空间的重要附属设施。
设计原则
尺度协调:公共艺术应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尺度相协调。鼓励公共艺术与街道家具一体化设计,提升街道或区域的特色。
激活城市文化:公共艺术设施应起到促进行人交往、体验互动、高新技术科普效应、环保文化宣传效应、正面心理暗示效应等方面的效应,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和城市文化的激活。
1.设置位置
设计指引
(1)人行道转角区域
现有做法:街角空间尺度大,空荡荡。 存在问题:
1、空间利用率低,无停留空间 。行人无停留空间,街道活力低。推荐做法:可设计简洁的空间。 做法优点:
1、充分利用街角空间,体现人性关怀。
2、街区空间丰富,创造可社交的小空间 。
(2)城市广场
现有做法:城市广场尺度大,仅有集散性,而无参与感。
存在问题:
1、空间利用率低,无停留空间。
2、无吸引点,街道活力低。
推荐做法:可将空间进行划分,开合有致、结合水景、活动设施打造互动空间。
做法优点:
1、利用广场空间形成丰富的大小空间,提供休憩设施。
2、因地制宜布设水景,提升场地吸引力和活力。
(3)街头绿地
现有做法:绿地不可进入,隔离感强,活力弱。
存在问题:
1、缺乏停留游憩的空间。
2、缺乏活动、可参与的设施。
推荐做法:提高绿地的可进入性和行人的参与感。
做法优点:
1、体现人性关怀,服务行人的社交活动需求,提供活动空间。
2、布设活动设施。
2.公共艺术设施类别
公共艺术大致分为水景类、装置艺术及涂鸦类、街头活动设施类。(www.xing528.com)
(1)水景类
水景类公共设施一般设置于城市广场、街头绿地中,是重要的吸引行人驻足元素。其设置一般要求如下:
观赏性:具有美化环境、提升环境品质的功能。
互动性:在人流量较大或停留人数较多的重点活动区,提供互动性水景,引发人的亲水性,提升街道活力,增加公共空间吸引力。
心理暗示:水声的减压效果可以舒缓人们平日的压力,使精神感到放松;可结合海绵城市相关做法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
水景类别:
(2)装置艺术及涂鸦类
城市艺术通常设置于由街道延伸出的公共空间、任意步行道中。是街道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了营造气氛、吸引人气提高街道活力、促进互动交流等正面效应。一般要求如下:
- 保障安全性。
- 保障畅通性,不影响道路的连续性和通畅性。
- 体现街道性格。
- 材料可根据临时设施和永久设施的需求来进行选择。
设计导向:1.体验互动 2.高新技术科普效应 3.环保、文化宣传效应 4.正面心理暗示效应
装置艺术类
正面心理暗示
渲染节日气氛
吸引人气,提升活力
地面艺术类
高新铺装材料效果
趣味涂鸦
趣味涂鸦
3.公共活动设施类别
街头活动设施通常设置于由街道延伸出的公共空间中。
一方面促进了行人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更表达了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是街头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元素。一般要求如下:
- 保障安全性。
- 不影响道路的连续性和通畅性。
- 体现街道性格。
- 材料可根据临时设施和永久设施的需求来进行选择。
设计导向:1.体验互动 2.教育科普效应 3.生活方式倡导 4.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
运动设施类
趣味娱乐设施类
儿童活动设施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