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我们在一些发生碰撞的交通事故现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被撞汽车连平移带旋转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现场留下了轮胎在地面上凌乱交错的印迹。在这种情况下,车速鉴定人员往往对如何确定事故汽车碰撞后滑行的距离感到为难。运用力矩的概念和力学中的“质心运动定理”,通过揭示被撞汽车的一般运动规律,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所谓“质心”是物体质量的中心。在力学中,“质心”与“重心”不是一回事,但对于地面的物体而言,“质心”与“重心”是重合的。
图2-22所示为一辆静止在路面上的小轿车,其车头左侧受到撞击力F的作用。从经验可知,撞击力F会使小轿车倒退,同时因为作用力F的作用线不过质心C,还会使小轿车做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为了从理论上弄清楚被撞小轿车的运动规律,下面首先介绍力学中的“质心运动定理”[15]。
质心运动定理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不论物体形状和结构,也不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物体质心的运动就像是物体的全部质量集中于质心,而所有外力都作用于这一点一样。
根据质心运动定理,对于图2-22所示的小轿车的运动,可对其质心C写出
图2-22 被撞汽车的一般运动
式中,F是作用于汽车的撞击力;m为汽车的质量;aC为汽车质心C的加速度。根据质心运动定理,在汽车碰撞事故中,被撞汽车质心的加速度的方向与撞击力的方向相同。所以,如果不发生二次碰撞,被∙撞∙汽∙车∙的∙质∙心∙将∙沿∙撞∙击∙力∙的∙方∙向∙做∙直∙线∙运∙动∙。
另一方面,由于撞击力的作用线不过质心,它对质心有一个M=Fd的力矩,在它的作用下,汽车绕质心进行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图2-22中,小轿车受到撞击力后,它将一边退行一边打转,直到停止为止。图2-23为该车在各个时刻车身的位置变化图。由图可见,汽车轮胎运动的轨迹很复杂,呈麻花状,但其质心都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且与撞击力F的方向相同。
掌握了以上规律,使我们在面对被撞汽车呈复杂运动的现场时,能够基本真实地再现被撞汽车运动的轨迹。确定被撞汽车碰撞后的滑行距离.应以其四轮平均的滑行长度为准.因为归根结底.汽车是由于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产∙生∙的∙减∙速∙而∙停∙下∙的∙,因此计算被撞汽车碰撞后的速度,应采用下列公式
图2-23 汽车受撞击后质心运动保持一直线
式中,μ′为轮胎与路面的横向摩擦系数,可按式(2-33)取值计算;S为被撞汽车碰撞后四轮平均滑行的长度。
当然,在实际的事故现场,情况可能比图2-23中所描绘的静止被撞小轿车复杂。例如高速行进的汽车在碰撞后常常是在继续向前滑行中打转,还有的行进中的小汽车在碰撞后基本在碰撞点原地打转。此外,撞击力也并非一定是来自正方向的,有时会是斜向的。但是无论是什么情况,质心运动定理都保持成立,即碰撞后汽车质心的运动必定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我们就能够根据现场图、汽车碰撞部位形变分析等证据,确定被撞汽车在碰撞点和停止时的位置,并把汽车在这两个位置的质心连成一直线,于是就可以相当准确地再现各轮的滑行轨迹,从而估算出被撞汽车碰撞后轮胎的平均滑行长度。
图2-24所示为国外研究者用这样的方法描绘出的被撞汽车轮胎滑行轨迹图[16]。图中小轿车四轮的轨迹并非全部是轮胎在路面上留下的真实印迹,主要是依据以上分析描绘出来的。由图可见,小轿车在行驶中受到了斜向的撞击力,碰撞后小轿车向其原行驶方向的左前方滑移大约一个车长的距离,同时车身转体180°。为了描绘出轮胎运动的轨迹,首先把碰撞瞬间小轿车质心C和停止时质心C′连成一直线,根据质心运动定理,在任何瞬间质心都再这条直线上。取质心为L=CC′的中点C″,则此瞬间小轿车转体应约为90°,用虚线画出小轿车的位置,并确定其四轮的位置。类似地,可取各点为质心画出相应汽车的方位,把汽车在各瞬间四轮的位置连成一条光滑的曲线,就得出图2-24所示的被撞汽车轮胎轨迹图。通过实际量度,研究者得出四轮平均滑行长度约为其质心滑行距离的1.3倍,即S=1.3L的结论。于是,计算碰撞后该车速度的制动印公式变为
图2-24 受撞击小轿车运动中轮胎滑动的轨迹(www.xing528.com)
注意
国外研究者得出的S=1.3L的结论不可机械地套用到所有案例。显然,对于碰撞后大致在碰撞点附近旋转的汽车,轮胎的平均滑行长度要比质心移动距离大更多的倍数,此时可依据现场发现的轮胎印迹长估算滑行距离;而对于碰撞后滑行很远距离的汽车,如图2-23所示的那种情况,轮胎的平均滑行长度与质心移动距离相近,可近似取质心移动距离作为汽车碰撞后的滑行距离。
[1]阳兆祥.道路交通事故力学鉴定教程[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6~53。
[2]有关静摩擦力与汽车起动、加速、制动、转弯等运动形态关系的更详细的讨论,参考文献:“阳兆祥.道路交通事故力学鉴定教程[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4~81。”
[3]阳兆祥.道路交通事故力学鉴定教程[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3-95。
[4]林洋.实用汽车事故鉴定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5~56。
[5]林洋.实用汽车事故鉴定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8。
[6]林洋.实用汽车事故鉴定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8-59。
[7]林洋,上山胜,等.机动车事故鉴定方法[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8:36。
[8]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1:106。
[9]林洋.实用汽车事故鉴定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08。
[10]林洋.实用汽车事故鉴定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10~111。
[11]林洋,上山胜,等.机动车事故鉴定方法[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8:121。
[12]“荷重”P与汽车的“荷载”m略有差别,后者为汽车的质量,单位为kg;荷重为汽车的重量P,单位为N(牛顿)。两者的关系为P=mg。
[13]详细推导参看文献:“阳兆祥.交通事故力学鉴定教程[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99”。
[14]详细推导参看文献:“阳兆祥.交通事故力学鉴定教程[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02~204”。
[15]关于这个定理的证明,参看文献:“阳兆祥.交通事故力学鉴定教程[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25~230”。
[16]林洋,上山胜,等.机动车事故鉴定方法[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8:88-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